学曲谱,请上曲谱自学网!

扫墓祭祖

时间:2019-02-20 14:57:00编辑:刘牛来源:曲谱自学网

概括:这道题是邰躺谓同学的课后练习题,主要是关于扫墓祭祖,指导老师为储老师。

题目:扫墓祭祖

解:

  清明时处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到处生机勃勃,是春游和郊外娱乐的好时光,所以清明前后自然成为人们乐于到户外、郊野嬉游的的好时光.但清明中扫墓的习俗却继承于已经消失的节日:寒食节.

  寒食节增加扫墓、游乐活动的准确时间,目前尚未见到明确的记载.但从北宋王溥所撰《唐会要》的记载,可以得知唐朝初年民间在寒食节扫墓并郊游的习俗已经蔚成风气并引起朝廷的注意.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622年),朝廷发布了一道诏令,禁止民间“临丧嫁娶”和“送葬之时,共为欢饮”,也禁止寒食节上坟,更不许在悲伤地扫墓之后又欢快地郊游:“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唐会要》卷二三)显然朝廷认为民间这些做法是矛盾、不可思议的行为,是对亡灵、鬼神的不恭,是不严肃的、伤风败俗的.但是,民间习俗并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衰减,反而越来越兴盛.所以,过了一百多年,到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年(732年),朝廷又颁布敕令,准许寒食上墓行拜扫之礼,并定为常式.

  但同时也规定扫墓之后不得就地饮食作乐“食馀馔任于他处,不得作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又下敕令:“凡庶人之中,情理多阙,寒食上墓便为燕乐者,见任官典不考前资,殿三年,白身人决一顿.”(《唐会要》卷二十三)而在坟前享用祭品本是民间自古以来的习惯,虽有朝廷严令也难以禁除.

  从此以后,寒食扫墓之俗更为盛行.后来,因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朝廷又颁布几个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按大历十二年(777年)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到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由此可见,当时寒食节已经成为唐朝一个很隆重的全国性节日.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说:“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即寒食节的重要程度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蜡祭.宋代的寒食节也放假七天.

  那么,这时的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什么关系呢?如上所述,此时寒食节的习俗主要有三项:禁火、扫墓、郊游.唐宋时期人们所过和所说的“寒食节”其实是现在所说的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混合.寒食与清明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毕,到清明这一天要换新火,以柳条或榆木乞取新火.这样清明与寒食就连在一起,清明的换新火活动成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其实,唐宋时期清明前后的一系列活动是连成一片的,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节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作为换取新火的一天也被当作重要的日子.因为清明前几天是禁火的,到墓地上烧纸上供也应该是在清明这一天.有些诗文所记载的寒食扫墓烧纸的事其实是在清明之日.在名称上,称“寒食”的居多,如唐梅尧臣诗《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写郊外游春的盛况;有称“清明”的,如杜甫《清明诗》描写唐代大历五年长沙清明节游春的热闹场景:“着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媚,争道朱蹄骄啮膝.”也有并称“寒食清明”的,如白居易《寒食野忘吟》:“乌嘀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有些诗文将二名混称,有的诗题为“清明”,下面的诗句又说成“寒食”;或题为“寒食”,诗句说成“清明”.据《唐会要》,在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有敕令:“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晚唐、宋代以后,禁火食冷之俗转衰,到元代此俗大体消亡,“寒食”的名称自然越来越少被人提及,而本来是节气名称的“清明”突显出来,以之概括这一段节期的人渐多.到明清,“清明”之称多于“寒食”,成取代后者之势.到现代,大多数地方的百姓只知“清明节”,不知道“寒食节”之名了.但还有少数地方有禁火或食冷之俗,如山西、山东的一些地方.

  清明节与原本意义的寒食节在习俗内容上共同之处并不显著,二者主要的联系有两点:一是时间相连,二是都有怀念、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这两点联系最终使清明节置代或兼并了寒食节.由寒食节的禁火到清明节的祭奠的置代,是民众在时间邻近的条件下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完成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碓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古代中国没公历,却有阳历.清明节本来就是按农历中的阳历部分(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属阳历)算的.首先农历不是的简单阴历,而是阴阳合历.所以古代中国早就有阳历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运行规律(其实是地球公转规律)制定的.所以属于太阳历.要知道这个太阳历是世界已知最准确反应太阳规律的历法.而公历(格里历)也是太阳历.所以看似“以公历计算”了.其实二十四节气对季节反应更准确.它每个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分秒不差.而公历因为闰年的关系前后会有一两天误差.首先最先能确定的是“两至”,即冬至与夏至.冬至太阳到达南回归线,昼最短;夏至太阳到达北回归线,夜最短.冬至、夏至那两天比较好测,一年中圭表表影长最长的一天是冬至,表影最短的一天是夏至.规定从冬至点开始到下一个冬至点为一年(回归年).一年分成二十四个“气”,称为二十四节气.那时由于天文的知识欠缺,采用按时间等分的平气.从冬至开始,每隔一个气,如:大寒、雨水、春分……等都叫中气;其余十二个,如:小寒、立春、惊蛰……等都叫节气.从清代时宪历之后采用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订为一个节气或中气.

  《荆楚岁时记》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也就是说,从冬至到寒食,中间相隔了105天.百度百科中原话: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也就是说清明在冬至的106~107日之间.一个回归年长365.24219879日.将一回归年除以24,再乘7,就得到清朝时宪历以前清明的时间,约为106.5日,符合清明在冬至的106~107日之间的记载.而现代的清明通过实际这两年的数据,距离冬至 104.1日,反而在寒食之前了.

相关思考练习题:

题1:扫墓的时间有什么讲究

点拨: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然而,在清明扫墓期间,有些...

题2:我国哪个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点拨: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

题3:扫墓祭祖习俗的目的是什么 ?

点拨:你好。扫墓是中国千百年留下的传统,目的是:1. 追思亲人。2.给后代树立榜样。其次让他人看到,这个墓主家中的香火还燃烧着。

题4:基督教徒,天主教徒为什么不能为逝去的亲人扫墓,祭...

点拨:为什么不能? 一,利玛窦规矩。 利玛窦明朝时来华时的中国人多半有祭天、祭祖、祭孔的习惯。利玛窦自认为西儒,秉持着儒家作风,对中国习俗保持宽容的态度。他容许中国教徒继续这些传统的仪式。利玛窦主张以“天主”称呼天主教的“神”(拉丁文的Deu...

题5:客家人的清明祭祖习俗有那三点

点拨:首先客家人是春秋祭祖,清明节当天是不拜祭的(不过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有很多在清明节当天祭祖了)。 梅州客家人将扫墓祭祖称为“挂纸”。“挂纸”的日子一般是在过完春节至清明节前夕,或者中秋节前后。扫墓的时候,客家人会带上“三牲”即鸡、猪和鱼...

打老虎拍苍蝇

承启楼

热门曲谱

Copyright © 2014-2019 曲谱大全(www.qpzxw.com)曲谱自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04734号-1

版权声明:曲谱网所有曲谱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联系邮箱:qupudaquanhezu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