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曲谱,请上曲谱自学网!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

时间:2020-01-21 23:34:00编辑:刘牛来源:曲谱自学网

曲谱自学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下面是详解!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

求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只要练习!回答的好的可追加5分!请发到我的邮箱上,邮箱:809497668@qq.com...

求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只要练习!回答的好的可追加5分!
请发到我的邮箱上,
邮箱:809497668@qq.com

Mg+ O2 =点燃生成 MgO
Mg + O2=点燃生成 MgO
Fe + O2=点燃生成 Fe3O4
Al + O2 =点燃生成 Al2O3
H2 + O2=点燃生成 H2O
P + O2=点燃生成 P2O5
H2O2 MnO2(催化剂)→ H2O+ O2↑
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KClO3 MnO2→ KCl+ O2↑
C+ Fe2O3 高温 Fe + CO2↑
CO+ Fe2O3 高温 Fe + CO2
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C2H5OH + O2 点燃 CO2 + H2O
Na2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Mg + O2 点燃 MgO
Fe + O2 点燃 Fe3O4
Cu + O2 加热 CuO
Al + O2 点燃 Al2O3
H2 + O2 点燃 H2O
P + O2 点燃 P2O5
CO + O2 点燃 CO2
CH4 + O2 点燃 CO2 + H2O
C2H5OH + O2 点燃 CO2 + H2O
KClO3 ==== KCl + O2 ↑
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H2 + CuO 加热 Cu + H2O
C+ CuO 高温 Cu + CO2↑
C+ Fe2O3 高温 Fe + CO2↑
C+ Fe3O4 高温 Fe + CO2↑
CO+ Fe2O3 高温 Fe + CO2
CO+ Fe3O4 高温 Fe + CO2
Al + H2SO4 = Al2(SO4)3 + H2↑
Zn + HCl === ZnCl2 + H2↑
Fe + HCl === FeCl2 + H2↑
Mg+ HCl === MgCl2 + H2↑
Al + HCl == AlCl3 + H2↑
Fe2O3 + HCl === FeCl3 + H2O
Fe2O3 + H2SO4 === Fe2(SO4)3 + H2O
CuO + HClΔ ==== CuCl2 + H2O
NaOH + CO2 ==== Na2CO3 + H2O
NaOH + SO2 ==== Na2SO3 + H2O
NaOH + SO3 ==== Na2SO4 + H2O
HCl + Cu(OH)2 ==== CuCl2 + H2O
HCl + Ca(OH)2 ==== CaCl2 + H2O
HCl + Fe(OH)3 ==== FeCl3 + H2O
HCl + Al(OH)3 ==== AlCl3 + H2O
H2SO4 + 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KOH ==== K2SO4 + H2O
H2SO4 + Cu(OH)2 ==== CuSO4 + H2O
H2SO4 + Fe(OH)3==== Fe2(SO4)3 + H2O
Mg(0H)2+ HCl= MgCl2+ H2O
CaCO3 + HCl === CaCl2 + H2O + CO2↑
Na2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H2SO4 + BaCl2 ==== BaSO4 ↓+ HCl
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NaOH + FeCl3 ==== Fe(OH)3↓ + NaCl
NaOH + MgCl2 ==== Mg(OH)2↓ + NaCl
NaOH + CuCl2 ==== Cu(OH)2↓ + NaCl
Ca(OH)2 + Na2CO3 === CaCO3↓+ NaOH
Mg+ O2点燃= MgO  
Hg+ O2点燃或Δ= HgO
Cu+ O2点燃或Δ= CuO
Al+ O2点燃或Δ= Al2O3
Fe+ O2点燃= Fe3O4
Fe + O2高温 Fe2O3
C2H2+ O2点燃= H2O+ CO2
KClO3MnO2 Δ= KCl + O2↑
KMnO4Δ = K2MnO4+ MnO2+ O2↑
HgOΔ= Hg+ O2↑
H2O通电= H2↑+ O2↑
Cu2(OH)2CO3Δ= CuO+ H2O+ CO2↑
NH4HCO3Δ= NH3↑+ H2O + CO2↑
Zn+ H2SO4= ZnSO4+ H2↑
Fe+ H2SO4= FeSO4+ H2↑
Mg+ H2SO4 = MgSO4+ H2↑
Al+ H2SO4= Al2(SO4)3+ H2↑
Fe2O3+ H2 Δ = Fe+ H2O
Fe3O4+ H2 Δ= Fe+ H2O
WO3+ H2Δ= W + H2O
MoO3+ H2 Δ= Mo + H2O
Na+ Cl2点燃= NaCl
H2+Cl2 点燃或光照=2HCl
CuSO4+ NaOH= Cu(OH)2↓+ Na2SO4
C + O2点燃= CO 
CO+ O2点燃= CO2
C + CuO 高温= Cu+ CO2↑
Fe2O3+ C 高温= Fe+ CO2↑
Fe3O4+ C高温= Fe + CO2↑
Ca(OH)2+CO2= CaCO3↓+ H2O
CaCO3+ H2O+ CO2 = Ca(HCO3)2
Ca(HCO3)2Δ = CaCO3↓+ H2O+ CO2↑
NaHCO3Δ= Na2CO3+ H2O+ CO2↑
CaCO3 高温= CaO+ CO2↑
CaCO3+ HCl= CaCl2+ H2O+ CO2↑
Na2CO3+ H2SO4= Na2SO4+ H2O+ CO2↑
Na2CO3+ HCl= NaCl+ H2O+ CO2↑  
MgCO3+ HCl= MgCl2+ H2O+ CO2↑  
CuO + COΔ Cu + CO2  
Fe2O3+ CO高温 = Fe+ CO2
Fe3O4+ CO高温 = Fe+ CO2
WO3+ CO高温 = W+ CO2
CH3COOH+ NaOH= CH3COONa+ H2O
CH3OH+ O2点燃 CO2+ H2O
C2H5OH+ O2点燃 CO2+ H2O
Fe+ CuSO4= Cu+ FeSO4
Mg+ FeSO4= Fe+ MgSO4
Cu+ AgNO3= Ag+ Cu(NO3)2
Zn+ CuSO4= Cu+ ZnSO4
Fe2O3+ HCl= FeCl3+ H2O
Al2O3+ HCl= AlCl3+ H2O
Na2O+ HCl= NaCl+ H2O
CuO+ HCl= CuCl2+ H2O
ZnO+ HCl= ZnCl2+ H2O
MgO+ HCl= MgCl2+ H2O
CaO+ HCl= CaCl2+ H2O
NaOH+ HCl= NaCl+ H2O
Cu(OH)2+ HCl= CuCl2+ H2O
Mg(OH)2+ HCl= MgCl2+ H2O
Al(OH)3+ HCl= AlCl3+ H2O
Fe(OH)3+ HCl= FeCl3+ H2O
Ca(OH)2+ HCl= CaCl2+ H2O
HCl+ AgNO3= AgCl↓+ HNO3
Fe2O3+ H2SO4= Fe2(SO4)3+ H2O
Al2O3+ H2SO4= Al2(SO4)3+ H2O
CuO+ H2SO4= CuSO4+ H2O
ZnO+ H2SO4= ZnSO4+ H2O
MgO+ H2SO4= MgSO4+ H2O
NaOH+ H2SO4= Na2SO4+ H2O
Cu(OH)2+ H2SO4= CuSO4+ H2O
Ca(OH)2+ H2SO4= CaSO4+ H2O
Mg(OH)2+ H2SO4= MgSO4+ H2O
Al(OH)3+ H2SO4= Al2(SO4)3+ H2O
Fe(OH)3+ H2SO4= Fe2(SO4)3+ H2O
Ba(OH)2+ H2SO4= BaSO4↓+ H2O
BaCl2+ H2SO4= BaSO4↓+ HCl
Ba(NO3)2+ H2SO4= BaSO4↓+ HNO3
Na2O+ HNO3= NaNO3+ H2O
CuO+ HNO3= Cu(NO3)2+ H2O
ZnO+ HNO3= Zn(NO3)2+ H2O
MgO+ HNO3= Mg(NO3)2+ H2O
CaO+ HNO3= Ca(NO3)2+ H2O
NaOH+ HNO3= NaNO3+ H2O
Cu(OH)2+ HNO3= Cu(NO3)2+ H2O
Mg(OH)2+ HNO3= Mg(NO3)2+ H2O
Al(OH)3+ HNO3= Al(NO3)3+ H2O
Ca(OH)2+ HNO3= Ca(NO3)2+ H2O
Fe(OH)3+ HNO3= Fe(NO3)3+ H2O
NaOH + H3PO4= H2O+ Na3PO4
NH3+ H3PO4= (NH4)3PO4
NaOH+ CO2= Na2CO3+ H2O
NaOH+ SO2= Na2SO3+ H2O
NaOH+ SO3= Na2SO4+ H2O
FeCl3+ NaOH= Fe(OH)3↓+ NaCl
AlCl3+ NaOH= Al(OH)3↓+ NaCl
MgCl2+ NaOH = Mg(OH)2↓+ NaCl
CuCl2+ NaOH = Cu(OH)2↓+ NaCl
CaO+ H2O = Ca(OH)2
Ca(OH)2+ SO2= CaSO3↓+ H2O
Ca(OH)2+ Na2CO3= CaCO3↓+ NaOH
Ba(OH)2+ Na2CO3= BaCO3↓+ NaOH
Ca(OH)2+ K2CO3= CaCO3↓+ KOH
CuSO4+ H2OΔ= CuSO4+H2O
CuSO4·H2OΔ= CuSO4+ H2O
AgNO3+ NaCl = AgCl↓+ NaNO3
BaCl2 + Na2SO4 = BaSO4↓+ NaCl
CaCl2+ Na2CO3= CaCO3↓+ NaCl
MgCl2+ Ba(OH)2= BaCl2+ Mg(OH)2↓
CaCO3+ HCl= CaCl2+ H2O+ CO2 ↑
MgCO3+ HCl= MgCl2+ H2O+ CO2 ↑
NH4NO3+ NaOH= NaNO3+ NH3↑+ H2O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有哪些要点?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有哪些要点?如题,最好有例子...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有哪些要点?如题,最好有例子

初中阶段20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已配平

一、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O2 加热 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O2 点燃 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2O2 点燃CO2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3O2 点燃 2CO2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MnO2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CuSO4 === FeSO4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CuO 加热 Cu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CuO 加热 Cu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O2 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2HCl == CaCl2 H2O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O2 点燃2CO2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2O2 点燃 CO2 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3O2点燃 2CO2 3H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O2 点燃 2H2O
六、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O2 点燃 2MgO
4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2 点燃 Fe3O4
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O2 加热 2CuO
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酸 -------- 盐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Zn H2SO4 = ZnSO4 H2↑45. 铁和稀硫酸Fe H2SO4 = FeSO4 H2↑46. 镁和稀硫酸Mg H2SO4 = MgSO4 H2↑
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锌和稀盐酸Zn 2HCl == ZnCl2 H2↑
49. 铁和稀盐酸Fe 2HCl == FeCl2 H2↑
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6HCl == 2AlCl3 3 H2↑
(3)金属单质 盐(溶液) ------- 新金属 新盐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CuSO4 == FeSO4 Cu
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CuSO4 ==ZnSO4 Cu
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Hg(NO3)2 == Cu(NO3)2 Hg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3CO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金属 -------- 盐 氢气(见上)
(2)酸 金属氧化物-------- 盐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2FeCl3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3H2SO4 == Fe2(SO4)3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2HCl ==CuCl2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H2O
(3)酸 碱 -------- 盐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NaOH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Ca(OH)2 == CaCl2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Al(OH)3 == AlCl3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2NaOH == Na2SO4 2H2O
(4)酸 盐 --------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2HCl == CaCl2 H2O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HCl== NaCl H2O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CO2 == Na2CO3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SO2 == Na2SO3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SO3 == Na2SO4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SO2 == CaSO3 ↓ H2O
(2)碱 酸-------- 盐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盐 --------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CuSO4 == FeSO4 Cu
(2)盐 酸--------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HCl== NaCl H2O CO2↑
(3)盐 碱 --------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AgNO3 == AgCl↓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BaCl2 == BaSO4↓ 2NaCl
这是全部的

求: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越多越好,要附答案)

我的邮箱:849405591@qq.com数字神马的大小一定要有区分,急求!又追加!...

我的邮箱:849405591@qq.com
数字神马的大小一定要有区分,急求!又追加!

1)Fe2O3 + HCl === FeCl3 + H2O
2)Fe2O3 + H2SO4 === Fe2(SO4)3 + H2O
3) C+ Fe2O3= 高温 Fe + CO2↑
4) P + O2= 点燃 P2O5
5) CO+ Fe3O4 =高温 Fe + CO2
6) CO+ Fe2O3= 高温 Fe + CO2
7) C2H5OH + O2= 点燃 CO2 + H2O
8) KClO3 ==== KCl + O2 ↑
9) 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0) Al +H2SO4 = Al2(SO4)3 + H2↑
11) Al + HCl == AlCl3 + H2↑
12) HCl + Cu(OH)2 ==== CuCl2 + H2O
13) HCl + Al(OH)3 ==== AlCl3 + H2O
14) NaOH + FeCl3 ==== Fe(OH)3↓ + NaCl
15) NaOH + CuCl2 ==== Cu(OH)2↓ + NaCl

1) 1 6 2 3 2) 1 3 1 3 3) 3 2 4 3 4) 4 5 2 5) 4 1 3 4 6) 3 1 2 3 7) 1 3 2 3 8) 2 2 3
9) 2 1 1 1 10) 2 3 1 3 11) 2 6 2 3 12) 2 1 1 2 13) 3 1 1 3 14) 3 1 1 3 15) 2 1 1 2

初中化学方程式如何配平?

学了好久都不会怎样配平啊?求方法和例子!...

学了好久都不会 怎样配平啊?求方法和例子!

观察法和奇偶配平法 多数用观察法
①最小公倍法:选择方程式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相差较多的元素入手配平。
例1 配平4P+5O2——2P2O5
选择氧原子,最小公倍数为10(用①、②、③表示配平步骤。)
②奇偶数法:选择方程式两端出现次数最多,且一端为奇数,一端为偶数的原子为突破口,依次推断。
例2 配平FeS2+O2Fe2O3+SO2
第一步:选择氧原子为突破口,Fe2O3中氧原子为奇数,配以最小数字为系数,使氧原子数变为偶数

FeS2+O2——2Fe2O3+SO2

③观察法:从分子的特征变化入手,分析配平。

例3 配平Fe3O4+COFe+CO2↑

由观察知:CO+O→CO2,Fe3O4可提供4个氧原子,则

④归一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

⑤代数法:设各物质系数为未知数,列出它们的关系,解一元或多元代数方程式,进行讨论。(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
[编辑本段](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编辑本段](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Fe3O4+4H2
【注】本词条的化学方程式中,未加粗体的为下脚标. 本实验中H2O必须是气态,所以H2不上标.

(四)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
[编辑本段](五)利用配平诗集配平
这部分诗包括六首小诗,前五首向你介绍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五种配平方法,第六首诗告诉你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五种方法。如果你能记住并理解这六首小诗,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
歧化反应的简捷配平法
三种价态先标记,
两者相减第三系。
若有约数需约简,
悠然观察便配齐。
说明:
1、歧化反应又称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在歧化反应中,同一种元素的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氧化,另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还原。如:
KCIO3 → KCIO4+KCI
S+KOH → K2S+K2SO3+H2O
2、这首诗介绍的是歧化反应的一种简捷配平方法。用该方法配平,简捷准确,速度可谓神速!
解释:
1、三种价态先标记:意思是说歧化反应简捷配平法的第一部是首先标记清楚反应式中不同物质分子中发生歧化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如:
S0+KOH → K2S-2+K2S+4O3+H2O
2、两者相减第三系:意思是说任意两个化合价的变化值(绝对值),即为第三者的系数。
3、若有约数需约简:意思是说由第二步得到的三个系数若有公约数,则需要约分后再加到反应式中去。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在S和K2S中,S0 →S-2,化合价变化值为∣0-(-2)∣= 2,所以K2SO3前的系数为2。
在S和K2SO3中,S0→S+4,化合价变化值为∣0-4∣= 4,所以K2S前的系数为4。
在K2S和K2SO3中,S-2→S+4,化合价变化值为∣(-2)-4∣= 6,所以S前的系数为6。
又因为2、4、6有公约数2,所以约简为1、2、3,将约简后的系数代入反应式得:
3S+KOH → 2K2S+K2SO3+H2O
4、悠然观察便配齐:意思是说将约简后的系数代入反应式后,悠然自在地观察一下就可以配平。
观察可知:右边为6个K,所以KOH前应加6,加6后左边为6个H,所以H2O前应加3,于是得到配平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S+6KOH = 2K2S+K2SO3+3H2O
说明:说时迟,那时快,只要将这种方法掌握后,在“实战”时,仅需几秒钟便可完成配平过程。所以说“神速”是不过分的。
双水解反应简捷配平法
谁弱选谁切记清,
添加系数电荷等。
反应式中常加水,
质量守恒即配平。
说明:双水解反应,是指由一种强酸弱碱盐与另一种强碱弱酸盐作用,由于相互促进,从而使水解反应进行到底的反应。如:AI2(SO4)3和Na2CO3反应。该法的特点是可以直接写系数,可在瞬间完成配平过程。
解释:
1、谁弱选谁切记清:“谁弱选谁”的意思是说,在两种盐中要选择弱碱对应的金属离子(如AI3+是弱碱AI(OH)3对应的金属阳离子;NH4+离子是特例)和弱酸对应的酸根阴离子(如CO32-是弱酸H2CO3对应的酸根阴离子)作为添加系数(配平)的对象。
2、添加系数电何等:意思是说在选择出的对象前添加一定的系数,使弱碱对应的金属阳离子(或NH4+)的电荷数与弱酸对应的酸根阴离子的电荷数相等。
3、反应式中常加水,质量守恒即配平:意思是说在两种盐的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后,为了使质量守恒,常在反应式中加上n•H2O。
举例:写出AI2(SO4)3和Na2CO3两种溶液混合,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⑴、根据水解原理首先写出水解产物:
AI2(SO4)3+Na2CO3 —— AI(OH)3↓+CO2↑+Na2SO4
⑵、因为要“谁弱选谁”,所以应选AI3+和CO32-。
⑶、添加系数电荷等,因为AI3+带3个正电荷,而在AI2(SO4)3中有2个AI3+,所以有6个正电荷;CO32-带2个负电荷,要使“电荷等”,则必须在CO32-前加系数3,于是得到:
AI2(SO4)3+3Na2CO3 —— 2AI(OH)3↓+3CO2↑+3Na2SO4
⑷、“反应式中常加水”。因为生成物中有6个H,所以应在反应物中加上“3H2O”。这样就得到了配平好了的双水解反应方程式:
AI2(SO4)3+3Na2CO3+3H2O = 2AI(OH)3↓+3CO2↑+3Na2SO4
奇数配偶法
出现最多寻奇数,
再将奇数变为偶。
观察配平道理简,
二四不行再求六。
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步骤。该法的优点是能适应于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而且简捷、迅速,可直接加系数。对一些有机物(特别是碳氢化合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显得特别有效。但该法不适合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这种情况下,若用此法常常很麻烦。
解释:
1、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这两句说的是奇数配偶法的第一步。“出现最多寻奇数”的意思是说在反应式中寻找在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其中原子个数是奇数的一项;“再将奇数变为偶”的意思是说在找到的奇数前乘上一个偶数(一般是在分子前面加最小的偶数2)。
2、观察配平道理简,二四不行再求六:意思是说将奇数变为偶数以后即可观察配平,如果配不平,再依次试较大的偶数4,4若不行再用6,……
例一:请配平反应式:
Cu+HNO3(浓) —— Cu(NO3)2+NO2↑+H2O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在该反应式中,Cu在反应前后出现了2次,H出现了2次,N出现了3次,O出现了4次。显而易见,氧是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而且生成物H2O中的个数为1,是奇数,故应在H2O的前面加系数2,使奇数变为偶数:
Cu+HNO3(浓) —— Cu(NO3)2+NO2↑+2H2O
在H2O的前面加上2后,右边有4个H,所以应在HNO3前面加上4,左边加4后有4个N,而右边有3个N,所以应在NO2前面加上2,于是得配平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例二:请配平反应式:
C2H6 +O2 —— CO2 +H2O
分析:观察得知氧是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故在H2O前加系数2,观察后不平,然后换4,但还是不行,再换6。观察配平如下:
2C2H6+7O2 = 4CO2+6H2O
氧化还原反应交叉配平法
升价降价各相加,
价变总数约后叉。
氧化还原未参与,
配平不要忘记它。
氧化还原分子内,
从右着手莫惧怕。
叉后前后出奇偶,
奇变偶后再交叉。
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交叉配平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和应用该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用该法配平则比较方便。
解释:
1、升价降价各相加:这句的意思是介绍了交叉配平法的第一步,即:首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将升降价数各自分别相加,这样就得出了升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和降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如下反应式:
FeS2+O2 —— SO2+Fe2O3
根据诗意的要求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于是得到:
Fe+2S2-1+O20 —— S+4O2-2+Fe2+3O3-2
根据诗意的要求再算出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价变总数。Fe2+→Fe3+化合价升高数为1,S-1→S+4化合价升高数为5,又因为FeS2中有2个S,所以S的升价总数为5×2=10,故升价元素(Fe和S)的价变总数为1+10=11;O0→O-2化合价降低数为2,因O2含2个O,所以降价元素O的价变总数为2×2=4。于是得到下式:
11 4
FeS2 + O2 —— SO2 + Fe2O3
2、价变总数约后叉:意思是说得出的升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和降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后,若二者有公约数,则需约简后再交叉(如二者是6和9,则约简为2和3)。言外之意,若二者为互质数,则直接交叉即可。
在这个例子中,11和4是互质数,故可以直接交叉,于是得到下式:
11 4
4FeS2 + 11O2 —— SO2 + Fe2O3
左右观察配平可得到答案:
4FeS2+11O2 = 8SO2+2Fe2O3
3、氧化还原未参与,配平不要忘记它:意思是说若有的反应物仅部分参加了氧化还原反应,一部分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那么应将交叉系数再加上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这样才是该物质分子前的系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Mg+HNO3 —— Mg(NO3)2+NH4NO3+H2O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Mg的价变总数为2,N的价变总数为8,约简后为1和4,故Mg前系数是4已是无疑的,而HNO3前的系数似乎应该是1,但观察生成物中有9分子的HNO3没有参加反应,故HNO3前的系数不是1,而是1+9=10。于是可得到如下配平好了的反应方程式:
4Mg+10HNO3 = 4Mg(NO3)2+NH4NO3+3H2O
4、氧化还原分子内,从右着手莫惧怕:意思是说若是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则应该从生成物着手交叉配平。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NH4NO3 —— N2+O2+H2O
根据诗意分析如下:
一看便知这是一个典型的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应从生成物着手交叉。N0→N-3化合价降低数-3,是N0→N+5化合价升高数是5,故N的价变总数应是∣5 + (-3) ∣ = 2,O0→O-2化合价的价变总数为4,化简交叉后。观察配平得:
2NH4NO3 = 2N2+O2+4H2O
5、叉后前后出奇偶,奇变偶后再交叉:意思是说若交叉系数后某原子反应前后的个数出现了一奇一偶现象,则需将奇数(乘以2)变为偶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FeS+KMnO4+H2SO4 —— K2SO4+MnSO4+Fe2(SO4)3+H2O+S↓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Fe和S的化合价升高总数为3(奇数),Mn的化合价降低总数为5,所以交叉系数是3和5,但Fe2(SO4)3中有2个Fe(偶数),K2SO4中有2个K(偶数),故应将3和5分别乘以2,变为偶数6和10,即6和10就是实际应该交叉的系数。由此得出:
10FeS+6KMnO4+24H2SO4 = 3K2SO4+6MnSO4+5Fe2(SO4)3+24H2O+10S↓
说明:交叉配平法在解释的时候似乎“较复杂”,但实际配平过程中,仅仅靠大脑瞬间的思维就完成了,所以只要把这首诗真正理解了,那么在实际配平中就会达到瞬间完成的效果。
万能配平法
英文字母表示数,
质电守恒方程组。
某项为一解方程,
若有分数去分母。
说明:这首诗介绍的是万能配平法的步骤。该方法的优点是:该法名副其实——万能!用它可以配平任何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如果你把这种方法熟练掌握了,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该法的弱点是: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多的化学方程式,用该法则配平速度受到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其速度的快慢决定于你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如果解方程组的技巧掌握的较好,那么用万能配平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速度也就很理想了。
解释:
1、英文字母表示数:“数”指需要配平的分子系数。这句的意思是说万能配平法的第一步是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式前的系数。
举例:请用万能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Cu+HNO3(浓) —— Cu(NO3)2+NO2↑+H2O
根据诗意的要求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前的系数,于是得到如下反应方程式:
A•Cu+B•HNO3(浓) —— C•Cu(NO3)2+D•NO2↑+E•H2O……①
2、质电守恒方程组:该法的第二步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列多元一次方程组(若不是离子方程式,则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
根据诗意的要求列出下列方程组:
A = C
B = 2E
B = 2C + D
3B = 6C + 2D + E
3、某项为一解方程:意思是说该法的第三步是令方程组中某个未知数为“1”,然后解方程组。
根据诗意的要求,我们令B = 1,代入方程组得下列方程组:
A = C
1 = 2E
1 = 2C + D
3 = 6C + 2D + E
解之得:A=1/4,C=1/4,D=1/2,E=1/2
将A、B、C、D、E的数值代入反应方程式①得:
1/4Cu+HNO3(浓) —— 1/4Cu(NO3)2+1/2NO2↑+1/2H2O……②
说明: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到底该令那一项为“1”,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解方程组简便为准。一般是令分子式比较复杂的一项的系数为“1”。
4、若有分数去分母:意思是说该法的第四步是将第三部解方程组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若有的系数是分数,则要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各分母被去掉,使分数变为整数。
根据诗意的要求将方程②两边同乘以4得:
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
配平决策歌
迅速观察定类型,
歧化水解首先用。
能否奇偶再交叉,
四法技穷有万能。
说明:这首诗阐述了在实际配平时如何正确运用笔者介绍的这五种配平方法。
解释:
1、迅速观察定类型:意思是说在看到试题后,第一步是首先观察一下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反应式。
2、歧化水解首先用:意思是说若是岐化反应则首先用《歧化反应简捷配平法》,若是双水解反应则首先用《双水解反应简捷配平法》。
3、能否奇偶再交叉:意思是说既不是歧化反应,也不是双水解反应,那么再看一下反应物和生成物多少,若少则用《奇数配偶法》,若较多则用《交叉配平法》。
4、四法技穷有万能:意思是说若遇到万一的情况,即用前四种方法都解决不了,则拿出最后的绝招——《万能配平法》。
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上述五种配平法,现提供如下几个练习题:
⑴、将FeCI3和Na2S两种溶液混合会产生什么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并配平。
提示:用《双水解简捷配平法》。
⑵、配平下列反应式:
KCIO3 —— KCIO4+KCI
C2H2+O2 —— CO2+H2O
Zn+HNO3 —— Zn(NO3)2+NH4NO3+H2O
H2S+HNO3 —— S+NO+H2O
提示:各种方法都用一下,并比较对于某个具体的反应式用哪种方法较简便。
(六)设‘N’配平(同归一法)
设反应式中包含元素最多的物质的个数为N,再一个个推导,即可配平。
例如:配平方程式KCIO3 —— KCIO4+KCI
设KCIO4系数为N ,则KCIO3之系数为4N/3,KCl系数为N/3.最后左右乘3,配出
(4N)KClO3--------(3N)KClO4+(N)KCl→4KClO3----------3KClO4+KCl
①最小公倍法:选择方程式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相差较多的元素入手配平。
②奇偶数法:选择方程式两端出现次数最多,且一端为奇数,一端为偶数的原子为突破口,依次推断。
③观察法:从分子的特征变化入手,分析配平。
④归一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⑤代数法:设各物质系数为未知数,列出它们的关系,解一元或多元代数方程式,进行讨论

初中化学方程式中带未知数的配平怎么配

初中化学方程式中带未知数的配平怎么配:下面的方法都会了,带未知数的也就会了。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归纳如下:

一、最小公倍数法:具体步骤:(1)求出每一种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最小公倍数;(2)使该原子在反应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3)一般先从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例: 配平Al +Fe3O4 → Fe + Al2O3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Al + 3Fe3O4 → Fe +4Al2O3

第二步:配平铁和铝原子       8Al + 3Fe3O4 → 9Fe +4Al2O3

第三步: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8Al + 3Fe3O4 9Fe + 4Al2O3

二、观察法:具体步骤:(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例如:Fe2O3 + CO——Fe + CO2

观察:1个Fe2O3应将3个“O”分别给3个CO,使其转变为3个CO2。即

Fe2O3 + 3CO——Fe + 3CO2

再观察上式:左边有2个Fe(Fe2O3),所以右边Fe的系数应为2。即

Fe2O3 + 3CO 2Fe + 3CO2

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注意将“——”线变成“==”号。即

Fe2O3 + 3CO == 2Fe + 3CO2

例:配平H2O + Fe →Fe3O4 + H2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4H2O + Fe →Fe3O4+ H2

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        4H2O + 3Fe →Fe3O4 +4H2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4H2O + Fe Fe3O4 + 4H2

 三、单数两倍法(奇数变偶法):具体步骤:(1)找出在化学反应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2)从原子数为单数的元素入手(一般为氧元素)。即乘2;(3)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配平FeS2 + O2 → Fe2O3 + SO2

第一步:在Fe2O3前乘2            FeS2 + O2 →2Fe2O3 + SO2

第二步:配平铁原子               4FeS2 + O2 →2Fe2O3 + SO2

第三步:配平硫原子               4FeS2 + O2 →2Fe2O3 + 8SO2

第四步:配平氧原子。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S2 + 11O2 2Fe2O3 + 8SO2

四、分数配平法:此方法能配平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具体步骤:(1)先配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2)用分数配平单质元素的原子;(3)去分母,使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整数。

例:配平C2H2 + O2 → CO2 + H2O

第一步:配平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            C2H2 + O2 → 2CO2 +H2O

第二:利用分数配平氧原子           C2H2 + 5/2O2 → 2CO2+ H2O

第三步:去分母,即全部乘2。得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2C2H2 + 5O2 4CO2 + 2H2O

以上的各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互相联系起来应用的。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配平,首先要观察其反应方程式的特点,然后再确定适当的配平方法加以配平。一般来说,观察和配平的顺序为:有氢看氢,无氢看氧。原子团优先配平,单质最后配平。

初中化学方程式如何配平最好的方法

没有所谓的最好的方法,任何一个方程式配平之前都要先进行观察。有的直接可以观察后配平,有的需要试着先配平,如果系数出现分数,就两边同时乘以分母变成整数,这个叫做分数配平,适合于有机物燃烧这一类的反应。先掌握一两种常见的方法,方法不要多,等到熟练了,有一定的经验了,就容易配了。初中化学中的配平还是比较简单的,希望能帮助你!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题

(1)Fe+CuSO4 =FeSO4+Cu

(2)Al+3AgNO3 =3Ag+Al(NO3)3

(3)Mg+H2SO4=MgSO4+H2↑

(4)2Al+3H2SO4=Al2(SO4)3+3H2↑

(5)Fe+Cu(NO3)2=Fe(NO3)2+Cu

(6)2KOH+CuSO4=Cu(OH)2↓+K2SO4

(7)6NaOH+Fe2(SO4)3=2Fe(OH)3↓+3Na2SO4

(8)Ba(OH)2+CuSO4=BaSO4↓+Cu(OH)2↓

(9)H2SO4+Na2CO3=Na2SO4+H2O+CO2↑

(10)2HNO3+Na2CO3=2NaNO3+H2O+CO2↑

前面未标明系数的系数都为“1”。

其中的第(2)题有误,反应产物应为Ag和Al(NO3)3。

初三上册化学方程式配平

一、氧气的性质:(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5O2点燃2P2O5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3)氧气的来源: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加热Hg+O2↑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2H2O2MnO22H2O+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二、自然界中的水: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通电2H2↑+O2↑17.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CO2===H2CO3三、质量守恒定律: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22.镁还原氧化铜:Mg+CuO加热Cu+MgO四、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化学性质23.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26.煤炉的底层:C+O2点燃CO227.煤炉的中层:CO2+C高温2CO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O2点燃2CO2(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CO2===H2CO3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CaO+CO2↑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4)一氧化碳的性质: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2点燃2CO2其它反应: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五、燃料及其利用: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39.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六、金属(1)金属与氧气反应:40.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41.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42.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43.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3O2=2Al2O3(2)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44.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45.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46.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47.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48.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49.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50.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51.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3)金属单质+盐(溶液)-------新金属+新盐5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53.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54.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NO3)2===Cu(NO3)2+Hg(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55.3CO+2Fe2O3高温4Fe+3CO2

杭州保姆纵火案视频

我终于失去了你赵传

热门曲谱

Copyright © 2014-2019 曲谱大全(www.qpzxw.com)曲谱自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04734号-1

版权声明:曲谱网所有曲谱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联系邮箱:qupudaquanhezu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