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曲谱,请上曲谱自学网!

京剧西皮摇板过门曲谱_京剧红娘西皮摇板伴奏

时间:2020-10-07 14:28:00编辑:刘牛来源:曲谱自学网

京剧中西皮 二黄所有板式(如西皮原板…)的特点和这些板式所表现出的人物内心?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3793330.html?si=6
这里有看看

京剧里的西皮是指什么?

西皮是京剧的主要声腔之一。西皮的曲调活泼、欢快,唱腔刚劲有力、节奏紧凑,非常适合表现欢乐跳跃、坚定、愤懑的情绪。
西皮的板式有:原版、快板、慢板、流水、导板、散板、滚板、摇板、二六、回龙、快三眼、娃娃调、反西皮等等。
请去这里欣赏:
http://www.shidaiguocui.com/wangshang_list.php
中国京剧网网上戏台

京剧中西皮的作用

  京剧常用的伴奏乐器
  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 “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关于这两大声腔的由来、形成与发展,在此不作考证和论述,仅就传统京剧唱腔的特点及作用做一介绍。
  很多人都知道,“西皮”和“二黄”各有其特定的唱腔结构、旋律模式和调性特征。那么,它们的主要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以老生唱腔为例,将“西皮”和“二黄”的主要特征简单作一描述和比较。
  在旋律发展中,由于“西皮”跳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调式多以“宫”调式为主,因此,其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
  用轻快或强劲节奏处理时,多表现热烈、激烈的戏剧场面和活泼、激动的人物情绪。相比之下,“二黄”则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调式多以“商”调式为主,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多表现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绪。另外,"西皮"和"二黄"在入唱(或起唱)位置上有明显的不同。“西皮”的入唱位置在弱拍(如2/4节拍时,在弱拍入唱;4/4节拍时,在次强拍入唱)。“二黄”的入唱位置在强拍(任何节拍均如此)。前者由于是弱拍入唱,且强弱关系时而模糊又时而清晰,增强了节奏的不稳定感和旋律的流动感,因此,西皮唱腔总是给人以婉转流畅如行云流水之感;后者由于是强拍入唱,强弱关系比较明确,节奏扎实、稳定,增强了旋律的凝重感和力度感,因此,二黄唱腔总是给人以沉静、悲凉之感。当然,这些只是它们最基本、最典型的特征,至于特殊情况的各种特殊处理也是存在的。
  在京剧唱腔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其声腔不仅派生了反调“西皮”和反调“二黄”,还吸收了一些其他地方剧种腔调,如[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娃娃调]、[汉调]等。由于这些外来腔调在保持其原有结构和调性特点外,其旋律风格都不同程度地与“西皮”、“二黄”相近或相融,特别是胡琴的定弦和把位上分别相同于“皮黄”,故习惯地把这些强调分别归入“皮黄”列之中,如[西皮南梆子]、[西皮娃娃调]、[二黄四平调]、[二黄汉调]等。
  谈到声腔的作用,不能不谈及到节奏的运用。京剧唱腔的节奏有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即由“板式”来确定。其典型板式有:[原板](2/4节拍)、[慢板]、[三眼](4/4节拍)、[流水]、[快板](1/4节拍)、[散板]、[摇板](自由节拍)等。[原板]为基础(原形)板式,其它各板式是在[原板]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如[慢板]、[三眼]是将[原板]的旋律和节奏进行加倍扩充,再根据唱词、情绪和速度的需要来丰富旋律和节奏,使唱腔旋律更加丰满、华丽;而[流水]、[快板]则是将[原板]的旋律和节奏进行收缩,再根据唱词、情绪和速度的需要来简化旋律和节奏,使唱腔旋律和节奏更加简练朴实,增强了力度;又如[散板]、[摇板]是将[原板]的旋律和节奏根据唱词、情绪和速度的需要来自由伸展或紧缩,增强了唱腔表现力和戏剧效果。象其它类型的音乐一样,节奏越是缓慢,情绪越是趋于平稳、优雅,反之则越是活泼、激动。不同的板式与不同的声腔有机搭配,则产生不同的戏剧效果。
  京剧的声腔与板式进行各种有机搭配,形成了完整的京剧唱腔体系。分析京剧唱腔的表现功能,大致归类为三种,一是抒情性,二是叙事性,三是冲突性。腔多字少的多用于抒情性唱段,如《文昭关》中伍员唱段 [二黄慢板]“一轮明月照窗前”和《贵妃醉酒》中杨贵妃唱段[二黄四平调慢板]“海岛冰轮初转腾”。而腔少字多则用于叙事性唱段,如《凤还巢》中程雪娥唱段[西皮原板]“本应当随母亲镐京避难”。而第三种“冲突性”唱腔之所以单独归为一类,是因为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京剧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即人物之间产生戏剧冲突时进行激烈的对唱或联唱唱段。如《四郎探母》中杨延辉与铁镜公主的对唱[西皮快板]“非是我这几日愁眉不展”。

什么叫皮黄?西皮二黄是什么?

皮黄:西皮、二黄两种腔调的合称。西皮起源于秦腔,二黄是由吹腔,高拔子演变而成,在有些剧种中、西皮,二黄又分别称为“北路”,“南路”合称“南北路”清初时,西皮是汉调的主要腔调,二黄是徽调的主要腔调。随着汉、徽二调合流而成的京剧在各地广为流传,逐渐形成一种声腔系统,并对南方诸剧种产生影响。由于京剧在皮黄系统中流传最广,故“皮黄”亦专指京剧。

京剧西皮唱腔的特点

  西皮腔系是京剧中板式变化最复杂的基本声腔系统。像二簧腔系一样,它也包括“正” 西皮(一般不提“正”字)和反西皮两部分。
  “正”西皮就是平常所说的“西皮”。西皮腔的京胡定弦是“6[下加低音点]—3”弦(即里弦为6[低音点],外弦为3)。 与二簧腔的特征相反,西皮腔的旋律较少级进或准级进式的行进,而往往是由三四度乃至五六度的跳动来构成旋律的。因此它的唱腔往往显得比较活泼轻佻或激昂慷慨。特别适合于表现激烈的争吵、辩论和热烈的讲述、渲染或内心不平静的一些思考等内容。例如《空城计》中诸葛亮临战前的思考与回忆唱段“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一段和他在城楼上只身空城退敌时捏一把汗、内紧外松的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现代戏《红灯记》中铁梅欢快的唱腔“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李玉和辞别亲人准备去斗鸠山的唱段“临行喝妈一碗酒”;《沙家浜》中的“智斗”等,都充分利用了西皮腔的表现功能。
  西皮唱腔拥有京剧中所有的各种板式。包括〔西皮导板〕、〔西皮慢板〕、〔西皮原板〕、〔西皮二六板〕、〔西皮流水板〕、〔西皮快板〕、〔西皮摇板〕、〔西皮散板〕等等。同一种板式往往还有许多变化的形态。例如比〔导板〕快捷的〔西皮小导板〕,比〔慢板〕快,又比〔原板〕慢的〔西皮快三眼〕,比〔原板〕快的〔西皮快原板〕,比〔二六板〕快又比〔流水板〕慢的〔西皮快二六板〕或〔西皮慢流水板〕,就连〔西皮快板〕也有1/4拍一小节的和1/8拍一小节的。

京剧西施选段水殿风曲谱_有关京剧西施的唱段的问题

京剧西风烈曲谱_京剧娄山关西风烈mp3伴奏

热门曲谱

Copyright © 2014-2019 曲谱大全(www.qpzxw.com)曲谱自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04734号-1

版权声明:曲谱网所有曲谱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联系邮箱:qupudaquanhezu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