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曲谱,请上曲谱自学网!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时间:2019-10-27 01:32:00编辑:刘牛来源:曲谱自学网

曲谱自学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下面是详解!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高一人教版,一定要详细啊...

高一人教版,一定要详细啊

你是高中生吧?那你只需要知道以下三方面就可以了

一、昼夜更替现象
同一个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哟与昼夜更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高,夜晚降温不至于过低,有利于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二、地方时
知道时区的划分: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以0°经线为基准,从7.5°W到7.5°E为中时区;中时区以东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以西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三、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地球绕轴自转这一事实是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两个极点,就几乎不可能建立统一的地理坐标。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还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2)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转。
3)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4)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发生弹性形变,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
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此外,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离心力把海水抛向赤道,可以造成赤道和低纬区的海水上升,在中高纬区海面则相应下降。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一、昼夜更替现象
同一个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哟与昼夜更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高,夜晚降温不至于过低,有利于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二、地方时
知道时区的划分: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以0°经线为基准,从7.5°W到7.5°E为中时区;中时区以东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以西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三、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四.形成地球椭球体的形状

自转的地理意义是什么,地球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2.产生地方时差
3.地球上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4.地球形成椭球体形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什么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 昼夜更替
1.产生原因:
(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亮的球体
(2)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
2.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
(1)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
(2)夜半球:太阳高度小宇0°
(3)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
3.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二、地方时
1.概念
因为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做地方时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
1.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2.规律:地表沿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纬度越高,偏转越大
3.对河流的影响
(1)北半球,右岸冲刷,左岸淤积
(2)南半球,左岸冲刷,右岸淤积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变化
(1)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东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随季节变化
(1)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
(2)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
(3)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夏半年(春分至秋分)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冬半年(秋分至次年春分)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3.春、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三、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
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3)春、秋:冬、夏两季的过度季节
2.气候四季
北半球: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四、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2.划分:
(1)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2)南、北温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
(3)南、北寒带:极圈到极点之间

地球自转地理意义怎样导入

师: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有哪些?
生:……
师: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与地球本身的哪些特征有关?
生:地球的质量和体积,地球的运动等。
师:地球的自转运动对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有怎样的影响?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简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有时差,有太阳的东升西落。

【2】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有五带的形成,阳光直射,极昼极夜,昼夜长短变化等。

【地球运动】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大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人们最早利用地球自转作为计量时间的基准。自20世纪以来由于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地球自转是不均的。1967年国际上开始建立比地球自转更为精确和稳定的原子时。由于原子时的建立和采用,地球自转中的各种变化相继被发现。现在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地球自转速度存在长期减慢、不规则变化和周期性变化。

【地球自转】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大概还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通过对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和对古代月食、日食资料的分析,以及通过对古珊瑚化石的研究,可以得到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在6亿多年前,地球上一年大约有424天,表明那时地球自转速率比现在快得多。在4亿年前,一年有约400天,2.8亿年前为390天。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年,地球自转周期减慢近2毫秒(1毫秒=千分之一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此外,由于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角动量变小,从而引起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使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变长。除潮汐摩擦原因外,地球半径的可能变化、地球内部地核和地幔的耦合、地球表面物质分布的改变等也会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变化。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太阳为24小时其中有公转的3分56秒。

【地球公转】

1543年著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6',称为黄赤交角。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相隔180°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太阳分别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通过春分点和秋分点。对居住的北半球的人来说,当太阳分别经过春分点和秋分点时,就意味着已是春季或是秋季时节。太阳通过春分点到达最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之相差180°的另一点称为冬至点,太阳分别于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通过夏至点和冬至点。同样,对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当太阳在夏至点和冬至点附近,从天文学意义上,已进入夏季和冬季时节。上述情况,对于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则正好相反。

【地极移动】

地极移动,简称为极移地极移动,简称为极移,是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内的运动。1765年,欧拉最先从力学上预言了极移的存在。1888年,德国的屈斯特纳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发现了极移。1891年,美国天文学家张德勒指出,极移包括两个主要周期成分:一个是周年周期,另一个是近14个月的周期,称为张德勒周期。前者主要是由于大气的周年运动引起地球的受迫摆动,后者是由于地球的非刚体引起的地球自由摆动。极移的振幅约为±0.4角秒,相当于在地面上一个12×12平方米范围。 由于极移,使地面上各点的纬度、经度会发生变化。1899年成立了国际纬度服务,组织全球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专门从事纬度观测,测定极移。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相继开始了人造卫星多普勒观测、激光测月、激光测人卫、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全球定位系统测定极移,测定的精度有了数量级的提高。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高 一人教版,一定要详细啊

你只需要知道以下三方面就可以了

一、昼夜更替现象
同一个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哟与昼夜更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高,夜晚降温不至于过低,有利于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二、地方时
知道时区的划分: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以0°经线为基准,从7.5°W到7.5°E为中时区;中时区以东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以西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三、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五带的划分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书上的知识点好像也会,但是图题...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书上的知识点好像也会,但是图题不会做,麻烦举几个例题仔细讲解一下,...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书上的知识点好像也会,但是图题不会做,麻烦举几个例题仔细讲解一下,

是这样的: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 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但精密的天文观测表明,地球自转存在着3种不同的变化:①长期减慢;②周期性变化;③不规则变化.
其实,古希腊的费罗劳斯、海西塔斯等人早已提出过地球自转的猜想,中国战国时代《尸子》一书中就已有“天左舒,地右辟”的论述,而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证实和它被人们所接受,则是在1543年哥白尼日心说提出之后.
一、昼夜交替
1.产生原因: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的自转.
2.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3.晨昏线
含义: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包括晨线和昏线.
晨昏线的判读:①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为晨线;由昼进入夜为昏线.②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点对应的为晨线;赤道上的地方时为18点,对应的为昏线.③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二、地方时和区时
1.地方时
产生的原因: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地点的时刻较早,西边地点的时刻较晚.
计算方法:所求地点的时间=已知地点的时间±(两地相隔的经度数÷15°)×1小时(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以东用“+”,反之用“-”)
2.时区和区
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向东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零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即十二区.
区时的含义:为了方便计时,把每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通用的时间,即区时.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计算某地所在的时区:用该地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所在经度来确定;时区差的计算:若两地同属于东时区或同属于西时区,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差,若两地分属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和;“+”、“-”号的取舍:若要计算的地方位于已知地的东侧,用“+”,反之用“-”).
地方时和区时的关系:一般从光照图上读到的时间,均是地方时,一个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一定是地方时12时,由于区时从地方时而来,区时即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则二者关系又密切联系.两个地点的地方时,可以相差时、分、秒,而两个地点的区时之差只能是小时.
3.日期界线
概念: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日界线的特征: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旧的一天的终点,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从这条线开始.日界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些曲折,不完全按照180°经线延伸,这是为了附近国家和地区居民生活的方便,日界线的划定避免通过陆地.
过日界线时日期的变更: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即一天.因此,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交替;
2.不同地方的时间差异;
3.物体偏向(地转偏向力);
4.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5.一天之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
自转成因
江发世在《地球新论》一文对地球的自转、公转成因进行了论述.江氏用小铁球和磁铁块做模拟试验.小铁球用线吊起来挂在空中不动,将用线吊着的磁铁块和小铁球在一个水平面上,磁铁块在小铁球的西面,由北向南运动.
当两者相距适当的运动距离,如果磁铁块运动速度慢,在靠近小铁球时,小铁球就被磁铁块吸了去;当磁铁块以适当的速度运行时,小铁球就会沿着一个近圆形轨迹绕磁铁块转动;当磁铁块以较快的速度从小铁球一侧通过时,小铁球就是一个抛物线弧形或双曲线弧形从磁铁块一侧运动过去.同时小铁球也产生如图E方向的自转.小铁球运动磁铁块不动或二者都动,试验结果是一样的.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冒险岛幻影技能加点

欢乐饭米粒儿第二季

热门曲谱

Copyright © 2014-2019 曲谱大全(www.qpzxw.com)曲谱自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04734号-1

版权声明:曲谱网所有曲谱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联系邮箱:qupudaquanhezu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