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谱自学网为你分享的知识点是《李斯特钢琴曲》,感谢你的阅读!
难度上倒是没啥问题,但是有点短了。。考研钢琴系最好选一些技术全面时长也够长的,比如匈牙利狂想曲的第二首或者12首,热情奏鸣曲或者肖练的no.1琶音或者冬风。当然我不知道你们学校的要求,魔王的话技术难度绝对够高,但考研钢琴应该不完全看难度而是看表现力,不然人人都去弹超技了
生平简介年10月21日,李斯特出生在匈牙利西部一个叫多勃良的小村子。他的父亲是一位出色的狂热的音乐爱好者。李斯特自小受到音乐的熏陶。6岁的小李斯特便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1820年,9岁的李斯特参加了一次为盲人义演的音乐会,他演奏了一首《降E大调协奏曲》,获得听众的赞叹。1821年,李斯特一家来到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次年,11岁的李斯特在维也纳举行第一次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使他成了音乐之都的新闻人物。1823年,李斯特在维也纳的第二次音乐会上的演奏得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的赞赏,这坚定了他走向音乐之路的决心。
历史业绩年3月8日,李斯特应法国王子的邀请,观看了意大利歌剧。这一天,年仅13岁的李斯特应巴黎歌剧院之聘,为独幕歌剧《唐?山乔或爱之宫》谱曲。
年,李斯特在法国里昂创作了钢琴曲《里昂》。整首乐曲激荡着高昂悲壮的曲调,像一段史诗,诉说着不平凡的往事,激励着人们的感情,倾诉着他心中的爱憎。
以后的岁月里,他热情地创作了歌颂工人阶级、歌颂革命斗争、悼念在祖国匈牙利革命中牺牲的烈士的合唱曲和钢琴曲。如:合唱曲《铁匠》、《工人大合唱》,歌颂与巴黎工人阶级并肩战斗的维也纳大学生“红色军团”的男生四重唱《快乐的军团》,悼念匈牙利革命中牺牲的英雄的钢琴曲《送葬式》等。由帕格尼尼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终曲主题改编的钢琴曲《钟声》、根据帕格尼尼的《随想曲》改编出的钢琴《帕格尼尼练习曲》,突破了过去钢琴演奏的陈规俗套,引出了新的技巧,引起了世人的惊叹。
李斯特不但在钢琴演奏上,也在作曲创作上登峰造极。他那别致的拨奏,三、六度滑音,高音区闪电般的滑过音群,巧妙细致的踏板应用等,都让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1851年出版的《高级演技练习曲》代表着李斯特发展钢琴艺术的顶点。这个包含12首练习曲的集子,不但需要演奏者具有演奏技术上的高度技巧,而且需要他心中具有诗一般的意境。
精湛的钢琴艺术受到了无上的尊崇,人们给李斯特戴上了“钢琴之王”的桂冠;在创作方面,他创作了大量的标题音乐的乐曲,开辟了钢琴和管弦乐曲的新领域。
弗朗茨·李斯特,匈牙利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一生都在勤奋地不断丰富和革新钢琴演奏技巧,因而被誉为“钢琴之王”。
李斯特出生于匈牙利西部的莱丁村,父亲是个业余音乐家,擅长钢琴、小提琴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李斯特生活的艺术环境十分优越,父亲是埃斯特哈奇公爵庄园的管家,公爵的父亲曾拥有驰名欧洲的由海顿指挥的乐队。在这样的熏陶下,李斯特在音乐方面的才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他6岁时就能用钢琴弹奏自己所听过的曲子,9岁时便能正式登台表演。李斯特的表现轰动了匈牙利,被人们誉为“小神童”、“莫扎特再世”。家乡的父老们都盼着李斯特能早日成才,纷纷解囊相助,资助他去维也纳深造。
1821年,李斯特10岁时随家人来到维也纳,开始了音乐旅途上的跋涉。李斯特学习非常刻苦。他家离上课的地方很远,往返需要走两个小时,但李斯特风雨无阻,从不缺课,使老师深为感动。一分辛劳一分才。李斯特的勤奋刻苦取得了艺术上惊人的进步,一年后他在维也纳的首次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贝多芬参加了李斯特的第二次音乐会,并预言道:“这孩子将以自己的音乐震惊世界。”
在老师的建议下,李斯特又随全家迁往巴黎,但是巴黎音乐学院以他是外国人为由拒绝他人学,于是他只好自己拜师求学。李斯特在巴黎的音乐会也获得了巨大成功,巴黎人称他为“莫扎特再世”。
李斯特16岁时,父亲染病身亡,全家人的重担就落在他的肩上。他一边举办音乐会、教人音乐来赚钱,一边发奋读书,提高艺术修养。
李斯特非常关注身边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七月革命后他创作了《革命交响曲》,后改写为《英雄悼歌》。里昂工人起义失败后,李斯特怀着无比激愤的心情创作了钢琴曲《里昂》,这是欧洲最早出现的表现战斗的工人形象的专业钢琴作品。此后,李斯特还为工人创作了一些反映他们生活的作品,如《铁匠》、《工人大合唱》等。
李斯特善于在艺术上吸收其他艺术家的特色,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和演出中。他受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的启迪,革新钢琴的演奏技巧,将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改编成钢琴曲,演奏出了前所未有的绝妙乐章。他还受肖邦诗一般优美演奏的启发,将文学的婉转细腻应用到钢琴演奏上来。由于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汲取了新的营养,他的艺术攀登上了新的高度。他在欧洲各国旅行演出,所到之处受到人们的热情欢迎,把他当作“音乐皇帝”一样拥戴。
李斯特是一位热爱祖国的艺术家,在外多年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
1838年,他在意大利访问时得悉匈牙利遭受特大水灾,心急如焚,立即赶到维也纳,一连举办了10场义演,将全部收入汇回祖国赈济受灾的人民。
1848年匈牙利爆发革命后,为了表达对祖解放事业的衷心祝愿,李斯特创作了具有高昂爱国主义激情的《匈牙利大合唱》。这场革命遭到欧洲反动势力的绞杀最终失败了,李斯特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了钢琴曲《送葬曲》。
李斯特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在担任魏玛宫廷乐师时总是给予所有年轻的新作曲家演奏其作品的机会,他家的大门总是为具有音乐天赋的青年音乐家敞开着。凡是登门求教的,他分文不取,把自己的经验与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对方。
李斯特还是一位杰出的评论家,他曾发表不少文章评论柏辽兹、舒曼、肖邦、瓦格纳、韦伯、帕格尼尼等人,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对欧洲音乐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李斯特在生命的最后15年里往返于罗马、魏玛、布达佩斯,从事教学和创作。1886年,李斯特参加在德国的一个活动,不幸感染风寒,7月31日死于肺炎,享年75岁。伟大的爱国主义音乐家李斯特为后人留下1000多首乐曲,对西洋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4日—1886年7月31日),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弗朗茨·李斯特生于匈牙利雷汀,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李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中比较杰出的作曲家,代表作《浮士德》《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匈牙利狂想曲》等
李斯特(1811~1886)是19世纪欧洲乐坛上声名显赫的匈牙利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被称为钢琴上的帕格尼尼(帕格尼尼是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大师,被称为“小提琴之王”),历史上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他的演奏震慑了亿万听众,并出现了许多有关他的神奇演奏的传说。
李斯特1823年在维也纳,贝多芬出席了李斯特的音乐会,亲吻了这个少年天才钢琴家的前额。1839年李斯特去普莱斯堡开演奏会时,议员们延期举行会议而赶赴演奏厅。他在布达佩斯举行演奏会后,手持火把的群众队伍从会场一直排到旅馆。在他离开柏林的那一天,国王和王妃为了观看狂热的人群,亲自乘马车在市内巡视了一周。1824年在名震巴黎的演奏会上,他所弹的协奏曲华彩乐段,竟是如此高妙,以致使乐队队员听得出神,连乐曲的终结都忘记演奏了,一时传为佳话。德国音乐家舒曼曾说过:“这位艺术家好像统率着一支管弦乐大军,欢欣地领他们前进,他像统帅一样的威武,群众对他的喝彩声完全不亚于兵士对拿破仑的欢呼。”李斯特以他娴熟的技巧,全面、完美地揭示了作品的思想艺术主旨,以惊人的透彻力表达出那些名作的深刻内容和崇高意境。
李斯特不仅在演奏上获得“钢琴魔王”之称,而且是一位心胸开阔、富有涵养、人格崇高的艺术家。有关李斯特的传记中,谈到他为人重义轻利,待人热诚,总是用最愉快的笑脸与最温暖的同情对待友人。他是生来不知嫉妒的人,对于别人的成功,真心地庆幸;对于别人的请求,凡能力所及,无不尽力。他的收入大部分用在周济与布施上,科隆地方贝多芬纪念碑的建筑费用几乎全是李斯特捐赠的。1838年3月,他在威尼斯演出时,得知匈牙利佩斯遭受特大水灾,立即赶到维也纳义演八场音乐会,募到巨款全部充作赈灾费。这是他的祖国获得的最大数目的个人捐赠。此外,华格纳、柏辽兹、肖邦等音乐家都在事业上、精神上、物质上得到过他的帮助。
李斯特在音乐史上最伟大的贡献是,创造了新的钢琴演奏技巧与新型的作品,他丰富而独特的表现手法,使钢琴音乐获得了管弦乐队式的效果,气势宏伟、热情磅礴。他的著名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钢琴作品)是搜集了匈牙利民间音乐写成,这些作品不仅深受群众欢迎,而且成为后来民族乐派创作的先例。他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以宏伟壮丽见称,他的《BE大调钢琴协奏曲》整整写了19年,气势雄壮,手法新颖。
李斯特的另一个伟大贡献是,首创了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一种单乐章的具有描绘性或叙事性或抒情性或戏剧性的标题管弦乐曲,常取材于文学作品,内容富于诗意,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样式,为作曲技法开拓了新的道路,成为近代音乐的开拓者。他的12首交响诗是近代标题音乐的杰作。他将雨果、拉马丁、席勒、歌德等人的名作或名画加以音乐化,使用有鲜明性格的音乐主题来表现主人公或事件,并随着故事的发展将主题加以变化发展。此外,他还创作了交响乐,著名的有《浮士德交响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