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比东北爷们更爷们的吗#
返回顶部
东北人
东北人是指生活在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四盟的人口总称。民族以汉族为主,通常意义的东北人指生长于东北并认同东北风俗且有相似的行为方式的族群。通常而言,民族差异并不是区别一个人是否是东北人的主要标准。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情况不同,东北三省的居民对"东北"这一概念的认同感大于对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认同感。生活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居民,由于生活方式、习俗、方言等方面的接近,对东北地区和东北人身份有一定的认同感,内蒙古东四盟的居民主要是汉人称自己是东北人是恰当的。 欧、美、日等国书籍中有时会称呼现今中国东北地区之人为"满洲人"。且满洲已经很少被作为地名的称呼,尤其是官方;因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受日军控制的满洲国,被中国人普遍视为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的傀儡,满洲一词会使一些人首先联想到"伪满"这个词语,东北汉族也不会自称满洲人。
称呼
"东北"一词,起源较早,《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东北三省地处中国东北方向,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清朝时期至今也称之为东三省。在中国一般用东北或者东三省、东北三省来称呼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份。后来东三省的西部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因此内蒙古东部(东五盟)也属于东北地区。
另外,在中文的语境的"满洲人"指的是旧时的满族。东北地区之人包括汉族在内,大多称作东北人。而伪满洲国时期东北人成为日本鼓吹的所谓包含"满族、蒙古族、汉族和日本人、朝鲜人"等民族在内的伪满洲国国民 。但最初满洲是民族名称而非地名。
折叠编辑本段地域情结
与中国其他地理大区的情况不同,东北三省的居民对"东北"这一概念的认同感大于对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内蒙古东五盟市及河北东北部的个体认同感,即首先认同"东北人"的身份,其次才是对省籍的认同。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与该地区的独特历史、风俗习惯及语言的统一有有关,发源于东北的乡土娱乐有二人转、秧歌、吉剧、踩高跷。其中踩高跷在古代文献有关渤海国的记述中就有描绘。
东北地区的文化教育设施、教育普及率和升学率在中国属于中等水平。其中,辽宁省的教育普及率在中国位居前列。机械、冶金和军工产业的研究水平较高。 东北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北、西三面与朝鲜、俄罗斯和蒙古国为邻;隔东海和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渤海与华北区联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东北总面积为127.1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9%;2007年全区总人口为1.203058亿(含内蒙东部,不含河北东北部),占全国总人口的近10%;近代我国行政区划变动最频繁的是东北地区,但是,作为大地区概念的"东北"则相当稳固,由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