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曲谱,请上曲谱自学网!

乡镇企业发展_发展乡镇企业有什么益处

时间:2020-02-19 12:22:00编辑:刘牛来源:曲谱自学网

发展乡镇企业有什么益处

可以实现农民就近就业,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因为是在乡镇,所以,农民可以在家居住,生活各方面都好于外出务工。同时,由于是在乡镇,节约了大量的交通费用。第二,节约资源。由于农民工外出打工,总需要一个居住的地方,同时,回家也需要一个居住的地方,这就需要建造两个居住地,两个居住地的生活用品,这几家大农民的开支,也浪费了社会资源。第三,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和温暖,有利于农村孩子的成长!

乡镇企业为什么能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的真正转机是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次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明确指出“社队工业要有一个大发展”,规定“凡是符合经济合理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城市工厂要把一部分宜于在农村加工的产品或零部件,有计划地扩散给社队企业经营,支援设备,指导技术。对社队企业的产供销要采取各种形式,同各级国民经济计划相衔接,以保障供销渠道畅通无阻。国家对社队企业,分别不同的情况,实行低税或负税政策。”1979年7月和1981年5月,国务院又分别发出了关于发展社队企业的若干规定,阐述了发展社队企业的重大意义,并对一系列方针政策作了明确的规定。1982年到1984年,中共中央发出的三个1号文件,都对社队企业的发展问题作出了方针性规定。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转了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同意将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从此,我国乡镇企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村也开始打破了单纯经营农业的格局。

乡镇企业是在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从诞生开始就没有计划体制的保障和束缚,完全是凭着自己灵活的机制适应市场调节和导向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它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要求一般不高。因此有利于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深受农民欢迎。再加之它有比较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规模一般较小,“般小好调头”,能及时调整经营方向,适应性较强,有较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在发展中逐步提高了自己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上个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被人们称为“异军突起”,经过“六五”期间(1981-1985)的成长,“七五”期间已经壮大成为农村发展、经济增长和出口创汇的十分重要的力量。“七五”期间,全国社会总产值的净增量中,乡镇企业占31.5%;工业产值净增量中,乡镇企业占37.3%;农村社会总产值净增量中,乡镇企业占67%;出口创汇净增量中,乡镇企业占28%。“七五”期间乡镇企业新增就业人口2200万,占新增就业人数的57.6%左右[3]。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1987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一年乡镇企业产值比重首次超过了农业产值。它标志着乡镇企业已真正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开始由单纯的农业发展目标转换为农业发展和非农业发展的双重目标。这说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农村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乡镇企业之所以能有如此快速的发展和如此重要的地位,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第一,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农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拥有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地比例关系十分紧张。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而耕地面积却在逐年减少。日益减少的耕地承载着不断膨胀的劳动力,使得人均农业资源不足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的矛盾日趋突出,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大容量的就业门路。各地的实践已证明,在农业内部无论如何开辟多种经营、无论怎样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也开发不出这种大容量的就业门路,也解决不了大量剩余的农业劳动力问题。不仅如此,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技术装备将不断进步,技术替代劳动力的趋势将日益明显,农业容纳劳动力的数量将日渐减少,本来已经超量剩余的劳动力阵容将日渐庞大。正是在这种现状和趋势下,乡镇企业应适而生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在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开辟了新径的同时,也开辟了农民非农收入的新渠道;在优化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同时,也缓解了我国农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矛盾。这是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经济史表明,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工业和商业等活动,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说过的:“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4]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快速发展,正是标志着我国农村生产力的新的发展。但是,各国的国情不同,农业与工业、与商业等的分工形式有所不同。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力可以被城市的发展所吸收,尤其是城市机器大工业的形成和发展,足以容纳破产了的农业劳动力。应该说,这种分工形式的发展,是同它的生产力水平相一致的。但是,在我国工业、商业等与农业的分离,不能采取城市吸收的单一形式或主要形式,因为我国的农业特点不同,一是人均耕地少,但自然资源丰富;二是农业技术装备落后,而劳动力资源十分充足。丰富的自然资源单靠城市工业是难以完全开发和利用的,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更是城市工业和其它产业所远远容纳不了的。要解决这样一个地尽其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问题,必须寻找新的社会分工形式,这种形式就是乡镇企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与工业、商业等分离的重要社会形式。

第二,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一体制矛盾的客观要求。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化了农业产品和价值剩余向城市工业积累的转移,并利用户籍管理、劳动力管理、基本生活资料计划分配等多道“城乡流动闸”,制止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了农业劳动力膨胀,边际纯收入出现负值的不正常局面。这就出现了城市办工业,农村搞农业和城市工业生产不断扩大、农村艰难地维持简单再生产的以城乡分割为特征的二元经济结构。

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现代化的资本主义的工业部门与传统的、封建的农业部门的分立和并存。这两大部门的唯一联系就是失业劳动力从农业流向工业。经济成长表现为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以满足资本主义企业家进行利润再投资所产生的需求,这一过程持续到隐蔽性失业消失,劳动力变成稀缺。只有当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已全部由工业部门吸收之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才能提高,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也才能提高,农业中生产者的经济地位才能有所改善。此时工农业将得到均衡发展,农业部门将被迫资本主义化和现代化,二元经济结构即转化为单一资本主义经济[5]。尽管西方学者对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争议较大、褒贬不一,但其立论的依椐——工农业部门劳动收益的差异和其核心问题——剩余劳动力的产业流动,从大处说明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演进的过程,对我国制定农村工业化政策和诱导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是有参考价值的。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极为明显,解决的办法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6],而不是城市乡村化;我国农业劳动力超量剩余,进行产业转移是当务之急。既要乡村城市化,又要转移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我国同时推进这两个进程的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发展小城镇的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之间是互动互促的关系,通过乡镇企业的吸呐和扩张,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在小城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下,使农业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更加顺畅,也使其他要素在城市和乡村互相渗透,工业和农业相互交融,代之而起的将是更高层次的城乡一体化。

第三,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民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古为今用,给“小康”赋以新的时代内涵,后来又把实现小康确定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这就激发了全国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热情。我国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曾经进行过多种探索:一是充分利用劳动力多的优势实行精耕细作。这一方法可以容纳一定的劳动力和增加一定的收益,但在科技水平还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难于取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在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很少的情况下,也难于获于更多的收入而致富。二是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这一方法拓展了农业的视野,拓宽了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门路。它确实对改变我国多数农村单一种植业的格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往往受到自然资源和市场条件的限制以及人多地少矛盾的制约,因而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从理论上说是一个好办法,因为这不仅能提高已经转移到城市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能使已经减少了的农业从业者由于土地等资源占有量的扩大而增加收益。这当然有利于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但是,在实践中,这种转移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经济门槛和素质门槛过高,还有社会保障门槛、子女上学门槛等等。能够跨过这道道门槛而成为城市稳定的从业者的农民在目前可以说是极少数。对于多数农民来说,即使是有志者,也只能是在城市干点零碎活,当当壮工,打打游击而已,就业和收入并不稳定。最近几年,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下,一些城市对农民工迁住的体制性障碍正在清除,许多城市已放宽和放开了户籍限制。但是,农民工进城并不是把他们的户口本改成非农户口就行了,农民要像城市人一样就业和生活,还要付出诸如买房、提升自身素质等高昂的成本,政府也要对城市的水、电、路、住房、商业设施、学校容纳能力、环保、治安、社会保障等方面付出大量成本。这些在短时期内很难办到。因此,农民到城市赚钱这条道路并不顺畅。四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这一基本国策在农村虽然不如城市执行的好,但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已经太大,即使是人口出生率大大降低,也会有后备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加入到农村劳动力大军之中。同时,计划生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逐步发挥的,要实现全面小康,全面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还必须有其它措施的配合。

综上所述,已经采用的这些途径和方法,虽然对农民增收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仅力度太小,而且由于没有突破“农村办农业、城市办工业”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和改善城乡结构,因而不能引起农民增收幅度的重大提升。而发展乡镇企业,一方面迈出了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步骤,开辟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依托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工业化道路。另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载体。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和集聚,又会促进小城镇的发展,从而推进农村城镇化。所有这些,都为农民增收和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根本性条件。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除了上述客观必然性之外,其自身机动的运行机制,也使及其崛起成为可能。这种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内在动力上,农民有强烈改变自身贫因面貌的愿望,有紧迫感、危机感。中国农民在封建制度剥削压迫下,贫穷落后了数千年。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生活虽有较大改善,但单一搞农业发展极为缓慢,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发展乡镇企业这条脱贫致富的金光大道。二是在经营决策上,婆婆少,厂长、经理自主权大,责权利统一,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开发产品。三是在经营形式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没有“大锅饭”可吃,企业职工来自农民,吃苦耐劳,勤奋踏实,自力更生,勤俭办厂。四是在分配制度上,真正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动成果分配,职工没有“铁钣碗”可端,生产积极性高,责任心强。五是在用人制度上,企业领导没有“铁交椅”可坐,能者上,庸者下;职工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般不会有人浮于事、浪费人才的现象。六是在企业管理上,管理人员少,办事效率高,比较重视财务管理,能够精打细算、开源节流,一般也能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七是在发展目标上,立足本地资源,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八是在产品开发上,主攻城市大工业的“配套产品”和市场“缺口产品”,甘当大工业的“配角”和在大工业之间“拾遗补缺”,填补市场空白和短缺,在拾遗补缺中拾出大行业,拾出大市场。有些企业在有一定的资金、人才、技术积累以后,自主开发新产品,开拓新行业,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和拳头产品乃至企业群体,占领国内市场,并打向国外。
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其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1999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为1.23亿人,分别相当于同期农业劳动力的27%和70年代末以来农村新增劳动力的55%左右,已成为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2.5万亿元,分别占同年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5%左右和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左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乡镇企业的出口交货值达到7000多亿元,占全国出口交货值的1/3左右,已经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农民收入中来自乡镇企业的部分为7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左右[7]。对农民增收和促进农村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外,乡镇企业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的贡献也极为突出。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结束了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就业门路狭窄的格局,为农村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特别是以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主体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引导生产、开拓市场、服务农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龙头”作用,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发展。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集聚,往往在小城镇集聚或形成新的小城镇,对繁荣小城镇、改善城乡结构、促进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将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乡镇企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推动城乡发展,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促进就业

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什么作用

乡镇企业是亿万农民群众的伟大创举,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地位也就越高.其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出口创汇作出了贡献.它的发展大量吸纳了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增加了农民个人收入,并推动了小城镇建设.

如何发展乡镇企业

题目应该叫如何发展私营企业。
乡镇企业是以前的说法,现在还有乡镇企业的存在?国有的,集体的都已经变卖,连土地厂房都全部卖掉,几十年工龄的老职工都一次性买断工龄,一个人发2-3万元就了事了。
你说的所谓的乡镇企业,这些老板都很会克扣工人工资,给工人工资很底,又要马儿跑,又不要马儿吃草,就是这种态度,导致现在工人难招。
而官爷呢,只管要钱,乱收费,乱检查,杂费在不断地涨,材料在不断地涨,工人工资不涨不行,很多工厂频临倒闭,也已经倒闭了很多。
官爷只管要钱的做法开始得到报应,许多地方财政非常困难。
国营企业卖掉了,集体经济没有了,私营工厂也要倒闭,政府哪来的钱,所以财政就困难了。
要如何发展呢,我也不知道。
问问部长会知道吧。

乡镇企业为什么能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的真正转机是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次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明确指出“社队工业要有一个大发展”,规定“凡是符合经济合理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城市工厂要把一部分宜于在农村加工的产品或零部件,有计划地扩散给社队企业经营,支援设备,指导技术。对社队企业的产供销要采取各种形式,同各级国民经济计划相衔接,以保障供销渠道畅通无阻。国家对社队企业,分别不同的情况,实行低税或负税政策。”1979年7月和1981年5月,国务院又分别发出了关于发展社队企业的若干规定,阐述了发展社队企业的重大意义,并对一系列方针政策作了明确的规定。1982年到1984年,中共中央发出的三个1号文件,都对社队企业的发展问题作出了方针性规定。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转了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同意将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从此,我国乡镇企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村也开始打破了单纯经营农业的格局。

乡镇企业是在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从诞生开始就没有计划体制的保障和束缚,完全是凭着自己灵活的机制适应市场调节和导向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它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要求一般不高。因此有利于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深受农民欢迎。再加之它有比较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规模一般较小,“般小好调头”,能及时调整经营方向,适应性较强,有较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在发展中逐步提高了自己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上个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被人们称为“异军突起”,经过“六五”期间(1981-1985)的成长,“七五”期间已经壮大成为农村发展、经济增长和出口创汇的十分重要的力量。“七五”期间,全国社会总产值的净增量中,乡镇企业占31.5%;工业产值净增量中,乡镇企业占37.3%;农村社会总产值净增量中,乡镇企业占67%;出口创汇净增量中,乡镇企业占28%。“七五”期间乡镇企业新增就业人口2200万,占新增就业人数的57.6%左右[3]。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1987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一年乡镇企业产值比重首次超过了农业产值。它标志着乡镇企业已真正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开始由单纯的农业发展目标转换为农业发展和非农业发展的双重目标。这说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农村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乡镇企业之所以能有如此快速的发展和如此重要的地位,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第一,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农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拥有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地比例关系十分紧张。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而耕地面积却在逐年减少。日益减少的耕地承载着不断膨胀的劳动力,使得人均农业资源不足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的矛盾日趋突出,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大容量的就业门路。各地的实践已证明,在农业内部无论如何开辟多种经营、无论怎样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也开发不出这种大容量的就业门路,也解决不了大量剩余的农业劳动力问题。不仅如此,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技术装备将不断进步,技术替代劳动力的趋势将日益明显,农业容纳劳动力的数量将日渐减少,本来已经超量剩余的劳动力阵容将日渐庞大。正是在这种现状和趋势下,乡镇企业应适而生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在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开辟了新径的同时,也开辟了农民非农收入的新渠道;在优化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同时,也缓解了我国农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矛盾。这是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经济史表明,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工业和商业等活动,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说过的:“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4]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快速发展,正是标志着我国农村生产力的新的发展。但是,各国的国情不同,农业与工业、与商业等的分工形式有所不同。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力可以被城市的发展所吸收,尤其是城市机器大工业的形成和发展,足以容纳破产了的农业劳动力。应该说,这种分工形式的发展,是同它的生产力水平相一致的。但是,在我国工业、商业等与农业的分离,不能采取城市吸收的单一形式或主要形式,因为我国的农业特点不同,一是人均耕地少,但自然资源丰富;二是农业技术装备落后,而劳动力资源十分充足。丰富的自然资源单靠城市工业是难以完全开发和利用的,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更是城市工业和其它产业所远远容纳不了的。要解决这样一个地尽其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问题,必须寻找新的社会分工形式,这种形式就是乡镇企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与工业、商业等分离的重要社会形式。

第二,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一体制矛盾的客观要求。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化了农业产品和价值剩余向城市工业积累的转移,并利用户籍管理、劳动力管理、基本生活资料计划分配等多道“城乡流动闸”,制止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了农业劳动力膨胀,边际纯收入出现负值的不正常局面。这就出现了城市办工业,农村搞农业和城市工业生产不断扩大、农村艰难地维持简单再生产的以城乡分割为特征的二元经济结构。

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现代化的资本主义的工业部门与传统的、封建的农业部门的分立和并存。这两大部门的唯一联系就是失业劳动力从农业流向工业。经济成长表现为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以满足资本主义企业家进行利润再投资所产生的需求,这一过程持续到隐蔽性失业消失,劳动力变成稀缺。只有当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已全部由工业部门吸收之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才能提高,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也才能提高,农业中生产者的经济地位才能有所改善。此时工农业将得到均衡发展,农业部门将被迫资本主义化和现代化,二元经济结构即转化为单一资本主义经济[5]。尽管西方学者对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争议较大、褒贬不一,但其立论的依椐——工农业部门劳动收益的差异和其核心问题——剩余劳动力的产业流动,从大处说明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演进的过程,对我国制定农村工业化政策和诱导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是有参考价值的。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极为明显,解决的办法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6],而不是城市乡村化;我国农业劳动力超量剩余,进行产业转移是当务之急。既要乡村城市化,又要转移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我国同时推进这两个进程的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发展小城镇的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之间是互动互促的关系,通过乡镇企业的吸呐和扩张,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在小城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下,使农业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更加顺畅,也使其他要素在城市和乡村互相渗透,工业和农业相互交融,代之而起的将是更高层次的城乡一体化。

第三,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民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古为今用,给“小康”赋以新的时代内涵,后来又把实现小康确定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这就激发了全国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热情。我国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曾经进行过多种探索:一是充分利用劳动力多的优势实行精耕细作。这一方法可以容纳一定的劳动力和增加一定的收益,但在科技水平还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难于取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在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很少的情况下,也难于获于更多的收入而致富。二是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这一方法拓展了农业的视野,拓宽了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门路。它确实对改变我国多数农村单一种植业的格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往往受到自然资源和市场条件的限制以及人多地少矛盾的制约,因而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从理论上说是一个好办法,因为这不仅能提高已经转移到城市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能使已经减少了的农业从业者由于土地等资源占有量的扩大而增加收益。这当然有利于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但是,在实践中,这种转移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经济门槛和素质门槛过高,还有社会保障门槛、子女上学门槛等等。能够跨过这道道门槛而成为城市稳定的从业者的农民在目前可以说是极少数。对于多数农民来说,即使是有志者,也只能是在城市干点零碎活,当当壮工,打打游击而已,就业和收入并不稳定。最近几年,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下,一些城市对农民工迁住的体制性障碍正在清除,许多城市已放宽和放开了户籍限制。但是,农民工进城并不是把他们的户口本改成非农户口就行了,农民要像城市人一样就业和生活,还要付出诸如买房、提升自身素质等高昂的成本,政府也要对城市的水、电、路、住房、商业设施、学校容纳能力、环保、治安、社会保障等方面付出大量成本。这些在短时期内很难办到。因此,农民到城市赚钱这条道路并不顺畅。四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这一基本国策在农村虽然不如城市执行的好,但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已经太大,即使是人口出生率大大降低,也会有后备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加入到农村劳动力大军之中。同时,计划生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逐步发挥的,要实现全面小康,全面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还必须有其它措施的配合。

综上所述,已经采用的这些途径和方法,虽然对农民增收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仅力度太小,而且由于没有突破“农村办农业、城市办工业”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和改善城乡结构,因而不能引起农民增收幅度的重大提升。而发展乡镇企业,一方面迈出了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步骤,开辟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依托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工业化道路。另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载体。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和集聚,又会促进小城镇的发展,从而推进农村城镇化。所有这些,都为农民增收和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根本性条件。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除了上述客观必然性之外,其自身机动的运行机制,也使及其崛起成为可能。这种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内在动力上,农民有强烈改变自身贫因面貌的愿望,有紧迫感、危机感。中国农民在封建制度剥削压迫下,贫穷落后了数千年。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生活虽有较大改善,但单一搞农业发展极为缓慢,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发展乡镇企业这条脱贫致富的金光大道。二是在经营决策上,婆婆少,厂长、经理自主权大,责权利统一,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开发产品。三是在经营形式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没有“大锅饭”可吃,企业职工来自农民,吃苦耐劳,勤奋踏实,自力更生,勤俭办厂。四是在分配制度上,真正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动成果分配,职工没有“铁钣碗”可端,生产积极性高,责任心强。五是在用人制度上,企业领导没有“铁交椅”可坐,能者上,庸者下;职工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般不会有人浮于事、浪费人才的现象。六是在企业管理上,管理人员少,办事效率高,比较重视财务管理,能够精打细算、开源节流,一般也能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七是在发展目标上,立足本地资源,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八是在产品开发上,主攻城市大工业的“配套产品”和市场“缺口产品”,甘当大工业的“配角”和在大工业之间“拾遗补缺”,填补市场空白和短缺,在拾遗补缺中拾出大行业,拾出大市场。有些企业在有一定的资金、人才、技术积累以后,自主开发新产品,开拓新行业,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和拳头产品乃至企业群体,占领国内市场,并打向国外。
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其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1999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为1.23亿人,分别相当于同期农业劳动力的27%和70年代末以来农村新增劳动力的55%左右,已成为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2.5万亿元,分别占同年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5%左右和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左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乡镇企业的出口交货值达到7000多亿元,占全国出口交货值的1/3左右,已经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农民收入中来自乡镇企业的部分为7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左右[7]。对农民增收和促进农村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外,乡镇企业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的贡献也极为突出。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结束了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就业门路狭窄的格局,为农村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特别是以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主体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引导生产、开拓市场、服务农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龙头”作用,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发展。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集聚,往往在小城镇集聚或形成新的小城镇,对繁荣小城镇、改善城乡结构、促进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将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历史题:“乡镇企业崛起的主要原因和作用各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农村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乡镇企业经过十几年的迅猛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逐渐成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将考察1979—1991年间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渊源、历史条件与历史过程,剖析乡镇企业发展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史作用,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分析这一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说明1992年以后,乡镇企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历史必然性。
乡镇企业是指由农村乡镇、行政村、村民组等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主办的各类企业。虽然在1984年才开始使用乡镇企业这一概念,但这一概念所包涵的内容经过了一个发展过程。农村集体副业是乡镇企业的萌芽.人民公社兴办的社队企业是乡镇企业的前身。1984年,中央4号文件决定将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
根据乡镇企业发展过程的历史特征以及历史研究“至少慢半拍”的原则,本文将历史考察的时间上、下限分别界定在1979年和1991年。在时限之内,本文将根据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变化以及乡镇企业本身发展的特点作为乡镇企业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揭示乡镇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历史特征。同时,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历史考察,将以“政策——实践——绩效”的逻辑展开。
(一)
1979—1991年间中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是诸多的历史与现实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乡镇企业前身的社队企业最初萌芽于农村集体副业。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在原有农村集体副业的基础上,出现了社办企业的热潮。但是,社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社队企业的发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致使社队企业生产率低下、经济效益差。因而在国民经济的调整时期,停办了一大批社队企业。在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期,中国的社队企业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75年,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肯定了社队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各地社队企业在国家的引导和积极扶持下,才冲破了种种束缚,获得较大发展。到1978年,社队企业在总体上已初具规模,这是80年代以来,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基础。
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所必须的各种条件逐渐形成。这些条件包括:1.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产品供给的相对充足,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农村社会分工的发展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3.农村经济体制的变化,特别是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4.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的调整,以及国家通过信贷、税收对乡镇企业的财力援助,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条件。5.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出现以及一批“经营型”能人的出现,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另外,农村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改革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政策环境,这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乡镇企业经济总量迅速增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这一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稳步发展阶段(1979—1983)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村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1979年,国务院又颁布《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进一步明确社队企业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针。宽松的政策环境促进了社队企业的发展。社队企业经过几年的准备,为下一阶段乡镇企业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高速增长阶段(1984—1988)
随着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突破了只能社队办企业,不许农民经商以及“三就地”的限制。在新形势下,为了引导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在1984年颁布了中央4号文件,决定把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并要求各地、各部门积极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努力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乡镇企业“四轮”驱动,五大产业同时发展。从 1984年开始到1988年,乡镇企业产值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经过五年的高速增长,乡镇企业的发展实实在在地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阶段;整顿提高阶段(1989—1991)
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等问题,自1988年下半年开始了对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由于经济紧缩,从1989年起,乡镇企业投资减少,增长速度放慢。在1989至1990年,许多乡镇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几百万乡镇企业职工又回到农田。但是,通过治理整顿,乡镇企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推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1991年,乡镇企业率先摆脱困难局面,逐渐进入新的增长时期。
(二)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的变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等许多方面都起着日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镇企业对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乡镇企业以其总产值、工业产值、上交税金、出口创汇的迅速增长推动了农村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中国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对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乡镇企业在推动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变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农村经济结构,使得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农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其结构的变革必然导致国民经济结构的变革。
三、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开辟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通道。发展乡镇企业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道路,也是在较长时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有效途径。
四、乡镇企业的发展加速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证明,工业化、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乡镇企业的发展促使农村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它一方面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另一方面加速了农村城市化。乡镇企业的主体是工业,农村发展乡镇企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过程。
五、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乡镇企业为农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善农业生产手段,最终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
乡镇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必然要求。乡镇企业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
中国乡镇企业在改革进程中异军突起,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并不说明它不存在矛盾和困难.事实上,乡镇企业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就伴生着政企不分、布局分散、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发展失衡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政策或体制造成,有的是乡镇企业本身问题所致。到1991年,这些问题已经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中国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决定着,到199Z年,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政企不分”导致企业产权模糊,使企业经营管理难以规范化,不利于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影响了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解决乡镇集体企业政企不分的关键在于按照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对其进行改革。第一,转变乡村政府职能,第二,对现有乡镇集体企业进行组织制度改革,第三,鼓励乡镇企业发展联合,形成规范化的企业集团;第四,加强法制建设,制定乡镇企业基本法和外部环境的有关法规。
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导致乡镇企业布局的分散格局。这种格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土地、户籍制度等因素影响所致。这是当时中国农民在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发展乡镇企业的选择。但是从长远来看,乡镇企业布局的高度分散化,不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聚集效益,对乡镇企业的巩固提高十分不利。这种分散布局已经带来许多问题,如过多占用耕地,污染环境,不利生产要素的流动等。要克服其过度分散状态下的种种局限性,第一,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第二,要加快工业小区建设;第三,要加强小城镇建设。
三、城乡工业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结构趋同,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造成了经济效益低下和资源的浪费。面对乡镇企业产业结构问题,首先要加强宏观上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其次是立足于农业,服务于农村,重点发展农产晶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第三,在合理化基础上,逐步使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乡镇企业发展的不平衡十分严重,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十分迅速,中西部则相对落后。两者不仅在经济总量,而且在技术水平、素质、效益等方面的差距逐渐拉大。从这一现实出发,必须加强宏观政策的引导和扶持,鼓励各地根据自己的资源、产业、区位特点,扬长避短,通过专业化分工,发展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发挥自身的和互补的优势,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比较效益,以求地区间协调发展。
五、由于乡镇企业起步晚,布局分散,设备简陋,能耗高加上环保意识和治理污染的经济、技术力量薄弱,农村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为了生存和发展,应该根据乡镇企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预防和管理。第一,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第二,提高职工的素质和企业的技术水平;第三,对乡镇企业布局进行适当集中,减少污染源,加强集中治理,系统防治;第四,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
(一)社队企业的历史基础,农村经济体制和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乡镇企业发展所需物质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资金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等诸多条件的具备,使得中国乡镇企业在8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三)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及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四)乡镇企业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决定着,到1992年,乡镇企业发展要进入新的阶段。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在改革开放这项伟大事业中异军突起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国民经济和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0多年来,乡镇企业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开拓创新和结构调整,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乡镇企业目前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乡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面临的环境、条件以及自身内涵属性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乡镇企业与农业农村的天然联系没有变,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贡献没有变,仍将在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作为全国乡镇企业的联合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各位会员、理事的智慧和力量,多做服务行业、服务会员的好事、实事,切实体现出协会的价值,把协会真正办成全国乡镇企业之家。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将坚决落实国家对协会的有关要求,毫不动摇地继续高举乡镇企业这面旗帜,按照乡镇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努力在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维护市场秩序、化解贸易摩擦、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人才培养、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作用,坚定不移地服务乡镇企业大发展、大转变、大提升,助力乡镇企业迸发新活力、实现新发展,使协会真正成为乡镇企业和乡镇企业家之家。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将加快自身建设,强化服务和协调功能,引导乡镇企业加快发展和转型提升。一是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和理论探讨,及时向企业提供行业发展信息,引导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并积极带领企业拓展国际空间,争取国际话语权;二是健全行业自律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行业道德准则,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三是广泛听取会员心声,及时向政府反映行业诉求,提出行业发展和立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四是教育引导全行业遵守法律、法规和行规行约,合法经营,公平竞争,提高服务质量,承担起社会责任;五是突出产业集群、村企互动、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大力促进乡镇企业“三农”关联型和特色优势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六是推动开展乡镇企业为“三农”服务示范创建活动,总结探索乡镇企业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模式和经验,树立典型,宣传先进,营造全社会再关心、再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人才在乡镇企业中的作用

人才已成为乡镇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乡镇企业应根据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特别是面对宏观环境的不断变化,乡镇企业只有不断地完善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才能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另外,就当前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产业与技术业升级是一个必然`趋势。 那么,产业升级需要什么,需要人才。技术升级需要什么,需要人才。因为技术是人掌握的。特别是哪些拥有核心技术的人才,更是企业所需要的。如果这些人才的出走,或者说企业留不住这些人才,对企业来说,其损失是不可用钱来衡量的。

乡镇合并有哪些好处和弊端?

  有利的方面:

  第一,有利于政府集中财力、物力集中建设,避免重复建设。

  第二,镇域人口规模增加,为中心小城镇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部分地拆除人口迁移因行政区划而造成的约束。同时,也部分地避免了小城镇建设各自为政,规模小,布局分散等弊端。

  第三,促进企业和个人向中心镇集中,进一步强化了中心镇的中心作用。

  不利之处:

    会抑制被合并掉的原乡镇小城镇的发展,有些合并以后确定的中心小城镇可能不如被合并掉的小城镇的发展潜力大,谁都无法判断将来会怎样,偶然性因素在城镇发展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范围的区划调整成本极高,对那些在调整以前已经把住所或生产经营场所从乡村搬迁到原建制镇或乡集镇的农民和企业造成损失。

    撤乡并镇从根本上讲是适应性调整,对于行政力量推动的小城镇建设行政界线永远是个障碍。第四,同样的方式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效果是不同的。

    对于发达地区,由于各个乡镇原有的设施条件都很好,小城镇建设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因而撤乡并镇的损失也可能最大。而在落后地区,开发程度较低,调整成本也因此而降低。

关于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对乡村城镇化发展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积累资金

(1)发展农村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对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积累资金;故A正确;
(2)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别;故B正确;
(3)发展乡镇企业能调整农村企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开拓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及稳定农村,无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不能忽视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故C不正确;
(4)我国乡村各项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应是经济建设;故D不正确;
故选:AB.

乡村老尸电影_电影《乡村老尸》讲什么的?

乱世佳人电视剧全集_请问你有《乱世佳人》电视剧全集资源吗?

热门曲谱

Copyright © 2014-2019 曲谱大全(www.qpzxw.com)曲谱自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04734号-1

版权声明:曲谱网所有曲谱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联系邮箱:qupudaquanhezu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