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曲谱,请上曲谱自学网!

登高望远

时间:2019-01-10 20:45:59编辑:刘牛来源:曲谱自学网

概括:这道题是莘志磊同学的课后练习题,主要是关于登高望远,指导老师为卢老师。登高望远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题目:登高望远

解: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提供范文一篇,仅供参考。

??? 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登高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追求。因为,只有登高,你才能望见更多更远的风景;只有登高,你才能延伸出更长更远的思绪;只有登高,你才能品味出生命更重更远的价值。

??? 盛唐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的高处看到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奇异风景,那种壮观、大气与往日颇有不同。那种新奇的体验让他兴奋不已,让他豪气迸发,他的灵感和才情喷薄而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千古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没有王之涣的登高,他能看到不同寻常的独特风景吗?如果没有远方独特风景的洗涤,他的灵感和才情会被碰撞出如此璀璨绚丽的火花吗?还会有王之涣的千古名句吗?

???? 如果说王之涣的登高还只是一种旅游览胜的行为的话,那么陈子昂的登高则是一种追思怀古的态度。陈子昂满怀失意的心思登上燕昭王为求士而筑的金台--幽州台,想起燕昭王招揽天下贤人,燕国得以兴盛的情形,留下了让后人反复吟诵,常常感慨唏嘘的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有报国为民的远大志向,他想登上生命的高台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可惜时不遂人愿,他虽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很少被采用用。他虽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但又因忤上而被降职。他的生命一直在低处徘徊。失意人生并没有让他低头,也没有让他放弃对人生高远理想的瞭望,所以他才会去登幽州台。登幽州台,他不是旅游,也不是为了览胜,而是为了借古抒怀,为了表明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茫茫宇宙,天长地久,虽然自己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但在他冰冷的泪水中让人们感受他那颗渴望被重用的心的温度。

??? 王之涣的登高望见了远方美丽的风景,收获了喜悦和感悟;陈子昂登高望见了远去的贤君,留下了失落和哀伤;杜子美登高望见了滚滚长江,浩渺洞庭,洒下了千古悲悯的痛苦老泪。

???? 杜子美的《登高》之所以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不只是因为杜老先生给我们展现出了秋天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景象,也是因为杜老先生给我们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杜老先生的登高不只是登高处、高山、高楼,而是让自己的生命登上责任的高度,把一腔悲悯淋漓尽致得以呈现,是对国泰民安理想境界的追求。他一生都在践行这样的登高,终其一生努力追求“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治国救民理想。这他的《登岳阳楼》的诗歌又一次得以体现。“亲朋无一字”他没有流泪,“老病有孤舟”他也没有流泪,而益想到“戎马关山北”的时候,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悲悯,只能“凭轩涕泗流”了。

??? 一生都在攀登生命高度,一生都在遥望自己的理想,他是一个把国家百姓置于头顶的诗人。可以说,他的生命因为登高有了让人仰视的高度,他的诗歌因为望远而有了沉郁厚重美丽,他当之无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诗圣”。

???? 王之涣、陈子昂、杜子美是一座座让我们仰止的高山,我们也许永远也登不上他们的高度,但我们可以经常遥望,可以一点一点靠近,给生命高远的激励和滋养,让生命不断茁壮成长。

相关思考练习题:

题1:在爬山的时候,鼓励自己登高望远的古诗词

点拨:1、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司空图《九月八日》 3、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

题2:登高望远对联对什么

点拨:登高望远 下海抓鱼

题3:登高望远什么一切烦恼都没有了

点拨:对的 活在当下 珍惜该珍惜的就好了不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题4:登高望远的励志诗句有哪些

点拨: 关于登高望远的励志诗句 1、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句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3、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张说 4、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题5:登高望远的含义

点拨:登高望远 ?(拼音:dēng gāo wàng yuǎn) 解释: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 ?《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浪漫主义时期

白铜价格

热门曲谱

Copyright © 2014-2019 曲谱大全(www.qpzxw.com)曲谱自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04734号-1

版权声明:曲谱网所有曲谱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联系邮箱:qupudaquanhezu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