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曲谱,请上曲谱自学网!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

时间:2020-01-17 16:54:00编辑:刘牛来源:曲谱自学网

曲谱自学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下面是详解!

data-log="fm:oad,pos:oad-ti,si:0,relv:0,st:2"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快速提高语文水平

急啊!望哪位好心人解决!快快找到《三袋麦子》全文!万分感谢!...

急啊!望哪位好心人解决!快快找到《三袋麦子》全文!万分感谢!

《三袋麦子》:

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

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麦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小猴呢,他觉得面前的这袋麦子上等的麦种,便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

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

他先到小猪家,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说着,不由得舔了舔舌头。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

告别了小猪,土地爷爷来到小牛家。小牛告诉老人:“去年您送我的麦子至今还没吃完呢。”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老人点点头。

最后,土地爷爷又来到小猴家。谈起去年那口袋麦子,小猴拉着老人的手,神秘地说:“请跟我来。”

土地爷爷跟着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麦囤里堆得满满的。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扩展资料:

《三袋麦子》这片课文,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三人每人一袋相同麦子,小猪当时就做成好吃的,小牛是省着吃,小猴是播种,结果是第二年土地爷爷再找到他们时,小猪早就吃光了,小牛还剩了半袋,小猴却有了一屯子的麦子。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土地爷爷就像我们的老师,麦子就像上课时老师给我们大家的知识是一样的,但是大家每次考试的成绩是不一样的,有的好,有的差。

有的小朋友怕学习,贪玩,上课不认真听讲,所以就像小猪一样,没有知识,成绩很差。有的小朋友虽然也在学习,也很用功,但是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就像小牛一样,成绩很一般。

有的小朋友上课很认真,很用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真正理解书本内容,所以就像小猴一样,发现了麦子除了吃还可以用来播种。



小学语文课文《三袋麦子》原文

按照课标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什么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南方去。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出来了,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说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你在这个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树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儿向山谷里飞去。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据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了,大门上他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他们回答说数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在1+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儿。鸟儿问女孩儿小姑娘,请你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儿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他就唱曲,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课文

[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课文]
  1916年的一天,一位头缠绷带的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设的诊所。他对诊所的主人——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说:“我的眼睛被土匪打伤了,请您给治治。”沃克医生查看了他的伤势,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刘大川。”“干什么的?”“邮局职员。”“不,你是军人!”活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要动手术了,可年轻人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药。他恳切地对医生说:“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伤脑神经。”沃克医生愣住了:“你,你能忍受得了吗?”年轻人平静地说:“能。”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他对年轻人说:“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沃克医生擦着汗,对年轻人说:“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年轻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一共多少刀?”“72刀。”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沃克医生关上手术室的门,俯下身子亲切地注视着年轻人:“请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教科版第六册课文]
  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wò)克端坐桌后,神情孤傲。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什么名字?”
  “刘大川。”
  “年龄?”
  “24。”
  “什么病?”
  “土匪(fěi)打伤了眼睛。”
  沃克放下笔,起身察看伤势。他熟练地解开了病人右眼上的绷带,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邮局职(zhí)员。”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德军的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病人微微一笑,针锋相对地回答:“沃克医生,军人处事靠自己的判(pàn)断,而不是老太婆似的喋(dié)喋不休!”
  沃克怔(zhèng)住了。他伸手制止了闻声赶来的护士,双目火辣(là)辣地盯着对方。
  良久,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突然对护士吩咐:“准备手术。”
  沃克换上了手术服,洗净手,戴上了消毒手套。这时护士跑过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jù)绝使用麻醉剂(jì)。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随即走进手术室,用教训的口气说:“年轻人,在这里要听从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了,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再次怔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làn)死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zhū)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终于开口对病人说:“你忍不住时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kēng)。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diàn)单,手臂上汗如雨下,青筋暴起。他越来越使劲,崭(zhǎn)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zhōng)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yūn)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勉(miǎn)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怀疑地问道:“我割了多少刀?”
  “72刀。”
  沃克惊呆了,失声嚷(rǎng)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按德意志的观点,你堪(kān)称军神!”
  孤傲的沃克医生脸上头一次浮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关上手术室的门,然后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啊……”沃克医生肃然起敬,“您就是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yǎng)久仰,认识您很荣(róng)幸。”说着,友好地伸出了双手……

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九六三年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

《燕子》的课文大意: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拓展资料:

1.课文原文: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2.课文详解:

【详解第一段】描写样子的外形:羽毛、翅膀、尾巴,总写燕子的活波可爱。

【详解第二段】课文富有浓厚的春天的信息,而表现春天气息的方式有很多,这篇课文的景物有静态与动态两种形式,无论是课文中的动物还是植物,都富有春天的颜色,而且各种色彩的配合,是静态的一幅春景图。一句”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打破了这幅静态的春景图,有了”细雨、微风、燕子“的到来,画面开始活动起来。我们一起想想,在这幅春景图中,以”黄色、绿色、青色“为主色调,以”各色鲜花“为辅助色彩,用燕子的”乌黑光亮”色焕活春的色彩。足见,作者是绘画高手,以暖色调绘图,以黑色(本色)点亮画面,如此,第二段的画面感开始鲜明起来。

【详解第三段】则是春景图中的主体,即“燕子”。课文的题目是燕子,自然重点也是燕子,第一段将燕子“轻快、活泼、机灵”的特点陈述出来。毋庸置疑,课文的后几段一定是围绕燕子的这几个特点来写,关键在于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详解第四段】与第三段正在飞行的燕子形成对比,这是“几对燕子飞倦了”,与刚才“斜飞、横掠”的燕子状态不一样,是“倦”,以静为主。所以,春景图的主体——燕子,是两种状态,有动(第三段)有静(第四段)。倦怠的燕子,停在电线上,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强调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这里,作者将“飞倦的燕子”定格,以“蓝蓝的天空”为背景。我们可以想象,黑色的五线谱和音符,在蓝色的背景下演唱春天的赞歌,不论是色彩(视觉)还是声音(听觉),都春意尽出。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一课语文第一课燕子的课文大意

课文内容: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这时候,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走哇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流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树叶作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

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扩展资料

《走月亮》为冀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一篇课文。

走月亮还是吴地一种传统民俗,中秋夜妇女盛妆出游,踏月彻晓,谓之“走月亮”。 清·沈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中秋日…… 吴 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 清 顾禄 《清嘉录·走月亮》:“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菴,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走月亮

小学三年级语文走月亮课文内容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绝句》是一首五言绝句(体裁),作者是唐代杜甫,享有诗圣的称号。前两句诗描写由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构成的阔远明丽的春(季)景色。后两句诗描写了衔泥的飞燕和安睡的鸳鸯,充满了生机勃勃和安宁恬适的春天气息。
2、《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诗人苏轼给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题的诗。这首诗描写了竹、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河豚七种景物,表现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3、《三衢道中》这首诗写了宋代诗人曾几行于三衢山道中的所见所闻,描绘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

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上:指鱼逆江而上。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人教版第一课《古诗三首》:《绝...

我学会了劳动,用扫帚和拖把,用手和心。(这类好造)
“替圆给方写,让我们一起合作吧,画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替草给花写,让我们手拉手,一同走进春天。”
“替地球给太阳写,让我们合作吧,给人类更多的温暖,让小草更加碧绿,让地球的空气变得更加新鲜。”

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课,模仿课文的样子,写出几句诗。

第一组1 我们的民族小学(吴然)2 金色的草地(普里什文)3 爬天都峰(黄亦波)4* 槐乡的孩子(尹黎)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第二组5 灰雀6 小摄影师(列·波利索夫)7 奇怪的大石头(李晓明)8* 我不能失信(牟文正)语文园地二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第三组9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10 风筝(贾平凹)11 秋天的雨(陶金鸿)12* 听听,秋的声音(毕国瑛)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第四组13 花钟14 蜜蜂(法布尔)15 玩出了名堂(朱长超)16* 找骆驼语文园地四口语交际·观察中的发现第五组17 孔子拜师(孟令永)18 盘古开天地19 赵州桥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滕明道)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第六组21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22 富饶的西沙群岛23 美丽的小兴安岭24* 香港,璀璨的明珠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第七组25 矛和盾的集合(黄水清)26 科利亚的木匣(左琴科)27 陶罐和铁罐(黄瑞云)28* 狮子和鹿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动脑筋解决问题第八组29 掌声(董保纲)30 一次成功的实验31 给予树32* 好汉查理语文园地八口语交际·夸夸我的同学选读课文1 不懂就要问2 做风车的故事3 五花山(薛卫民)4 六个矮儿子(沈百英)5 神笔马良(洪汛涛)6 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金逸铭)7 喜爱音乐的白鲸8 信箱生字表1生字表2中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相关知识积累带*是略读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又名:《小学语文课时特训(6下)》是2010年11月出版的图书,作者:陈佩莉。一般定价为9元。

我的世界浏览器mod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

热门曲谱

Copyright © 2014-2019 曲谱大全(www.qpzxw.com)曲谱自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04734号-1

版权声明:曲谱网所有曲谱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联系邮箱:qupudaquanhezu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