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曲谱,请上曲谱自学网!

抱拳礼的动作规范是

时间:2019-12-28 22:29:00编辑:刘牛来源:曲谱自学网

曲谱自学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抱拳礼的动作规范是》,下面是详解!

中国武术礼节当中“抱拳礼”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

扩展资料

  1. 抱拳礼,与其类似的礼节称"拱"、"揖礼",汉族传统礼仪(多见于习武之人)中一种相见礼,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是汉族特有的传统礼仪。

  2. 用左手抱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 另外武术界中的抱拳礼是由"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四指礼),加以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并赋予了新的涵义,这是在国内外一直被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礼法。

  3. 古代练武之人切磋时抱拳礼有两种。一个是右掌左拳,一个是左掌右拳。道德经31章讲到: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因此右掌左拳的话含有决生死之意,但是右拳左掌只是切磋而已。

抱拳礼的动作要领、要求及内涵意义

需要详细的介绍,更深入地了解,动作要领讲解出来、有什么重要的要求、在国内由古至近的含义,在世界上帝饿含义!!!!...

需要详细的介绍,更深入地了解,动作要领讲解出来、有什么重要的要求、在国内由古至近的含义,在世界上帝饿含义!!!!

1、抱拳礼的动作要领:

一手握拳,另一手抱着拳头,合拢在胸前,右手在内,左手在外。

2、抱拳礼的要求:

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

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

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武术散手在戴拳套练习和比赛时,可模拟似地行抱拳礼,两拳套合抱于胸前即可。

3、内涵意义:

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止戈为武”,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

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左手掌五个手指指五湖,击左掌的右手四个手指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

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

扩展资料:

1、抱拳礼的优点:

从卫生角度,握手最不卫生。抱拳又亲切又卫生;

从文化角度,握手不是中国的东西,而抱拳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从舒服的角度,抱拳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尴尬,比如男女之间,关系较疏离的人之间。

从实用的角度,当人数太多时,抱拳可避免重复的握手。

2、抱拳礼的注意事项:

抱拳礼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多用于吊丧,见面作揖可不要弄错了方向,那是相当不礼貌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抱拳礼

抱拳礼有什么讲究?

“抱拳礼”的讲究 偶然对中国传统礼仪中的“抱拳礼”有了兴趣,于是搜罗了一些资料,兹列如下。一、“抱拳礼”规范——左手掌,右手拳: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按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颚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二、“抱拳礼”内涵——友谊,和平,学习:1. 左手为掌,表示德、智、体、美齐备,屈拇指表示不自大. 2. 右手为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止戈为武",以此来约束勇武的意思. 3.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 4.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渴望求知,恭请师友前辈指教.三、武林“抱拳礼”——“武德”的集中体现: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陈正雷说:学武术要讲武德,施“抱拳礼”是武术界的礼节。施礼规范:左脚上前一步,右脚跟上;并步的同时,两手环抱胸前,右手握拳,拳面向左手,拳顶对着左掌中指下端;左手四指伸直,拇指弯曲,两手手心向外前推。这样做含义宽广,其重点有三:(1)武术界五湖四海皆兄弟;(2)左手拇指弯曲,意在武术界内“莫称大”;(3)两手环抱胸前手心向外前推,意在表示武术界的友谊永记心间。四、禁忌——着西装勿施“抱拳礼”应避免在着装和行礼上中西结合的方式。如穿西服时最好行鞠躬礼,而不行抱拳拱手礼或作揖,否则反差过大让人觉得别扭。五、旁证——双手“阴阳”说这抱拳可不能乱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凶拜”。来上一个右手握左手,就是触人霉头了。许多的武侠电影都演错了,真正的抱拳是右手握拳,左手抱右手才是对的。抱拳是很有讲究的:抱拳时,必须右手握拳,左手轻轻抱住右拳。有时左手抱右手时,两手大拇指还要相互攥住,表示友情长在,牢不可分。抱拳切忌两手的手指头交叉,也忌讳右手去抱左手。如果抱拳时右手抱左手,是为大凶或“凶拳”,意为侮骂对方。 (成龙抱拳出错抱成“凶拳”)粗略数数,抱拳出错的明星有:成龙、周星驰、莫文蔚、吴宇森、张斌、胡紫薇、何琳、王海珍、阿雅、尚雯婕、张歆艺、李宗翰、沙宝亮、刘嘉亮、刘小锋、吴建飞、翁虹、施艳飞、沈佳妮、何欣、张晓勇、肖飞、景甜、蒲巴甲、宋晓波、吴晓亮、吴卓羲、王洋(三门汀)、子琪(三门汀)、夏季(三门汀)…… (《功夫熊猫》中的熊猫阿宝抱拳出错抱成“凶拳”成为该片一大败笔)此外,《功夫熊猫》中的熊猫阿宝抱拳出错抱成诅咒他人的“凶拳”,这也成为该片中一大败笔……(正确的抱拳姿势)在本视频中,笔者不妨给以上这些明星讲讲抱拳的正确姿势,以免以后出溴。俗语说得好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武术抱拳的动作规格及含义

武术抱拳的动作规格及含义...

武术抱拳的动作规格及含义

抱拳的时候右手握拳,左手在右手上边,当然反着也可以不过反着是给死人行礼的。

道教和佛教拜跪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

佛教是合十礼,道教是抱拳礼 ,其主要的不同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佛教跪拜动作的正确姿势

1、肃立合掌,腕与心口平,两足跟离开约二寸,脚尖相距约八寸,成八字形。站好后,立刻收束杂乱的心意,瞑目观想,观想后,弯腰,右臂斜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垫中央,左掌仍举不动,两膝随即跪下(此为第一把)。

2、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的左前方(此为第二把),右掌由拜垫中央移到右前方,两掌相距约六寸许(此为半把,合共叫“两把半”。这是老名词)。

3、以头垂叩於两掌中间拜垫上,两掌随即翻转,手心向上。意思是以两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这叫头面接足礼。

4、两手握拳翻转,头离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心,左掌举回胸前,右掌将身撑起,与左掌合,同时两膝立起。

5、三礼毕,合掌弯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两大指相并,两食指相合竖直(此为定印),伸直腰,举至齐眉,再放掌。

二、道教三跪九叩的动作和讲究

1、进入殿堂面对神像,两手计于两腿侧、两脚并拢、离跪垫三步远距离。

2、头脑虚领有冲天之势、下额内收、舌顶龈交,含胸拔背而虚心下气,手掐子午而接通阴阳。(手掐子午就是左手抱右手,左手拇指少商穴内侧按在右手 无名指根节即九宫之位处,右手拇指少商穴内侧扣住左手拇指指肚,以此沟通手 肺经气和手少阳三焦经气,达到阴阳相和。男女左右手相反;是为手上太极;亦 称太极阴阳手)合于脐下一寸三分处。  

3、迈出左脚、跨出右脚;要求举步轻灵、沉住气,三步走到跪垫前、两脚站定,弯腰鞠躬的同时拱手。此时手型是左右相合的太极阴阳手,高不过眉,低不过胸,在嘴前上下位置;然后两手徐徐下降至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左手中 分出来,向右向下画半圆。

4、在右手画半圆的同时身体下蹲,右手五指分开、掌心向下按在跪垫前沿 上,左手揸入右手、左手拇指接于右手劳宫穴之位、左手其余四指盖于右手背上; 在做手上这一过程的同时膝盖跪上垫子,脑门印堂穴向两手合谷处靠近,头轻慢的叩三下;腰背形成弧形,命门处向外突出,整个脊背像张弯弓一样,此一动作过程叫做“一 跪三叩”。 

5、起身,左手先护住心,右手再起,合成太极手于腹部气海或丹田前;脚踏实地、力量分配为脚跟七脚尖三,脚底涌泉穴成涵空状态,有利于真气上长升和下降;两脚前后虚实分明。双手合住 向前向上拱起、沉肩坠肘;到嘴前上下处,两手下降至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左手中分出来,向右向下画半圆;同时身体下蹲,左手揸入右手,此一动作过 程为“二跪六叩”。  

6、再起身,左手护住心,右手随着而起,合成太极于腹部气海或丹田前, 脚踏实地,力量分配为脚跟与脚尖前三后七,双手向前向上起,高不过眉、低不 过胸,两手下降至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左手中分出来,向右向下画半圆。同时身体下蹲,右手五指分开掌心向下按在跪垫前沿上,左手揸入右手,左手拇指 接于右手劳宫穴之处,左手其余四指盖于右手背上,在做手上这一过程的同时, 膝盖跪上垫子,脑门印堂穴向两手合谷处靠近,头点三下,合为“三跪九叩”。  

7、起身打拱鞠躬,先退左脚一步;再退右脚一步,两腿靠拢立正,弯腰打拱鞠躬而退出宫观外。

扩展资料:

佛教跪拜礼仪的由来:跪拜,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传统,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到整个东南亚,跪拜是一种象征谦虚的东方文化。其实,跪拜之礼流行于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古代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都有行跪拜礼的习俗。古印度时大众认为,一个人需要经常检讨反省自己,只有谦虚的人,才会懂得反省,一个傲慢的人,昂首挺胸、目中无人的时候是没办法反省的。

道教跪拜礼仪的由来:道教叩拜礼是对道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的形象表示,盖足站“八”字,手按“十”字,头为“一”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礼仪  百度百科-道教礼仪

朝人行礼时“双手一叉”是个怎样的动作? 林家成《越...

朝人行礼时“双手一叉”是个怎样的动作?林家成《越姬》中经常提起某人朝某人“双手一叉”行礼,我想象了很久也没想出来是个什么样的动作……总觉得怪怪的...

朝人行礼时“双手一叉”是个怎样的动作?
林家成《越姬》中经常提起某人朝某人“双手一叉”行礼,我想象了很久也没想出来是个什么样的动作……总觉得怪怪的

。。。。就是抱拳礼啊

更多扩展补充

扩展

不是吧……感觉很多地方不对,婢女什么的一般不会用这个吧

补充

。。。。。江湖中的礼节就是抱拳礼  不分男女  抱拳礼分文武两种  文人的是拱手礼 双手合在一起稍微低于胸部 同时稍微躬身  武人的是一掌一拳 合在一起  与胸部持平 你所说的婢女所用礼节 是双手交合两手掌互相重叠按在腹部 配合墩身  这个也叫万福礼或墩身礼  所以 无论什么礼节 都需要两手相合  也就是两手一插  但这个插是相重合的意识 不是两手手指交叉

扩展

是……是吗……总觉得这个短语听起来好野蛮的样子,总让我联想到叉腰…

武术动作中的武德

武术动作中的武德据个例子:抱拳礼(1)武术界五湖四海皆兄弟;(2)左手拇指弯曲,意在武术界内“莫称大”;(3)两手环抱胸前手心向外前推,意在表示武术界的友谊永记心间。学武者以...

武术动作中的武德
据个例子:抱拳礼(1)武术界五湖四海皆兄弟;
(2)左手拇指弯曲,意在武术界内“莫称大”;
(3)两手环抱胸前手心向外前推,意在表示武术界的友谊永记心间。学武者以德行为先,经常遵守奉行武德,乃终生大事。它的难度不亚于武技,从某种角度讲,修身修性方面的武德锻炼,要超过技术方面的难度。
除了抱拳礼之外,还有什么武术动作中蕴含武德精神???
大家帮一下忙,指点一下,谢谢,越多越好!!!!
可加QQ259420786
这些最基本的我都知道,我想问一下各种动作套路中的武术姿势所包涵的武术道德教育意义,对不起,大家辛苦了...... 展开

  武术的礼仪

  拳术礼仪

  抱拳礼

  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右手握拳,左手拇指屈拢,四指并拢伸直成掌。双手从体侧向胸前合抱,两小臂微内旋,两臂撑圆,平举于胸前,左掌心贴于右拳面,双肘不可扬起,目视受礼者。

  注:此礼为晚辈(学习者)向长辈和教师行礼的方式。

  二、 注目礼

  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目视受礼者。

  三、点首礼

  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目视施礼者,点头示意,身体保持中正。

  注:(二)、(三)为长辈和教师对晚辈(学习者)还礼的方式。

  剑术礼仪

  一、行礼方式

  (一)持剑礼

  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左手持剑,剑身贴于小臂外侧,右手拇指屈拢成立掌,以掌根附于左腕内侧,掌指向上,双臂撑圆,平屈于体前,腕与肩平,双肘不可扬起,目视前方。

  (二)垂剑礼

  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右手虎口向上握剑柄,剑尖向下,剑身垂直,剑刃朝左右,左手拇指屈拢成立掌,掌心贴于右手指根,掌指向上,双臂撑圆,平屈于体前,腕与肩平,双肘不可扬起,目视前方。

  二、 递接剑方式

  (1) 双手托剑递

  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左手托护手,右手托剑身,双手平举,使剑平托于胸前,目视接剑者。

  (2) 双手捧剑递

  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双手掌心向上掌指向前,捧住护手平举于体前,剑身垂直,剑刃朝左右,目视接剑者。

  (3) 单手提剑递

  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剑镡(剑柄的顶端部位),剑尖下垂,剑身直立,剑刃朝左右,直臂举于体前,目视接剑者。

  (4) 双手接托剑递

  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左手掌心向上,平托剑身,右手掌心向下握剑柄,目视递剑者。

  (5) 单手接捧剑递

  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左手靠近护手处,虎口向上握剑柄,目视递剑者。

  (6) 单手接提剑递

  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左手虎口向上,靠近护手握剑柄,目视递剑者。

  (7) 双手捧接提剑递

  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双手掌心向上,掌指向前,捧住护手,平举于体前,目视递剑者。

  注:剑术礼仪递接剑方式中:

  1、(一)、(二)为学习者向长辈或教师递剑方式。

  2、(四)、(五)为长辈和教师接学习者递剑的接剑方式。

  3、(三)、(六)为同辈之间接、递剑方式。

  4、(七)为学习者接长辈和教师递剑的接剑方式。

  刀术礼仪

  一、行礼方式

  (1) 抱刀礼

  持刀者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左手抱刀,刀背贴于小臂上,刀刃向上横于胸前,右手拇指屈拢成立掌,以掌根附于左腕内侧,掌指向上,双臂撑圆平屈于体前,腕与肩平,双肘不可扬起,目视前方。

  (2) 垂刀礼

  持刀者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右手虎口向上握刀柄,刀尖向下,刀身垂直,刀刃朝左,左手拇指屈拢成立掌,掌心贴于右手指根,掌指向上,双臂撑圆平屈于体前,腕与肩平,双肘不可扬起,目视前方。

  二、接递刀方式

  (1) 双手托刀递

  递刀者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左手托护手,右手托刀身,刀刃朝里,双手平举,使刀平托于胸前,目视接刀者。

  (2) 双手捧刀递

  递刀者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双手掌心向上,掌指向前,捧住护手平举于体前,刀身垂直,刀刃朝里,目视接刀者。

  (3) 单手提刀递

  递刀者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刀柄顶端,刀尖下垂,刀身直立,刀刃朝里,直臂举于体前,目视接刀者。

  (4) 双手接托刀递

  接刀者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左手掌心向上,平托刀身,右手掌心向下握刀柄,目视递刀者。

  (5) 单手接捧刀递

  接刀者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左手靠近护手处,虎口向上握刀柄,目视递刀者。

  (6) 单手接提刀递

  接刀者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左手虎口向上,靠近护手握刀柄,目视递刀者。

  (7) 双手捧接提刀递

  接刀者并立步,身体自然自立,双手掌心向上,掌指向前,捧住护手,平举于体前,目视递刀者。

  武术礼仪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

  一、武术活动场所的布置及礼仪

  (一) 武术竞赛场所

  1、举行武术竞赛活动时,应有升、降国旗的仪式,在升国旗时应唱(奏)国歌,全体在场人员应面对国旗肃立,行注目礼。

  2、如无升降国旗仪式,也可事先将国旗悬挂在赛场的适当位置,在竞赛开始时举行面对国旗肃立唱(奏)国歌的仪式。

  (二)武术训练场所

  1、在适当位置悬挂国旗。

  2、在适当位置悬挂中国武术协会会徽。

  3、在适当位置张贴中国武术协会颁布的“武德守则”和“习武十戒”。

  4、从武人员进入和离开训练馆时,必须行鞠躬礼。

  二、武术礼节

  (一) 徒手礼

  1、抱拳礼

  (1)行礼的方法

  并步站立,右手成拳,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根线与右拳棱相齐),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掌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大方。(附图)

  (2)抱拳礼的涵义

  左掌声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屈拇指表示不自大,右掌表示勇武顽强,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滋事”、“武不犯禁”;左掌右拳拢屈,两臂环抱成圆,表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备。

  (3)抱拳礼的应用

  在武术竞赛、表演、训练活动中应用。

  2、鞠躬礼

  (1)行礼的方法

  并步站立,两手垂置于体侧,手心向内贴于大腿外侧,上体向前倾斜15度。

  (2)鞠躬礼的应用

  A、见到师长或领导时使用此礼;

  B、表演、比赛演练结束时使用此礼;

  C、不适于应用抱拳礼的正规场合。

  (二) 持械礼

  1、抱刀礼

  并步站立,左手抱刀,屈臂使刀斜横于胸前,刀背贴于小臂上,刀刃向上,右手拇指屈拢成斜侧立掌,以掌根附于左腕内侧,两腕部与锁窝同高,两臂外撑,肘略低于手,目视受礼者。

  2、持剑礼

  并步站立,左手抱剑,屈臂使剑身贴于小臂外侧,斜横于胸前,右手拇指屈拢成斜侧立掌,以掌根附于左腕内侧,两腕部与锁窝同高,两臂外撑,肘略低于手,目视受礼者。

  3、持枪(棍)礼

  并步站立,右(左)手枪(棍)把端三分之一处,屈臂置于胸前,枪(棍)身直立,枪尖(棍梢)向上,左(右)手拇指屈拢成斜侧立掌,以掌根附于右(左)腕内侧,两臂外撑,肘略低于手,目视受礼者。

  抱刀礼、持剑礼、枪(棍)礼一般在武术的竞赛、表演、训练活动中应用。

  三、武术教学中的礼节

  武术课堂是一个严肃的教育场所,师生要用武术礼仪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言行有礼。

  1、 技术教学、训练礼节

  上课铃响时,班长或值日生整队集合(每个同学之间相距10公分),清点人数完毕,向老师(教练)报告时,师生均行“抱拳礼”。老师向学生问:“同学们好”的同时,行“抱拳礼”。学生在回答“老师好”的同时,行“抱拳礼”。然后落手立正,立毕,上课开始。

  下课时,老师向学生说:“同学们再见”,学生在答“老师再见”的同时,行“抱拳礼”,落手站立,然后学生再落手立正。礼毕,师生下课。

  2、 理论课堂礼节

  当老师走向讲台时,班长发口令:“起立,敬礼!”学生起立行“鞠躬礼”。老师看学生已行礼端正,亦行“鞠躬礼”答谢。班长发口令:“坐下!”学生就坐,开始授课。

  下课时,老师说:“下课!”班长发口令:“起立,敬礼!”学生起立行“鞠躬礼”。老师看学生都已行礼端正,亦行“鞠躬礼”回谢,礼毕,下课。

  四、 武术竞赛礼仪

  1、武术竞赛开幕式、闭幕式仪式

  武术比赛开幕式上,当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幕,全体人员起立面向国旗方向肃穆站立,升国旗, 唱国歌,闭幕式上举行降旗仪式,全体人员唱国歌。

  2、运动员礼节

  套路运动员听到上场比赛的点名时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然后走到裁判长的右侧半场完成相同方向的起势和收势。听到宣布最后得分时,也应向裁判行“抱拳礼”示答谢之意。

  散打运动员上场当被介绍时,先面向裁判长原地行“鞠躬礼”,再转向观众行鞠躬礼。场上裁判检查护具完毕,双方运动员面对互相行“鞠躬礼”。比赛结束双方运动员上场,当听到宣布最后胜负时,应先向裁判长行“鞠躬礼”,然后转向观众行“鞠躬礼”,再面向对手行“鞠躬礼”。

  3、裁判员礼节

  裁判员穿统一的服装,佩带统一的裁判标志。比赛开始,广播员介绍技术监督委员会成时,起立行“抱拳礼”;介绍仲裁委员会时,被介绍者原地行“抱拳礼”;介绍总裁判组、裁判员时,被介绍者左脚向前一步,右脚跟上并步站立行“抱拳礼”,礼毕,右脚后退一步,左脚向后并右脚并步站立。

  在比赛开始或比赛结束时,当运动员向裁判长行“抱拳礼”或“鞠躬礼”时,裁判长应点头示意,以示还礼。

  五、 表演或社会活动中的礼节

  1、在表演武术时,表演者在表演开始前,都应向主席台的贵宾、领导和观众行“抱拳礼”或“鞠礼”。表演结束后行“鞠躬礼”。

  2、武术活动中,被人介绍时,应行“抱拳礼”或“鞠躬礼”躬。

  3、武术器械递接方法

  递接器械是武术外在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向对方递交器械时刀尖、剑尖向下,切忌刀尖或剑尖指向对方,枪、棍垂直离地约20公分递给对方,切忌枪尖朝向对方,以失礼节。

抱拳礼的动作规范是

抱拳礼的动作规范是

抱拳礼,与其类似的礼节称“拱”、“揖礼”,汉族传统礼仪(多见于习武之人)中一种相见礼,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是汉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用左手抱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 另外武术界中的抱拳礼是由“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四指礼),加以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并赋予了新的涵义,这是在国内外一直被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礼法。要领是一手握拳,另一手抱着拳头,合拢在胸前,右手在内,左手在外。 古代练武之人切磋时抱拳礼有两种。一个是右掌左拳,一个是左掌右拳。道德经31章讲到: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因此右掌左拳的话含有决生死之意,但是左掌右拳只是切磋而已。

东风4B型内燃机车

他其实没有那么喜欢你

热门曲谱

Copyright © 2014-2019 曲谱大全(www.qpzxw.com)曲谱自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04734号-1

版权声明:曲谱网所有曲谱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联系邮箱:qupudaquanhezu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