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因为一件事,我的心格外堵得慌。
原本十分期待的过年大餐,却超难吃。
色、香、味,都不对口。
或许你们也猜到了,我要说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国 第三季》。
12年,《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从此,“舌尖”成为了一个溢美之词。
如果一种食物说它可以上“舌尖”,那它绝对好吃。
如果一部片被说媲美“舌尖”,那它绝对良心,优质。
可惜,这样一个饱含浓郁香味的“美词”,被自己玩臭了。
今年大年初四,《舌尖3》一出,“舌尖”这个金字招牌就倒了。
豆瓣评分从最开始的8,一路掉到4,与第一季的9.3相比,简直不好意思同名。
这一起落,让我想起了一句唱词: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当然,用在这里,是望文生义了。
不过,从此,再想引用“舌尖”这个词,必须要表明“123”了。
“舌尖1”优秀,“舌尖3”不及格。
那,《舌尖3》到底哪些地方不及格呢?
太急。
纪录片需要慢工出细活。
为了捕捉到生活中的本质,创作者往往要在一个地方扎根好几个月,甚至几年。
这些虽然都是幕后的事,但心是否沉下来,在影像里,观众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这一季第一集讲的是“器”,锅碗刀盆砧缸灶。
或许是中国的食物器皿实在太多,导演怕讲不过来,于是开场10分钟,已经讲了4个。
从石板、石锅到穿山灶再到蒸笼,杂乱无序,随意编排。
特别是石锅和蒸笼,都是短短2分钟,场景都没换一个。
石锅的场景,就是一家人用石锅煮了一个石烹松茸。
最后旁白:烟火升起,便有了中国人烹饪美味的期许。
然后,没有接更多的美味,而是接了两张笑脸。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其实,和前面的石板相比,石锅的制作过程或许更值得展示,但导演偏偏选择了前者。
可能石板更简单吧。
和石锅相比,蒸笼更惨。
摄制组大概就是去一家包子店,用镜头扫了一眼。
太急的结果,就是太乱,太浅。
一集看下来,真正让人记住的器皿没有几个,更别说美食了。
“舌尖”的本质也在这一集中丢失了。
“舌尖”说到底是讲吃的,“器”虽然和食物分不开,但没有食物的器终究没“味道”。
第一集,好吃的食物基本没印象。
而噱头最大的,铺垫最多的一道菜,是散发时光幽香的“金边白菜”。
时光的幽香是大白菜吗?
我是没这样的感受。
不过,最让人不爽的是,在这道菜出场之前,导演用了很大的篇幅吊人胃口。
他特意细致地介绍来了这道菜的做法——陕菜绝技“花打四门”。
为了凸显这一技艺之绝,文案也是极尽华丽之能事。
“东西南北,四野八荒,大开大合,焰势磅礴。”
所有的铺垫和渲染之后,说实话,铺子很是期待这道绝技做出来的菜。
然而,毫无防备,来了一盘炒白菜。
这。。。
难道陕菜这门快失传的的绝技就是这样吗?
关键是,这道用绝技做出来的炒白菜,真的让人一点食欲也没有。
只觉得,感情被欺骗了。
第三集讲“宴”,美食是有了,结果好看却不吃。
无论是拜师宴还是外宾宴上,都只见食物,却不见人吃。
在这两次宴席上,还都有相似的解说词:“宴席的高潮”。
宴席的高潮是什么呢?
一个是空旷的大厅,一个是举杯喝酒。
所谓宴席的高潮,不应该是松开裤腰带地吃吗?
一桌好吃的,就是不吃,食客吃菜的样子就是不拍。
这样拍食物,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要知道,好看的美食片有一个基本的规则就是“望梅止渴”。
所谓的“梅”就是片中人们大快朵颐的幸福吃样。
只有看到别人吃的模样,观众才会流口水,才会对这道菜感兴趣。
冷冰冰地菜式展览,自嗨型的旁白,只会让人觉得很假。
当食物与所要表达的感情搭配不起来时,剩下的就只有做作和矫情。
第一集中,川菜师傅兰明路,腌制的泡菜一绝。
但,当他给儿子做了一段饭后,有感而发:爱,就是最好的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