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曲谱,请上曲谱自学网!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

时间:2020-01-01 22:09:00编辑:刘牛来源:曲谱自学网

曲谱自学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下面是详解!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

这个问题问的好,因为现在很多民族乐器都在抢,连四胡都快成汉族乐器了……
马头琴因为比较特殊,一直没抢走!
有蒙古人的地方,就有马头琴!
从中亚到漠北,从俄罗斯到新疆,从卡尔梅克到布里亚特,从科尔沁到土尔扈特!
不过,河南和云南就算了!!!
蒙古人主要是生活没压力,只要手空着就能拉琴,只要闲着时候,就能唱歌……
要是让一个在地里挖土的人,拉琴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手用力后会僵硬,拉琴受限制。
所以一些弓弦乐器都出自草原,汉语中,带“胡”字的都是指北方民族,二胡,胡琴,胡言乱语,胡说八道,胡搅蛮缠等等,都是从这些词汇中来的!
由于汉族几千年收北方压迫,这些词语都深入骨髓。而其他民族,没听说过这样贬低周围名族的词汇。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

马头琴夫人起源: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

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流传民间。据《马可波罗游记》载,12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民间艺人和牧民们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扩展资料:

马头琴的别名: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马头琴蒙古语称“绰尔”。

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 

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 “弓弦胡琴”等叫法。除内蒙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流行。

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马头琴琴身木制,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头琴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为常见的乐器,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蒙古族的各种节日、庆典等重大场合上都有它的身影。
  马头琴,蒙古语称《Морин Хуур(音莫林胡日)》,原形是《Цоор(音潮尔)》。相传:牧人苏和,为爱马而救,人还而马去,缅之,取其头骨为筒,腿骨为柱,鬃尾为弦,裘皮蒙面,首雕爱马之相,制得二弦琴。
  后期由齐宝力高和仟白乙拉等人改革了琴体结构、琴弦组成和演奏技法,使马头琴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马头琴,音色圆润,音域宽广,曲调悠扬,可塑性极强,因此闻名中外,享誉世界。
  马头琴属于蒙古民族,属于全世界。1989在大师齐宝力高的努力下,野马马头琴乐团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成立(Өвөр Монгол-Хүххот);1992年蒙古国马头琴大乐团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成立(Дээд Монгол-Улаанбаатар)。这两个机构的建立都为马头琴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4月,蒙古族马头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优秀的马头琴艺术家有:齐宝力高、包宝音图、仟白乙拉、李波、贺西格等。

马头琴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乐器?

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为常见的乐器,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蒙古族的各种节日、庆典等重大场合上都有它的身影。
马头琴,蒙古语称《Морин Хуур(音莫林胡日)》,原形是《Цоор(音潮尔)》。相传:牧人苏和,为爱马而救,人还而马去,缅之,取其头骨为筒,腿骨为柱,鬃尾为弦,裘皮蒙面,首雕爱马之相,制得二弦琴。
后期由齐宝力高和仟白乙拉等人改革了琴体结构、琴弦组成和演奏技法,使马头琴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马头琴,音色圆润,音域宽广,曲调悠扬,可塑性极强,因此闻名中外,享誉世界。
马头琴属于蒙古民族,属于全世界。1989在大师齐宝力高的努力下,野马马头琴乐团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成立(??в??р Монгол-Х??ххот);1992年蒙古国马头琴大乐团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成立(Дээд Монгол-Улаанбаатар)。这两个机构的建立都为马头琴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4月,蒙古族马头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优秀的马头琴艺术家有:齐宝力高、包宝音图、仟白乙拉、李波、贺西格等。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

蒙古族的乐器

补充

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民族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
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
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马头琴是中国哪个民族的拉弦乐器

蒙古族
中国 蒙古 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马皮蒙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蒙古民族
音乐
文化的百花园中,马头琴巧夺天工、光彩夺目。当您接触到深情委婉的马头琴,自然会被她纯美的音色及草原风格的演奏所吸引,领悟到蒙古民族勤劳、朴实的品格。

马头琴,蒙古人称之为"莫琳胡儿",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也具有构造精细、携带方便的特点:一棵高傲的马头挺立在上方,细长的琴杆连着梯形的共鸣箱,两支弦轴分立在马头的左右,紧拉着两根琴弦,还有一把与琴体分离的琴弓。正面看去琴体犹如一匹马变了形的半身像。

马头琴的音色纯朴、浑厚,极贴近人声。演奏时采用坐势,将共鸣箱夹在两腿之间。早期的马头琴主要担当史诗说唱及民歌的伴奏,一首民歌就是一支马头琴曲,人声起便可琴声合,尤其是同蒙古民族的"乌尔图道"(即长调民歌)相结合,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头琴进入了艺术的殿堂。

马头琴,蒙古族拉弦乐器。蒙语称莫林胡兀尔。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常用的乐器

马头琴,蒙古族拉弦乐器。蒙语称莫林胡兀尔。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

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流传民间。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十二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

琴杆用梨木、红木制,大者全长124、小者全长70厘米。音箱呈正梯形或倒梯形,也有六方或八方形。框板用硬木制,两面蒙马皮、牛皮或羊皮,并绘有图案。也有背面蒙松木薄板的。两侧开有出音孔。琴杆上部左右各置一弦轴。弓用藤条作杆拴以马尾。张两条马尾弦。正反四度或五度定弦。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改革制成数种马头琴。一种全长100厘米。蟒皮蒙面或木板面,张尼龙弦。反四度定弦d1、a,音域a—a3。另一种全长128厘米,音箱膜板结合,面板中央挖椭圆形洞框,蒙以蟒皮。增置弧面指板,张三条金属弦。定弦A、d、a。音域A—c2。

演奏时坐姿,音箱夹于两腿中间,琴杆偏向左侧。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弦外拉奏。按弦法颇为独特,食指和中指伸入弦下用指甲顶弦,无名指用指尖按弦,小指用指尖顶弦。有颤指、滑音、双音、拨弦、揉弦、泛音等技巧。右手有顿弓、击弓、碎弓、抖弓、跳弓等技巧。

传统乐曲有《朱色烈》、《阿斯尔》、《走马》、《四季》等。

ps拉伸图片不变形

考驾照科目一技巧口诀

热门曲谱

Copyright © 2014-2019 曲谱大全(www.qpzxw.com)曲谱自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04734号-1

版权声明:曲谱网所有曲谱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联系邮箱:qupudaquanhezu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