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曲谱,请上曲谱自学网!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

时间:2019-12-17 14:29:00编辑:刘牛来源:曲谱自学网

曲谱自学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下面是详解!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哪些?

有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净资产类科目、收入类科目、支出类科目

一、资产类科目

第一,往来款项中,行政单位会计只有一个“暂付款”科目,而事业单位会计则有“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四个科目。

这是因为行政单位往来业务内容比较单一,包括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所属单位或本单位职工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在会计核算中简化为暂付款项的核算,而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科目同企业会计一样。

第二,行政单位的存货仅有“库存材料”一项,而事业单位有“材料”和“产成品”两个科目。

二、负债类科目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负债类科目不同之处在于,行政单位“暂存款”科目对应事业单位“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待结算款项都纳入“暂存款”科目核算,包括临时暂存(存入的押金、保证金等)和应付未付款项、不明性质的资金以及收到外单位委托办事的资金等,而且对于暂存款,应及时清理结账,不得长期挂账。

而事业单位“借入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上级单位、金融机构借款和向其他单位借入有偿使用的各种款项;事业单位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的负债用“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科目核算。

三、净资产类科目

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行政单位净资产类科目包括“固定基金”和“结余”两个会计科目。

固定基金是指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所用的资金,固定基金的数额与固定资产的数额始终是相等的。结余是行政单位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正常经费结余和专项资金结余应分别核算。

而事业单位净资产除固定资产的净资产形态用“固定基金”表示外,还包括“事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经营结余”和“结余分配”等五个会计科目。事业单位用事业基金来核算其所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用专用基金来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四、收入类科目

行政单位收入类科目包含“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三个会计科目,而事业单位收入范围非常广泛,包含“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等多个科目。两者之间具体的区别包括:

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预算经费,行政单位计入“拨入经费”,事业单位则计入“财政补助收入”;为核算上级单位拨入的非财政补助资金,事业单位设置“上级补助收入”科目;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拨入的有指定用途需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事业单位计入“拨入专款”科目;

因事业单位有市场取得的收入,因而分别设有“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科目;按规定从财政专户核拨下来的预算外资金以及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事业单位将其并入“事业收入”核算,而行政单位则单独设置“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来进行核算。

五、支出类科目

行政单位支出类科目包括“拨出经费”、“经费支出”、“结转自筹基建”三个会计科目,而事业单位设置了“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结转自筹基建”等多个科目。

行政单位的“拨出经费”对应事业单位“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两个科目,用来核算单位按核定预算将财政或上级单位拨入经费转播给下属单位的预算资金或专项资金,因为只有在采用实拨资金方式时才会有这类业务

因而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这类科目基本不再使用;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对应事业单位“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等多个科目,来对单位为完成各项业务活动所发生的支出进行核算。

扩展资料: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会计科目的设置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会计科目的名称与核算内容应具有统一性

为了便于会计资料在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全国范围内汇总分析,特别是为了反映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应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会计科目的名称未经财政部同意不得改变和合并;其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亦不得随意改变;如因自身业务活动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可以增设科目,报请财政部同意;对于明细科目,可由各地区、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按一定要求自行规定。

(二)会计科目要适应各单位业务活动的特点,符合预算管理的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一样,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也有各自不同,

如部分事业单位实行有偿服务,有一定的业务收入,行政单位只按规定履行公务,没有自身业务收入;有的事业单位要求进行成本核算,行政单位则不存在成本核算问题等。

会计科目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各单位业务活动的实际需要,也便于将核算结果同政府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加强预算管理。

(三)会计科目要适应单位内部管理的要求

会计科目提供的信息既要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需要,又要满足单位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为单位领导预测、决策和日常管理提供详尽有效的会计信息。

因此,会计科目的设置既有统一性,又要因地制宜。如有些单位内部的二级单位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设置内部资金结算中心,进行成本核算,这样就需要增设一些会计科目,增加会计科目的级次。

参考资料:中国会计网-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

农村会计应用什么样的科目...

农村会计应用什么样的科目

一、拨入经费和拨出经费
1、拨入经费(总帐)帐户,用来核算由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预算经费,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拨入经费的累计数。应设“拨入经常性经费”和“拨入专项经费”两个明细科目。
①收到经费拨款单时,借:银行存款贷:拨入经费
②缴回拨款时,借:拨入经费
          贷:银行存款
③年终结帐时,将本帐户的贷方余额(不含预拨下年度经费)转入“结余”帐户,年终转帐后本帐户无余额。借:拨入经费 贷:结余
2、拨出经费(总帐)帐户,核算主管会计单位按核定预算拨付所属单位的预算资金。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拨出经费的累计数。应使用财政部门统一的“财政拨款凭证”四联单,不得用支票拨付和所属单位打收条的方式拨款。
①转拨经费时,借:拨出经费-××单位
          贷:银行存款
②收回或冲销转出时,借:银行存款
             贷:拨出经费
③年终结帐时,将本帐户的借方余额(不含预拨下年度经费)转入“结余”帐户,年终转帐后本帐户无余额。
借:结余 贷:拨出经费
本帐户应按所属单位设置明细帐。
二、应缴财政专户款和预算外资金收入
1、应缴财政专户款(总帐)帐户,核算行政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应缴未缴数,年终本科目应无余额。
①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的各项收入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②上缴财政专户时,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银行存款
应按照预算外资金的类别设置明细帐。
2、预算外资金收入(总帐)帐户,用来核算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情况,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预算外收入的累计数。
①收到从财政专户拨入的预算外资金时,借:银行存款贷:预算外资金收入
②主管部门收到财政专户核拨的属于所属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时,应通过“暂存款”帐户核算。
收到时,借:银行存款
      贷:暂存款
转拨时,借:暂存款
      贷:银行存款
③年终结帐时将本帐户的贷方余额转入“结余”科目,借:预算外资金收入,贷:结余
年终转帐后本帐户无余额。
三、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包括零星杂项收入,如变卖旧报刊杂志的收入;有偿服务收入,是指财政部门规定不用上交的收入;有价证券、银行存款利息的收入。
①经财政部门批准不上交的零星收入、有偿服务收入、有价证券利息收入、固定资产处置和残值变价收入,借:银行存款(现金)贷:其他收入
②冲销其他收入时,借:其他收入贷:银行存款(现金)
③年终结帐时,将本帐户的贷方余额转入“结余”帐户,年终转帐后本帐户无余额。借:其他收入贷:结余
四、经费支出
经费支出核算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经费支出按开支对象分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费、其他;
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福利费、劳务费、就业补助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办公设备购置费、专用设备购置费、交通工具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其他;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退职(役}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贴、助学金、其他。
经费支出(总帐)帐户,用来核算本单位预算经费的实际支出数,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经费支出的累计数。
①财政直接支付的核算,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年终应根据《财政直接支付入帐通知书》和代发工资的银行盖章转回的工资发放明细表,
主管部门:借:经费支出(本单位)
拨出经费(转拨所属单位)
 贷:拨入经费
所属单位:借:经费支出
  贷:拨入经费
②对实行集中支付的政府采购,可根据《政府采购支付转移通知书》作相同的分录,属于固定资产的同时记: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③依据支出的原始凭证,借:经费支出-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④年终结帐时,将本帐户的借方余额转入“结余”帐户,
借:结余
   贷:经费支出,年终转帐后本帐户无余额。
帐户应按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的“目”级支出科目设置明细帐。
五、结转自筹基建
结转自筹基建(总帐)帐户,核算经批准用拨入经费以外的资金安排基本建设,其所筹集并转入建设银行的资金。余额一般在借方。
①转存建设银行时,
借:结转自筹基建
  贷:银行存款
②基建项目完工后剩余资金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结转自筹基建
③年终结帐时,将本帐户的借方余额转入“结余”帐户,
借:结余
  贷:结转自筹基建,
年终转帐后本帐户无余额。
六、现金
现金(总帐)帐户,核算行政单位的库存现金,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库存现金的数额。
①收到现金时,借:现金,
          贷:有关收入科目
②提取现金时,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③支出现金时,借:经费支出,
         贷:现金
应设置“现金日记帐”,由出纳人员根据现金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的顺序逐笔登记。每日业务终了,应计算出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余额,并将余额与实际库存数核对相符。
七、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总帐)帐户,核算行政单位存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银行存款数额。
①通过银行结算取得收入时,借:银行存款,
               贷:有关收入科目
②将现金取存入银行时,借:银行存款,
              贷:现金
③通过银行结算支出时,借:经费支出,
              贷:银行存款
应按开户银行、存款种类,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帐”,由出纳人员根据银行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的顺序逐笔登记。每日业务终了,应结出余额。应定期与银行对帐,至少每月核对一次。月份终了,单位帐面余额与银行对帐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逐笔查出原因,分别情况进行处理。属于未达帐项,应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八、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总帐)帐户,核算行政单位购入的有价证券,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尚未兑付的有价证券本金数。
①购入有价证券时,借:有价证券,
          贷:银行存款
②兑付本息时,借:银行存款,
         贷:有价证券(本金)、其他收入(利息)
九、暂付款
暂付款(总帐)帐户,核算行政单位待核销的结算款项,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尚待结算的暂付款累计数。
①发生暂付款时,借:暂付款,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②结算收回时,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暂付款
③核销转列支出时,借:经费支出等有关科目,
         贷:暂付款
本帐户应按债务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帐。
十、库存材料
库存材料(总帐)帐户,核算行政单位大宗购入、需要库存的材料,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库存材料的实际库存数。办公材料随买随用的,可不设本科目。
①购入材料并已验收入库时,借:库存材料,
                贷: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
②领用出库时,借:经费支出,
          贷:库存材料
购入材料以购价作为入帐价格。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杂费等不记入库存材料价格,直接列入有关支出科目核算。
本帐户应按照库存材料的类别、品种设置明细帐,并根据库存材料入库、出库单逐笔登记。
③库存材料至少每年应盘点一次,对于发生的盘盈、盘亏等情况,应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盘盈时,借:库存材料,
       贷:经费支出
盘亏时,借:经费支出,
       贷:库存材料
属于非正常性的毁损,应按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后处理。
十一、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资产。单位价值未达到以上标准,但耐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总帐)帐户,核算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原价,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所有固定资产的总值。
①购建固定资产时,借:经费支出-办公设备,
             贷:银行存款
同时,借:固定资产-办公设备,
             贷:固定基金
②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③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值价,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④调出变买的固定资产,按帐面价,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⑤盘亏、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按减少固定资产的帐面原值销帐。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⑥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发生残值收入,
借:现金,
   贷:其他收入
发生的支出,借:经费支出,
         贷:现金
本帐户应按固定资产分类设置明细帐或固定资产卡片。
固定资产入帐价值的确认:
⑴购入、调入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调拨价加上发生的运杂费、保险费、安装费、车辆购置附加费记帐。
⑵自己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帐。
⑶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按照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变价收入后的净增加值,增记固定资产。
⑷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记帐,发生的相关费用,应记入固定资产价值。
⑸无偿调拨的固定资产,应当按估计价格记帐。
⑹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重值完全价值记帐。
⑺已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估价记帐,待确定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不记入固定资产价值。
5、已入帐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
⑴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价;
⑵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的;
⑶将固定资产一部分拆除的;
⑷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暂估价值的;
⑸发现原来固定资产价值有错误的。
十二、应缴预算款
应缴预算款主要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行政性收费、罚款、没收财物变价款、赃款和赃物变价款、其他按照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
应缴预算款(总帐)帐户,核算行政单位按规定应缴入国家的预算款,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应缴未缴数。年终本科目应无余额。
①收到应缴预算款项时,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应缴预算款
②上缴时,借:应缴预算款
       贷:银行存款
应按照应缴预算款项的类别设置明细帐。
十三、暂存款
暂存款(总帐)帐户,核算行政单位发生的临时性暂存、应付等待结算款项,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尚未结算的暂存款数额。
①收到暂存款时,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暂存款
②冲转或结算退还时,借:暂存款,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应按照债权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帐。
十四、固定基金
固定基金(总帐)帐户,核算行政单位因购入、调入、建造、接受捐赠以及盘盈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基金,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固定基金总额。
①增加固定基金时,借:固定资产等科目,
            贷:固定基金
②减少固定基金时,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等科目
十五、结余
结余(总帐)帐户,核算行政单位各项收支相抵后的累计余额,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单位滚存结余。
①年终将“拨入经费”(不含预拨下年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结余的贷方,
借:拨入经费(不含专款)
贷:结余
预算外资金收入
其他收入
②将“经费支出”(不含预拨下年经费)、“拨出经费”和“结转自筹基建”科目的余额转入结余的借方,
借:结余
贷:经费支出(不含专款)
拨出经费(不含专款)
结转自筹基建
有专项资金的单位应将结余分为经常性结余和专项结余进行明细核算。

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会计 会计分录

某单位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50万元。行政单位:事业单位:2、某单位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支付当月水电费1.2万元。行政单位:事业单位:3、某单位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购买打印机一台1...

某单位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50万元。
行政单位:
事业单位:
2、某单位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支付当月水电费1.2万元。
行政单位:
事业单位:
3、某单位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购买打印机一台1万元。
行政单位:
事业单位:
4、某单位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方式购买电脑十台12万元。要求扣除5%的保证金。
行政单位:
事业单位:
5、某单位通过财政统发工资30万元。
行政单位:
事业单位:
6、某单位全年发生财政拨款收入200万元(其中项目支出120万元,基本支出80万元),其他资金收入50万元(其中项目支出35万元,基本支出15万元),财政拨款支出160万元,其他资金支出30万元,年底只有项目支出有结余,基本支出全部完成,要求进行年终账务处理。
行政单位:
事业单位:

这玩意应该咋写? 展开

某单位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50万元。
行政单位:借:零余账户额用款额度 500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 500000
事业单位:借:零余账户额用款额度 5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500000
2、某单位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支付当月水电费1.2万元。
行政单位:借:经费支出 12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000
事业单位:借:事业支出 12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000
3、某单位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购买打印机一台1万元。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 1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0000 同时,借:固定资产10000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0000
事业单位:借:事业支出 1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0000 同时,借:固定资产1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0000
4、某单位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方式购买电脑十台12万元。要求扣除5%的保证金。
行政单位:借:经费支出 120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 120000 同时,固定资产 120000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20000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应付账款 6000
事业单位:借:事业支出 12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120000 同时,固定资产 12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20000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应付账款 6000
5、某单位通过财政统发工资30万元。
行政单位:借:经费支出 300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 300000
事业单位:借:事业支出 3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300000
6、某单位全年发生财政拨款收入200万元(其中项目支出120万元,基本支出80万元),其他资金收入50万元(其中项目支出35万元,基本支出15万元),财政拨款支出160万元,其他资金支出30万元,年底只有项目支出有结余,基本支出全部完成,要求进行年终账务处理。
行政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40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00000
事业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40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00000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使用的会计科目都有哪些?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8]49号)、《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现在还在用,没有作废,制度里面有各自的科目表。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表
编号 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101 现金
102 银行存款
103 有价证券
104 暂付款
105 库存材料
106 固定资产
二、负债类
201 应缴预算款
202 应缴财政专户款
203 暂存款
三、净资产类
301 固定基金
303 结余
四、收人类
401 拨入经费
404 预算外资金收入
407 其他收入

事业单位通用会计科目
序号 编号 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1 101 现金
2 102 银行存款
3 105 应收票据
4 106 应收账款
5 108 预付账款
6 110 其他应收款
7 115 材料
8 116 产成品
9 117 对外投资
10 120 固定资产
11 124 无形资产
(二)负债类
12 201 借入款项
13 202 应付票据
14 203 应付账款
15 204 预收账款
16 207 其他应付款
17 208 应缴预算款
18 209 应缴财政专户款
19 210 应交税金
(三)净资产类
  301 事业基金
  302 固定基金
  303 专用基金
  306 事业结余
  307 经营结余
  308 结余分配
(四)收入类
  401 财政补助收入
  403 上级补助收入
  404 拨入专款
  405 事业收入
  409 经营收入
  412 附属单位缴款
  413 其他收入
(五)支出类
  501 拨出经费
  502 拨出专款
  503 专款支出
  504 事业支出
  505 经营支出
  509 成本费用
  512 销售税金
  516 上缴上级支出
  517 对附属单位补助
  520 结转自筹基建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表分不分资产,负债,,所有...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也分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个要素。具体的贴图的这位回答的蛮清楚的

事业单位没有所有者权益,取而代之的是净资产。利润的话,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不计利润,因为它的经费来源为财政经费,花不完要退回去。非全额拨款的话,则要计利润,并交纳相关税费。利润总额通过事业结余科目进行·反映

更多扩展补充

扩展

那它收入支出,结余的净资产是怎么列

补充

没明白你问的是啥。。。。。怎么列?

扩展

就是有收入,有支出,不是应该有结余吗?结余也列入收入支出表吗

补充

你手里有表样吧?收入支出表里没有事业结余这一项,但有相应的反映。比如非财政补助的业务,收支相抵后的结余,在“本期事业结转结余”中反映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

农村会计应用什么样的科目...

农村会计应用什么样的科目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大全
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101 现金 5040202 印刷费
102 银行存款 5040203 咨询费
10201 基本户存款 504020301 办公设备维修费
10202 农民工保证金专户存款 504020305 交通费
10203 采购专户存款 5040204 手续费
10204 纳税专户存款开发区 5040205 水费
10205 纳税专户存款 5040206 电费
10206 基建专户存款 5040207 邮电费
10207 霍城社区收入户 504020701 电话通迅费
10208 农业综合开发存款 504020702 网络通迅费
10209 粮油储备专户 504020703 邮寄费
10210 备用户 5040208 取暖费
105 应收票据 504020801 职工取暖补贴
106 应收账款 504020802 单位供暖燃料费
108 预付账款 504020803 炉具购置费
110 其他应收款 504020804 离休人员取暖费
11001 应收个人款 504020805 退休人员取暖费
11002 应收单位款 504020806 锅炉人员临时工资
11003 应收其他款 5040209 物业管理费
115 材料 5040210 交通费
116 产成品 504021001 车辆材料维修费
117 对外投资 504021002 租车费
120 固定资产 504021003 车辆油料费
12001 房屋和建筑物 504021004 车辆过路或桥费
12002 一般设备 504021005 保险费/养路费/年检费
12003 专用设备 504021006 行车安全奖励费
12004 文物和陈列品 504021007 停车费/洗车费
12005 图书 5040211 差旅费
12006 其它固定资产 5040212 出国费
124 无形资产 5040213 维修费
127 财政应返还额度 504021301 办公设备维修费
201 借入款项 504021302 专用设备维修费
202 应付票据 504021303 公用房屋或建筑物维修费
203 应付账款 504021304 其他
204 预收账款 5040215 租赁费
207 其他应付款 5040216 会议费
20701 应付个人款 5040218 培训费
20702 应付单位款 5040220 招待费
20703 应付其他款 5040222 专用材料费
208 应缴预算款 504022201 专用药品
209 应缴财政专户款 504022202 专用材料
210 应交税金 504022203 专用服装劳保
211 应付工资 5040224 劳务费
21101 在职人员 5040225 委托业务费
21102 离休人员 5040226 工会经费
21103 退休人员 5040230 福利费
212 应付地方津贴补贴 5040299 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21201 在职人员 504029901 广告宣传费
21202 离休人员 504029902 赔偿费/诉讼费/罚款
21203 退休人员 504029903 离退休特需/活动费
213 应付其它个人收入 504029904 会员费
21301 在职人员 504029905 专项业务费
21302 离休人员 504029906 培训班支出
21303 退休人员 504029907 其它
301 事业基金 50403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30101 一般基金 5040301 离休费
30102 资基金 504030101 离休金
302 固定基金 504030104 护理费
303 专用基金 5040302 退休费
30301 职工福利基金 504030201 退休金
30302 医疗基金 504030204 护理费
30303 修购基金 504030205 交通费
30304 住房基金 5040303 退职退役费
306 事业结余 5040304 抚恤金
307 经营结余 5040305 生活补助
308 结余分配 5040306 救济费
30801 应交所得税 5040307 医疗费
30802 提取专用基金 5040312 助学金
30803 提取事业基金 504031201 助学金
401 财政补助收入 504031202 奖学金
403 上级补助收入 504031203 学生贷款贴息
404 拨入专款 504031204 其他
40401 项目收入 5040316 奖励金
40402 采购收入 5040318 生产补贴
405 事业收入 5040320 住房公积金
409 经营收入 5040321 提租补贴
412 附属单位缴款 5040322 购房补贴
413 其他收入 5040399 其他对个人和家庭和补支出
501 拨出经费 504039901 婴幼儿补贴
502 拨出专款 504039902 职工探亲旅费
503 专款支出 504039903 其他
50301 项目支出 50404 基本建设支出
50302 采购支出 5040401 房屋建筑物购建
504 事业支出 5040402 办公设备购置
50401 工资福利支出 5040403 专用设备购置
5040101 基本工资 5040404 交通工具购置
5040102 津贴补贴 5040405 基础设施建设
5040103 奖金 5040406 大型修缮
504010301 年终奖 5040407 信息网络购建
504010302 其它 5040408 物资储备
5040105 社会保险缴费 5040412 其它基本建设支出
504010501 养老统筹费 50405 其他资本性支出
504010502 基本医疗保险费 5040501 房屋建筑物购建
504010503 公务员医疗保险费 5040502 办公设备购置
504010504 失业保险费 5040503 专用设备购置学会计xuekuaiji.com
504010505 工伤保险费 5040504 交通工具购置
504010506 生育保险费 5040505 基础设施建设
5040108 伙食补助费 5040506 大型修缮
5040109 其他工资福利支出 5040507 信息网络购建
504010901 聘用人员临时工工资 5040508 物资储备
504010902 加班工资 5040512 其它资本性支出
504010903 其他 505 经营支出
50402 商品和服务支出 509 成本费用
5040201 办公费 512 销售税金
504020101 报刊杂志费 516 上缴上级支出
504020102 办公用品用具费 517 对附属单位补助
504020103 复印打字资料费 520 结转自筹基建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基础会计有什么差别??

1、定义不同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两大体系,是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类似组织核算、反映和监督单位预算执行及各项业务活动的会计专业,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基础会计》是2007年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教材,作者孙静。本书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主要介绍了会计的演进、含义,以及会计基础操作。

2、会计报表的内容不同

行政事业单位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企业则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报告说明书 。

3、会计管理的内容不同

行政事业单位侧重资金、费用支出的管理。

企业则对资金、销售、成本、费用、收益率等一系列指标进行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础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中的“暂存款”“暂付款”的科目...

如题,谢谢...

如题,谢谢

  第104号科目 暂付款   
  1.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发生的待核销的结算款项。   
  2.发生暂付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结算收回或核销转列支出时,借记“经费支出”等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尚待结算的暂付款累计数。   
  3.本科目应按债务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账。
  第203号科目 暂存款   
  1.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发生的临时性暂存、应付等待结算款项。  
  2.收到暂存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冲转或结算退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尚未结算的暂存款数额。   
  3.本科目应按债权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账。
  摘自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2767952.htm#4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无这两个科目,而使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两个科目,以下为两个科目的用法
  第110号科目  其他应收款

  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借出款、备用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
  2.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收回各种款项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为尚未结算的应收款项。
  3.本科目应按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和债务人设置明细账。
  第207号科目 其他应付款

  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如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休金、个人交存的住房金等。
  2.单位发生的各种应付、暂收款项,借记“银行存款”、“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支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本科目应按应付、暂收款项的类别或单位、个人设置明细账。
  http://baike.baidu.com/view/3083257.htm
  看你用在哪吧

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金记入哪个会计科目

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金记入哪个会计科目,分录怎么写...

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金记入哪个会计科目,分录怎么写

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金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其他应付款——应付社会保障费

贷: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补助收入

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非货币性福利"、"其它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扩展资料

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科目。

企业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向职工给予的补偿,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付职工薪酬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表和行政单位会计科目表的区别是什么

基础会计学的是工业企业会计,此问题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区别 ,其区别为: 1、核算性质不同: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预算会计;企业属于企业会计。 2、会计核算基础不同: 行政事业单位是收付实现制;企业是权责发生制。 3、会计要素构成不同:行政事业单位是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企业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 4、会计等式不同:行政事业单位是资产=负债+净资产;企业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5、相对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及方法的特殊性 。 ①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相对应; 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③对外投资与投资基金相对应; ④专用基金专款专用; ⑤不实行成本核算。 相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及方法的特殊性 ①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②实行成本核算。 6、会计报表的内容不同:行政事业单位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企业则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报告说明书 。 7、会计管理的内容不同:行政事业单位侧重资金、费用支出的管理,企业则对资金、销售、成本、费用、收益率等一系列指标进行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两大体系,是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类似组织核算、反映和监督单位预算执行及各项业务活动的会计专业,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网线水晶头接法口诀

一树梨花压海棠电影

热门曲谱

Copyright © 2014-2019 曲谱大全(www.qpzxw.com)曲谱自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04734号-1

版权声明:曲谱网所有曲谱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联系邮箱:qupudaquanhezu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