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曲谱,请上曲谱自学网!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_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时间:2020-02-22 14:47:00编辑:刘牛来源:曲谱自学网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1、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可用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6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400mm。

(2)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其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露出粗骨料;

(2)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水;

(3)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3、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必须满足连续浇筑施工以及尽量降低混凝土出罐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场站宜对砂、石骨料采取遮阳、降温措施;

(2)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较大,泌水现象也较严重,不及时清除,将会降低结构混凝土的质量。

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

(2)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但不得少于15d,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

(3)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保温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其目的主要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

其次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外约束廊力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

同时,在养护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湿度和抗风条件,使混凝土在良好的环境下养护。施工人员需根据事先确定的温控指标的要求,来确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措施。

6、塑料薄膜、草袋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覆盖层的厚度应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

7、对标高位于±0.0以下的部位,应及时回填土;±0.0以上的部位应及时加以覆盖,不宜长期暴露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

8、在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后,应采取预防寒潮袭击、突然降温和剧烈干燥等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是什么

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如下:
1.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药产生一定的热量,是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的主要来源。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截面厚度大,水化热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发,所以会导致大量的热量聚集,引起急剧温升。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绝热温升,与混凝土单位体积内的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有关,并随混凝土的龄期按指数关系增长,一般10d左右达到最终绝热温升,但由于结构自散热,实际上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大多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3~5d。
混凝土的导热性较差,浇筑初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强度都很低,对于水化热急剧温升引起的变形约束不大,温度应力也就较小。随着混凝土龄期的逐渐增长,弹性模量和强度相应的提高,对混凝土降温收缩变形的约束愈来愈强,即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该温度应力时,便开始产生温度裂缝。
2.约束条件
结构在变形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而阻挡其自由变形,该阻碍称为约束。前面讲过,约束分为外约束与内约束。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温度变化产生变形,这种变形受到约束才产生应力,在全约束条件下,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应是温差和混凝土线膨胀系数的乘积,即ε=ΔT?α,当变形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时,结构便出现裂缝。由于结构不可能受到全约束,且混凝土还有徐变变形,所以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甚至到达30℃情况下混凝土也可能不开裂。无约束就不会产生应力,因此,改善约束对于防止混凝土开裂有积极作用。
3.外界气温变化
温度应力时由温差引起的变形造成的,温差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换情况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产生有重要的影响。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是浇筑温度、水化热的绝热温升和结构散热降温等各种温度的叠加之和。外界气温越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越高;如果外界温度下降,会增加混凝土的降温幅度,特别在外界气温剧降时,会增加外层混凝土与内部混凝土的温度梯度,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极为不利。
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混凝土的拌合水中,只有约20%的水分是水泥水化所需要的,其余80%都是要被蒸发掉的。混凝土爱水泥水化过程中要产生体积变形,多数是收缩变形,只有少数为膨胀变形,这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胶凝材料的性质。混凝土中多余水的蒸发是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干燥收缩变形不受约束条件的影响,若存在约束,就会产生收缩应力,引起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机理较复杂,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内部空隙水随着蒸发变化时引起的毛细管引力所导致。这种干燥收缩在很大程度上市可自行恢复的,如果处于水饱和状态,混凝土还可以恢复达到原有的体积。除上述干燥收缩外,混凝土还产生碳化收缩。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5)可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带出,进行人工导热。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有哪些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控制措施: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度以内)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5、可在基础内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
  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7、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有哪些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合理选用混凝土配合比,宜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并宜掺加粉煤灰、矿渣粉和高性能减水剂,控制水泥用量,应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
2 、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后期强度作为配合比、强度评定的依据。基础混凝土可采用龄期为60d(56d)、90d 的强度等级;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80时,可采用龄期为60d(56d)的强度等级。采用混凝土后期强度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3 、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和内部最高温度应按本规范附录H 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不宜大于50℃;
2) 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以内40mm~80mm 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结构构件内部的温度差值不宜大于25℃,且与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宜大于25℃;
3) 混凝土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竖向剖面进行测温,竖向剖面宜通过中部区域,竖向剖面的周边及内部应进行测温;
2) 竖向剖面上的周边及内部测温点宜上下、左右对齐;每个竖向位置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3 处,间距不宜大于1.0m;每个横向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4处,间距不应大于10m;
3) 竖向剖面的中部区域应设置测温点;竖向剖面周边测温点应布置在基础表面内40mm~80mm 位置;
4) 覆盖养护层底部的测温点宜布置在代表性的位置,且不应少于2 处;环境温度测温点不应少于2 处,且应离开基础周边一定的距离;
5) 对基础厚度不大于1.6m,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完善的工程可不进行测温。
5 、柱、墙、梁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墙、梁结构实体最小尺寸大于2m,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宜进行测温;
2) 测温点宜设置在高度方向上的两个横向剖面中;横向剖面中的中部区域应设置测温点,测温点设置不应少于2 点,间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剖面周边的测温点宜设置在距结构表面内40mm~80mm 位置处;
3) 环境温度测温点设置不宜少于1 点,且应离开浇筑的结构边一定距离;
4) 可根据第一次测温结果,完善温度控制技术措施,后续工程可不进行测温。
6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根据每个测温点被混凝土初次覆盖时的温度确定各测点部位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2) 结构内部测温点、结构表面测温点、环境测温点的测温,应与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同步进行;
3) 应按测温频率要求及时提供测温报告,测温报告应包含各测温点的温度数据、温度变化曲线、温度变化趋势分析等内容;
4) 混凝土结构表面以内40mm~80mm 位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20℃时,可停止测温。
7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第一天至第四天,每4h 不应少于一次;
2) 第五天至第七天,每8h 不应少于一次;
3) 第七天至测温结束,每12h 不应少于一次。网页链接

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在浇筑时采取哪些措施

常用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1、可以采取二次抹面的工艺手法,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2、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和混凝土,适当使用缓凝剂;

3、在拌合混凝土的时候,还可以掺入一些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者膨胀水泥,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使其能够得到补偿收缩;

4、混凝土入模的时候降低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5、及时用保温保湿的材料对混凝土进行覆盖;

6、可以采用预埋冷却水管的方法进行人工导热,通入循环水把混凝土内部热量带出去;

7、及时用保温保湿的材料对混凝土进行覆盖;

8、适当减少水泥的用量,就是可以合理的降低水灰比,前提是要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的等级不变;

9、如果大体积混凝土的平面尺寸过大的话,可以采取适当设置后浇缝的办法,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可起到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的作用。

扩展资料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所以水泥发生的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这样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以至于越积越高,使内外温差增大。

2、外界气温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它的浇筑温度随着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特别是气温骤降,会大大增加内外层混凝土温差,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是极为不利的。

温度应力是由于温差引起温度变形造成的;温差愈大,温度应力也愈大。同时,在高温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不易散热,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一般可达60~65℃,并且有较长的延续时间。因此,应采取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

3、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中约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须的,而约80%的水分要蒸发。多余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水蒸发引起混凝土收缩。如果混凝土收缩后,再处于水饱和状态,还可以恢复膨胀并几乎达到原有的体积。干湿交替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交替变化,这对混凝土是很不利的。

影响混凝土收缩,主要是水泥品种、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品种以及施工工艺(特别是养护条件)等。

参考资料:大体积混凝土-百度百科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有几种?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有哪些?(文字加图示).

混凝土成型后为何会产生裂缝

凝土成型后,在早期抗拉强度尚未充分形成以前,由于湿胀干缩、化学减缩、热胀冷缩等原因产生了收缩,受约束的水泥混凝土往往会产生裂缝。欲消除裂缝,必须从减少水泥混凝土干缩着手。

地下室工程结构复杂,一般传统堵漏的工法难以取得根治成效。解决地下室渗漏问题需要全面分析,认真对待,堵、防结合,综合治理才能成功。地下室结构常见渗漏形式分:顶板裂缝渗漏,侧墙裂缝或点漏,后浇带渗漏、沉降缝变形缝渗漏、施工缝渗漏、混凝土浇注、钢筋拉片点漏、各种预埋管道周围渗漏、降水基坑、消防池渗漏、局部砖混结构渗漏情况。你上面说的方法只是只是能够处理一些混凝土面板中间的裂纹渗漏,如果是结构上的渗漏就不能彻底处理好。我们做够多个铁路遂涵的渗水堵漏,不但堵得是结构缝渗漏,而且还要防止火车通过强烈震动引起的重新开裂渗漏,我们还帮助好多朋友整治好就像用你说的方法整治不好的地下工程,我们有30多年防水堵漏结构补强施工经验,做好过好多这样的堵漏维修项目。免费提供混凝土防水渗漏水修复专业技术咨询,
一般有三种情况,你看看你是属于的哪种墙体裂缝:
  (一)温度性裂逢
  这种裂逢是墙体中最常见的,这种裂逢常见于不同材料的交接处,如圈梁和砖砌体交接处的水平裂缝。一般材料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能,房屋结构由于周围温度变化引起变形,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样,导至产生温度性的裂逢。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逢
  房屋在建成后,地基一般都会下沉。如果地基沉降不均匀,沉降大的部位与沉降小的部位发生相对位移,在墙体中产生剪力和拉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墙体本身的抗拉抗剪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且这些裂逢会随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的增大而增大。这种裂逢一般成斜裂逢,且裂缝走向凹陷处。这种裂缝在建筑物下部比较明显,由下向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竖逢等。当长条形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二端由下往上呈“八”字形裂逢,且首先在窗角上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时,则形成两端由下往上倒“八”字型裂缝,也首先在窗角上突破,也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刚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纵横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产生水平推力而形成力偶,从而导致交接处的竖缝。
  (三)结构性裂缝
  结构性裂逢是由于上部荷载而引起的裂缝,表明墙体承载力不足或存在较大问题。因房屋结构的原因产生的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结构设计有差错,由于计算荷载时有遗漏,构造不合理造成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砌体施工质量差,墙体砌筑时灰逢不饱满﹒厚度不均匀﹒组砌方式不符合要求等,砌筑砖墙时,未对砖块湿水,采用干砖上墙等都会降低砌体承载力,使墙体日后出现裂缝;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因为在房屋建成后埋设各种管线穿过墙体,破坏墙体整体性,减少了墙体载面面积,削弱了墙体承载力,从而引起墙体裂缝;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或增加振动力,从而使墙体受到破坏,引起墙体裂缝。

  水泥混凝土干缩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石子及砂的成分及初期湿养护的持续时间。其他如石子粒径、拌和物配合比、拌和物的含浆量等因素对干缩也有影响,而拌和物的总需水量则是影响干缩的主要因素。水泥的品种和细度对混凝土的干缩也有一定影响,用火山灰作混合材的水泥所表现的干缩性能随火山灰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有的火山灰增加干缩,有的火山灰减少干缩,使水泥需水量增加的火山灰通常是增加干缩。粉煤灰一般能减少干缩。水泥细度细,通常干缩大。欲减少干缩,避免水泥混凝土出现裂缝,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减少单位用水量在混凝土中,水泥与水通过水化反应而生成凝胶,凝胶吸水则膨胀,干燥则收缩。干燥收缩大部分是由水泥凝胶的收缩而引起的。因而单位用水量对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有影响,单位用水量愈少,干燥收缩愈小。采用减水剂,减少单位用水量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干缩,避免出现裂缝。

  2.石子含量和种类混凝土中产生收缩的主要组分是水泥石,减少水泥石的相对含量即可减少收缩。石子对水泥石的收缩能够起到限制作用,它的数量和质量,对混凝土收缩影响很大。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石子数量,选择品质好的石子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干缩。不同石子对混凝土的收缩有不同影响,其收缩率大小顺序如下:砂岩>砾石>玄武岩>石灰岩>花岗岩>石英岩。

  3.避免使用过细的砂和含泥多的砂水泥混凝土中使用砂子过细或者含泥量过多,必然会增加水泥的用量,使水泥混凝土干缩显著增大。特别是有的用户采用石灰石破碎后筛选下来的细颗粒代替砂子使用,含泥量特别多,而且颗粒形状不好,带有尖角,影响水泥混凝土的流动性,为了能使水泥混凝土顺利浇筑,必然增加水的用量,从而使得水灰比过大,水泥混凝土干缩显著增加,造成水泥混凝土开裂。

  4.延长潮湿养护期混凝土在水中养护,不但不收缩,而且还会膨胀(100~200)×10-6左右,因此,延长潮湿养护期可以推迟收缩的开始,待水泥混凝土产生一定强度后再停止潮湿养护,就可以有效抵御干缩应力,防止出现裂缝。

  5.及时切割通常混凝土预制板或道路施工是采用长条形整体浇筑成型后再切割成所需的长度的方法。由于长度增加,总收缩量变大,又没有自由收缩的空间,因此容易在预制板或道路中间出现裂缝。为了防止这种裂缝,应在潮湿养护到产生一定强度后,及时地进行切割,使每块预制板或路面都有自由收缩的空间,可有效防止预制板或道路出现裂缝。

  6.采用蒸汽养护普通蒸汽养护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120d 的收缩值比标准养护混凝土的收缩值约降低20%左右。蒸压养护对减少混凝土收缩更为显著,约可减少50%以上。

  7.水泥品种和细度水泥品种和细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泥混凝土的干缩大小。水泥中通常都掺有混合材,凡是能使水泥需水量增加的混合材,通常会增加水泥混凝土的干缩,如火山灰等混合材。水泥磨得过细,比表面积太大,通常干缩也较大,水泥混凝土出现开裂的可能性也大,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8.混凝土外加剂的影响在水泥混凝土搅拌时,通常要加入各种减水剂等外加剂。许多外加剂均可使水泥混凝土液相的表面张力增加,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干缩。但也有少量外加剂能使液相张力下降,减少干缩。

  9.避免太阳爆晒水泥温度太高,或者水泥水化热太大,使混凝土成型时温度太高产生膨胀,冷却后产生收缩容易引起混凝土开裂。特别是在夏天中午,砂、石子温度很高,施工后水泥水化又快,水泥混凝土温度很高,到了晚上温度下降,引起热胀冷缩,造成开裂。因此,夏天应避免砂、石在太阳下爆晒;水泥施工后也应马上覆盖,避免太阳直接爆晒。

  10.二次振捣混凝土拌和好后,停放30~60分钟进行预缩后,才进行振动捣实,或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30~60分钟,再进行第二次振捣,使混凝土重具塑性为准,这样可消除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收缩量,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

  11.薄膜密封混凝土振捣抹平后,即用密封性能好的薄膜材料(如塑料薄膜等)密封,既可不让水泥浆体水分继续蒸发,又可减少水泥石内部与外部的温差。需要注意的是,薄膜材料的周边须用能密封的重物(如砂等)压实,若薄膜材料存在接头,则接头处须有不小于5厘米的重叠量,且在覆盖后的14天内须确保薄膜的内表面附着有饱和水珠。若要求保湿效果更好时,可在混凝土二次振捣抹平后,先覆盖上保湿材料(如湿的锯末、麻布或稻草等),再覆盖薄膜材料。如想进一步防止混凝土因内外温差应力引起的裂缝,可在保湿薄膜的上面再覆盖上干燥的保温材料(如土或稻草或泡沫塑料等),保温材料必须保持干燥,若遇雨天时,保温材料上面须盖上防水薄膜。

正确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方法有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和掺入适量微膨胀剂。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做法有: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以内)。如降低拌合水温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5)可在基础内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
(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7)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8)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二次抹面工艺,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谈如何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工作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控制探讨
作者: 张明飞 周建峰
【摘要】在建筑工程领域,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一直是困扰施工单位多年的质量通病问题。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会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更会因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病害严重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所以如何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是当今建筑领域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长期的建筑工程施工所积累的施工经验,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控制裂缝问题发生的措施,供相关的建筑施工单位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原因;控制措施
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比较常用的建筑结构方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显著优点是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强、工程施工材料来源范围广、工程建设完工后维护费用低等。但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混凝土施工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病害,轻者会影响建筑的美观性,严重者会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甚至会因混凝土结构裂缝过于严重造成建筑物坍塌事故,危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有效的裂缝控制措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介绍
(一)原材料质量把关不严
部分的建筑施工单位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在施工材料选用方面未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经常在施工材料方面选用价格低廉的不合格产品,比如选用收缩性较大的硅酸盐水泥、低标号水泥代替高标号水泥、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集料颗粒级配未达标等都将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而产生裂缝。
(二)水泥水化热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结构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致使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及后期降温而产生的温差变化,混凝土收缩量增大
而引发裂缝。
(三)温度和湿度产生的裂缝
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也是造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施工环境温度过低,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较大产生温度应力,当混凝土拉应力超过其抗裂能力时就会产生裂缝。施工环境温度过高,混凝土表面湿度不够,如高温天气施工,浇筑后的混凝土未进行及时的洒水提高表面湿度,水分蒸发过快也会产生裂缝。
(四)混凝土浇筑工艺产生的裂缝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不按规定规范施工也会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如混凝土振捣时间未达到设计要求,振捣密实性差,石子沉降砂浆浮在表面,砂浆收缩不均产生裂缝。此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未对模板进行充分的湿润,混凝土发生塑性收缩也会产生裂缝。
(五)养护不到位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减少混凝土初期收缩裂缝的产生。过早的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而过迟的养护,混凝土会因受日晒风吹令其表面游离水分过快蒸发,水泥由于缺乏必要的水化水,从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的混凝土强度低无法抵抗收缩应力而产生裂缝。
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一)加强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1、粗、细集料选择。在选择粗、细集料时应选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粒径不超过5mm的河沙,严格控制砂子的含泥量;粗骨料应进行严
格的筛选,尽量使用外观圆润级配良好的砾石。
2、水泥的选择。尽可能选用收缩性小、和易性好、水热化低的硅酸盐水泥。目前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是按照一定比例掺和
火山灰、矿渣以及粉煤灰的复合型水泥。在水泥进场前应对水泥的品种、强度进行检查和试验。如果发现水泥的品种不符设计要求及规定,或者水泥出厂前存放时间过久出现受潮现象,应对其做取样检验,待各项性能指标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是方可使用。
3、混凝土强度的选择。根据建筑工程结构强度要求,合理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通常一般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要求为270-450千克每立方米;如果有特殊的混凝土等级要求应经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论证后在更改混凝土强度等级,这是因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越高其脆性也越大。
(二)加强施工温度控制
施工温度是造成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温度,一般混凝土施工时温度差应控制在20-25℃范围内;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高温下施工应在施工点上方搭设遮阳棚等装置;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降温水管,避免混凝土内部水泥发生水化热热量大量集聚,收缩变大而产生裂缝。
(三)加强混凝土浇筑工艺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准备阶段应对浇筑混凝土的温度、温度应力以及收缩应力进行计算。确定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升温最大峰值、内部温差及降温速率等,并制定相应的温度技术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应选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方式,以便更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相关的试验检测人员应随时对施工现场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进行检查。混凝土振捣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振捣顺序、振捣时间、振捣工具的选择等都应符合工程设计规范规定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加强对混凝土成品的保护和养护,避免温差裂缝的产生,对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后10-12小时内及时做好浇水养护,以使混凝土有足够的湿度保持水化反应,并且连续养护日期一般不少于半个月,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约束作用,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
三、结语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对建筑工程质量影响之大,为了能够减少或者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需要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的相关规范规定施工,严把混凝土各个施工环节质量,做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朱伯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2]黄景义.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技术[J].河南科学,2012(5):31.32.
[3]谷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分析与处理[J].山西建筑,2010,36(16):127―128.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易发表网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摘要:随着现代建筑的高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在现在建筑工程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也是越来越重要。本文重点讨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水化热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是指结构端面最小尺寸在80cm以上,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连续浇筑和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热阻很大,热量聚集在内部不易散发,而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在混凝土内部和外部形成较大温差。混凝上内表温差、升降温变化加上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均匀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一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能力就会在混凝土内部或表面产生裂缝。这种温度变形裂缝就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也是混凝土早期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往往是贯穿性的有害裂缝,对结构的抗渗性、整体性、耐久性甚至承载能力十分不利。一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1.1由于大型尺寸的构筑物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当混凝土结构硬化时,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这些热量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发,致使内部温度不断上升,而此时与空气接触的外层混凝土散热较快,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内部升温产生压应力,外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即会出现温度裂缝。

大众甲壳虫汽车_甲壳虫车的特点是什么?

大卫芬奇的电影_求:大卫芬奇的所有电影

热门曲谱

Copyright © 2014-2019 曲谱大全(www.qpzxw.com)曲谱自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04734号-1

版权声明:曲谱网所有曲谱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联系邮箱:qupudaquanhezu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