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曲谱,请上曲谱自学网!

二胡曲谱阿拉木罕_二胡独奏阿拉木罕g调

时间:2020-09-26 20:58:00编辑:刘牛来源:曲谱自学网

求葬花吟二胡独奏G调曲谱上顺便标明二胡的弓法。谢谢

没问题,用g调最好。这两个视频我是轻易不示人的,今天就给你吧。开个玩笑。这位老者拉的确实好,在我的收藏夹里存了好几年了,视为宝贝,真的。至于曲谱,你在网上找,即使没有二胡谱有简谱也行,我找到的也是简谱,好在有第二个视频,是一句一句教授的,你认真学也能掌握指法和弓法。第一个视频先看一遍。我在网上没有发现二胡谱。http://www.56.com/u33/v_NDA5NjE0NzA.html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9e6isRtk9c/isRenhe=1
如果你没有认真学,那就算我白费力了。 这是目前发现拉得最好的,凄婉动听。

阿拉木罕在哪里

六月的阳光透过树枝洒在老人的脸上,呈现着斑驳、忽明忽暗。老人转过身,对我用纯熟的汉语说:“甜的很,你尝尝嘛!这是我爷爷霍加木尼牙孜·佐尔敦的第二个夫人阿拉木罕种下的,100多年了。”老人感叹地抚摩了一下老桑树,轻轻哼着:“‘阿拉木罕你在哪里?吐鲁番西三百里。’我的奶奶阿拉木罕就是你们汉族人王洛宾写的那首歌里的阿拉木罕。”他呵呵地笑着说:“不过歌词有点小问题,有一段时间不是在‘吐鲁番西三百里’,而是吐鲁番东八百里。是咱们哈密。”乌斯满·伊不拉英老人退休前当过哈密市商业局副局长,汉语说得忒流。
乌斯满·伊不拉英居住的地方是古丝绸之路进入哈密绿洲后的有名驿站——东阑干村,现在位于哈密市陶家宫乡,阑干在维吾尔语里即“驿站”之意。王洛宾大师到哈密来了几次,也许没有想到他笔底下的阿拉木罕就在这里生活过。否则,老人家定会大吃一惊。东阑干村在古道上已风风雨雨几千年了,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沧海桑田的转变。丝绸之路走完长长的河西走廊后,就望到了新疆的东院门——星星峡。从星星峡进入哈密东部,要过著名的东八站:红柳园——碱泉——沙泉——苦水——风洞——格子烟墩——长流水——黄芦岗。东阑干就在黄芦岗和哈密之间,高大的白杨树群显示着生命的昂扬,已经可以嗅到哈密绿洲湿润新鲜的气息了。
东阑干一片绿色。乌斯满·伊不拉英的家院很大,种的有桑树、杏树、枣树、葡萄等,整个一排平房掩映在葱郁的绿色中,把炎热的气浪挡在了院门外,这使我们也心平气和,免受赤日炎炎之苦。忽然,门帘一挑,一个长得酷似乌斯满·伊不拉英的老人走了出来,乌斯满老人赶紧介绍:“这是我的哥哥阿拉木罕·司马义,85岁了,我还有一个弟弟阿拉木罕·木沙,今天不在。”只见阿拉木罕·司马义老人头戴着小白帽,身穿着一件白色过膝的袷袢,拄着拐杖,雪白的胡子、浓浓的眉、大大的眼,精神矍铄。老人得知我们的来意后,轻轻点点头,用不太流利的汉语指指自己说:“我和我小弟弟阿拉木罕·木沙都是跟我们奶奶阿拉木罕姓的,因为她嫁给我爷爷后,没有生育过,所以,我的爸爸就让我和小弟弟叫阿拉木罕,纪念我们的奶奶阿拉木罕。”我们不由地恍然大悟。这也更让我们猜想阿拉木罕在哈密的生活状态来。
莫合买提·乌斯满是乌斯满·伊不拉英的儿子,是哈密地区药品监督局副局长,高高的个子,戴一副眼镜,温文尔雅,前些天到我的办公室说:“朋友,把你腿能不能长一点,手快一点,把我的老祖母写写?”我惊讶地问:“你老祖母是谁?”我的朋友一声惊叹:“喂将!就是‘阿拉木罕’,王洛宾歌里写的那个。”“真的?”我更惊叹。“哎呀!你去我们家看看!和我爸、大伯聊聊嘛!他们还有当地的老人都知道,再不抓紧,过几年就没人知道了!”
东阑干村面积不大,原来的老房子基本不见了,都取代于砖墙了。去乌斯满·伊不拉英家是一条高低不平的马路,好在还挺洁净。进了房里,房间里显得非常凉快,墙上除挂的一个壁柜外,全是粉底紫花的地毯,雅而不俗,落落大方,壁柜里满是伊斯兰风情的手工艺品:袖珍热瓦甫、铜壶、镂空彩绘铜盘、陶制的土罐等,颇有味道。正看着,老人已热情地招呼我们上炕,然后把挂在墙上的一面看似非常古朴的铜镜取下来,爱惜地轻轻摩挲着,对我们说:“这是阿拉木罕奶奶唯一留下的东西了,其他的都没有了。”
“照片没有吗?”说完,我就意识到自己的可笑,100多年前,19世纪中叶,还是哈密回王伯锡尔时期,不要说偏远的西域,就是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又有几个人照过相?大探险家斯文·赫定到哈密拍《哈密王府》,也是到了末代回王沙莫胡索特时期才照的,在此之前,哈密的老百姓又哪有机会见识到照相机?“照片哪有?”两个老人捋着胡子互相望望笑起来,“不过,我听我的爸爸说,阿拉木罕奶奶中等个,瘦瘦的,很漂亮,爱唱爱跳,还很能干。”阿拉木罕·司马义老人望着我们说,这倒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忙问:“我听说阿拉木罕不是哈密人,是南疆过来的,是不是?”
“对!”阿拉木罕·司马义老人点头称是,“她是库车人,当然也有人说她是伊犁的、吐鲁番的、达坂城的,但她确实是库车人。库车的女人打扮和咱们东疆不一样。”老人顿了一下,微微一笑,歪着头对我们提问:“知道为什么?”我们立即陷入茫然,看着我们窘迫的样子,老人哈哈大笑:“好多人不知道。南疆那边嘛,口音和吐鲁番、哈密这边差异明显,女人打扮起来喜欢穿小坎肩长裙,戴毛边花帽,耳边喜欢插一枝花,这些都是库车南疆那边的风俗,和东疆很不一样。”我们恍然大悟。
东阑干村和哈密著名的歌舞之乡——四堡、五堡一样,都是古丝绸之路进入哈密后的重要驿站。几千年来,这个小村已不知迎来送往过多少商人、僧侣、军士、使节、盲流,文化的积淀在不经意间就这样留了下来。
我在四堡、五堡一带听过的那首熟悉的老歌想不到乌斯满·伊不拉英也会唱,也是从小在东阑干学会的。“哪里来的骆驼客?吐鲁番来的骆驼客,骆驼跟前驮的啥?花椒胡椒姜皮子,花椒胡椒啥价钱?三两三钱三分半……”乌斯满·伊不拉英老人唱的这首《哪里来的骆驼客》是哈密麦西来甫中很重要的一首歌曲,至今传唱不息,是哈密独有的一支瑰宝。这也透露出哈密汉和维吾尔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
乌斯满·伊不拉英的爷爷霍加木尼牙孜当然熟悉这首歌了,他敲着手鼓沉醉在自己的歌声里,高亢的歌声响彻在王府的楼宇中。七世回王伯锡尔微闭着眼品味着这个年轻人雄浑有力的声音。1844年的夕阳格外柔和,这几天秋收结束了,该是进行青苗麦西来甫的时间了,回王特地让人把霍加木尼牙孜从东阑干找来,和其他艺人在回王府一起演绎青苗麦西来甫。前面的仪式和礼行都进行完了,刚好是歌舞阶段,还有谁的歌声能比霍加木尼牙孜的更动听呢?
歌声徜徉在空气里,伯锡尔的心情也很好。“王爷,我想到镇迪道(乌鲁木齐)去一趟。”伯锡尔睁眼一看,浓眉大眼的霍加木尼牙孜正恭敬地看着他。伯锡尔颇感意外。这个东阑干的小伙子平日里嘻嘻哈哈,就像维吾尔人传说中的阿凡提,一肚子笑话、故事、唱不完的歌,此刻似乎满肚子心事。“你去那里干什么?”伯锡尔惊讶道。霍加木尼牙孜涨红了脸,吞吞吐吐地说:“昨天,东阑干几个过路的客商说镇迪来了个库车的姑娘,人长得像天山上的雪莲一样美丽,歌唱得像百灵鸟一样动听。她在二道桥摆下擂台,谁要能和她能对上歌,她就嫁给谁,我想去试试。”当霍加木尼牙孜一路风尘从东阑干沿丝绸之路北道向西出发时,他才想到这还是自己头一回出远门,好在西去的驼队不少,跟着走就行了。
乌斯满·伊不拉英老人忽然郑重地对我说:“我爷爷到二道桥的时候,他自己编了一首歌,就是我们现在唱的《阿拉木罕》的调子,但歌词是他即兴编的,‘为了寻找阿拉木罕,一走就是十八天,为了见到阿拉木罕,走破草鞋真可怜……’”老人哼完,我不由地迅速判断:这首曲子可能在南北疆都流行,个别音调上肯定有区别。另外,南北疆歌词可能没有完全一样的版本,霍加木尼牙孜也是对此曲耳熟能详,因此,联想到自己的辛苦奔波,随口就把自己的心事唱出来了。据说,霍加木尼牙孜和阿拉木罕对歌对了三天三夜,堪称棋逢对手。漂亮的阿拉木罕跟着霍加木尼牙孜回到了哈密。
我的老朋友、曾供职于哈密地区文化局的张国权先生在1985年收集整理了《哈密木卡姆》,哈密地区在1987年出版了此书,获得了当年全国图书一等奖。有次在我住的丽园小区的一个小饭馆喝酒时,他自得地说:“有关阿拉木罕的歌,我们也在民间的木卡姆中发现了,所以及时把阿拉木罕的歌收集整理进了哈密木卡姆中。”回到家中,打开厚厚的《哈密木卡姆》,果然,有关阿拉木罕的歌词在第八章赫然入目。
阿拉木罕在东阑干一住6年,然后离开了哈密,不知所终。“去哪儿了?”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我问了乌斯满·伊不拉英,也问了他的儿子、我的朋友莫合买提·乌斯满。
“她来了以后,城里的巴依(地主)经常有人请她去唱歌,她的日子平静不了,烦了,就劝我爷爷走,但是我爸爸、叔叔都还小,我爷爷还要顾家,没办法,她坚持要走就走了。”乌斯满·伊不拉英老人叹息说。
“她没有生育,没孩子。对哈密的天气好像不习惯,哈密比库车热、干。主要还是生活习惯不适应吧。”莫合买提·乌斯满扶扶眼镜对我摇头。
“走的时候,我爷爷送她一直到了墩,就是回王最西边的领地,还为她唱了一首歌,这首歌我爷爷把它留了下来。”耳边似乎又听到乌斯满·伊不拉英老人缓缓唱起的那首歌:“我才得到的爱情,就要这样分离,你的离去使我终身难忘;口中喊出阿拉木罕的名字,声音是如此的凄美,久久回荡在遥远的天空……”
从此,阿拉木罕如黄鹤一去不复返,唯剩白云悠悠。院中的桑树由她亲手所植,已亭亭如盖。

阿拉木罕什么样?

身材不肥也不瘦

二胡独奏梁祝用什么调好

该曲朱昌耀先生是用26(C调)弦演奏,于红梅用52(G调)弦演奏。两人的演奏风格不一样,前者委婉动听,比较容易演奏。后者柔美悦耳。高音部音一定要准,才有韵味。可在百度分别下载,欣赏、比较和学奏。

二胡独奏

听了您的录音,感觉您可能已有几年的练习经历,有一定的甚础。二胡演奏的基本要求是音准、节奏和音色要好,其它乐器应该也是如此。您的音准不错;节奏不太稳,至少拍子要准;音色似也有提高的余地。这几个基本要求可以说是拉好二胡的必要条件,不能初步达到,别人听起来会不舒服。
二胡演奏的较高要求是艺术表现力,让人听了感动。拉二胡和说话、唱歌、唱戏一样,讲究吐字行腔,语气声调变化,每个字都很清楚但没有语气声调的变化,就会和小学生朗读课文一样,缺少感染力。建议您到中国二胡艺术网看看天津音乐学院吕鸿燕、西安音乐学院牛苗苗等的一对一教学视频,领略一下二胡到底应该怎么拉。
至于技术方面,得体的装饰音会使效果锦上添花,但过多、随意加装饰音,听起来会感觉油滑,另外拉二胡揉弦会增加感染力,易多练习,您好像是在用手指扣揉,听起来好像抖抖嗦嗦,拉歌曲时很少用。
作为业余演奏,您拉得不错,有一定的功底。祝您在拉琴中得到精神享受,技艺不断提高。

二胡曲谱阿拉木汗_初学二胡拉什么曲谱

二胡曲谱阿美族舞曲_阿美族舞曲二胡谱

热门曲谱

Copyright © 2014-2019 曲谱大全(www.qpzxw.com)曲谱自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04734号-1

版权声明:曲谱网所有曲谱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联系邮箱:qupudaquanhezu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