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海上钢琴家

曲谱自学网为你分享的知识点是《海上钢琴家》,感谢你的阅读!

浏览量
17487
海上钢琴家
系统默认用户

《海上钢琴师》口碑这么高为何没有获得任何奖项,它是否被神话了? 《海上钢琴师》在中国口碑很好却在西方国家没有激起多大水花,你认为影片在格局和立意上存在什么问题吗?我们是否神话了这部影片?... 《海上钢琴师》在中国口碑很好却在西方国家没有激起多大水花,你认为影片在格局和立意上存在什么问题吗?我们是否神话了这部影片?

经典名片《海上钢琴师》是根据亚利桑德罗·巴里克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改编的,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后来就在这艘远洋客轮上成长为钢琴大师,最后又殉船于海底的传奇故事。

《海上钢琴师》在中国观众中的口碑确实非常好,豆瓣评分高达9.2,有93.5%的网友给出4星以上。随便翻看一篇关于《海上钢琴师》的影评,大多都是溢美之词。

但要说它“没有获得任何奖项”,这就有点不符合事实了。

《海上钢琴师》是1998年10月上映的,1999年就获得了意大利金球奖最佳编剧、欧洲电影奖最佳摄影,以及意大利大卫奖的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制作设计、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乐,还有桑尼奥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和最佳服装设计。

在意大利银丝带奖上,《海上钢琴师》再度包揽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5项大奖。

第二年,它又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配乐和德国艺术院电影公会的最佳外语片奖。

这些奖项足以表明,《海上钢琴师》在西方国家尽管没有掀起滔天巨浪,但还是激起了不少水花。

就影片的立意来看,我并不觉得存在什么问题。一个从小在船上长大,对音乐具有天赋异禀的“1900”,满足于这艘船的空间,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即便这艘船已成为将要被炸毁的废船,即便唯一的好友来劝他离开,他都不愿离开这一方让他感到安全、舒适和美好的空间。

每个人都有一颗向往单纯、远离尘嚣的心,何况从小在船上长大、在自己的音乐世界找到了自由的“1900”。一艘船、一架琴、一段人生,始于斯,终于斯。一颗孤独而又自由的不羁灵魂,留给了我们对生命和存在的无尽思考。

大家不妨假设一下,如果“1900”最后没有殉船于海底,而是接受了好友的劝告离开了船,走上了岸。那么,“1900”就只是一位琴艺高超的钢琴演奏师而已。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

系统默认用户

求电影(海上钢琴师)百度云链接 谢谢

系统默认用户

《海上钢琴师》1900为什么在下船时临阵退缩了? 所有人都希望他下船,包括他自己,是什么原因让他临阵退缩?他不能割舍的到底是什么?... 所有人都希望他下船,包括他自己,是什么原因让他临阵退缩?他不能割舍的到底是什么?

钢琴天才1900,从小被家人抛弃在Virginian号豪华游轮上。孤儿的他被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从小就生活在海上。他只是海上的1900,在陆地上他就是个无名无姓之人。1900从小生长在游轮里,生活在大海上,漂泊在海上的游轮就是他整个世界。他从未接触到陆地,即使他随着游轮来往于欧美各地,他也从未离船下地,只是站在甲板上望向那大城市。

他的知音,好友马克斯,仰慕他的钢琴技艺,再三鼓励他走出这艘船,走向你那个充满繁华的世界。1900经过多次思想的挣扎,最终还是没有踏下那一步。最后,人都是有感情的,他遇到了令他心动的女生,为了这个女生,他创作了《1900‘s theme》。但是最终这个女生还是要下船,还是要与她,与这艘游轮说再见。他不舍,他一生都没有得到所谓的“爱”,他不愿再看见自己心爱的东西离自己而去了。他开始心动走下船,但是最后他是没有做到。因为这艘海伦就是他整个世界啊,不只是物质上的世界,更是他的精神世界。

船上的世界和陆地上的世界不一样,他总是说两句话“Fuck the law”“Fuck the regulation” .是的,他讨厌规章制度,讨厌那些陈规陋习,他觉得这些东西约束着他的才华。在船上,是没有所谓的规章制度的,可是在陆地上,这些约束管理着这个社会。陆地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限的阻止了他的才华。即使他只能生活在船上,在物质生活上他是禁锢的,但在心灵上他是自由的,他可以肆意的演奏自己喜欢的钢琴。

“ 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你看到那数不清的街道吗?如何只选择其中一条去走?你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尽头。一想到这个,难道不会害怕、不会崩溃吗?”

没错,1900是个懦弱者,但他懦弱得很真实。他害怕陆地的世界,他虽对于陆地有向往,陆地上虽有他心爱的女子,但是恐惧超过这种向往。

在最后,1900还是选择了与船共度。他的一生都与Virginian连接在一起。船生,他则生。船死,他则死。他的生命里只有钢琴与船。他愿自己从头到尾都只活在海上,活在这艘船上。即使最后船要被爆破,他也愿意以死相伴。

系统默认用户

请问经典电影《海上钢琴师》,它的成功之处在什么地方?

深夜麦克斯在卖掉自己的小号之前,麦克斯最后吹了一首曲子,老板拿出了一张唱片唱片里响着一样的旋律。老板问麦克斯这首曲子是谁做的。麦克斯与老板说了一个故事。

故事开始的时间是1900年的一艘靠岸的大船上,锅炉工丹尼悄悄的走进了头等舱里希望可以捡到富人们留下的一下值钱的小玩意。丹尼在钢琴上发现了一个婴儿孩子的身上T.D。丹尼以为上帝给他的礼物。便收养了这个孩子。孩子是1900年发现的所以丹尼给孩子取名1900下文称为小九。

小九在船上长大,因为孩子小丹尼怕有人把孩子带走便把还在藏在底舱下。小九在船上被大家照顾有加。在小九8岁时丹尼因为被铁钩打中后脑去世了。丹尼在进行海葬时头等舱里传来了钢琴声,这是小九听到的第一首音乐。小九在一次闯入头等舱时,钢琴声吸引了他。船靠岸了,警擦听说船上有一个小孩便想把小九送到孤儿院里去,但是没人知道他在哪里。22天后一个夜晚人们被一首动听的钢琴声吵醒,人们惊讶的发现小九是一个钢琴天才。

画面又回到了现在,老板在听说了这个故事后告诉麦克斯那艘船要被摧毁了。麦克斯赶紧跑回了船上,因为他知道小九很可能还在船上。看着面前破旧的大船。麦克斯又想起了往事。

那时麦克斯在这艘邮轮上工作,那天风浪在晕船的麦克斯偶遇了小九。小九和麦克斯来到大厅解开钢琴的轮锁,两人随着海浪的节奏在大厅穿梭。然后撞烂了玻璃墙,被船长罚去铲煤。两人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麦克斯也知道了小九27年没有上过岸。麦克斯在船上的音乐弹的随心所欲吸引了很多人围观。麦克斯问小九为什么不上岸,哪怕尝试一次也好。

小九认为岸上的人用了太多时间来问为什么那种生活不适合自己。小九的名气渐渐的传遍了美国,杰利上船挑战小九。经过激烈的比赛小九在抽着钢琴弦点燃的香烟享受着胜利的果实。后来唱片公司为他刻录了唱片,但是当知道自己的曲子要被分成千万分时他抢走了唱片。他想将唱片送给喜欢的那个女孩,但是被人群挤开了。他将唱片丢进垃圾桶从此在没提起过那个女孩。

当鼓起勇气的小九终于想要去陆地上看看时,看着眼前的高楼大厦他将帽子丢进海浪中有回到了船上。从此在没有下过船。最后小九的音乐和船一起在爆炸的烟花中消失在了大海中。

系统默认用户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系统默认用户

海上钢琴师中1900对Padoan到底是种什么感情

系统默认用户

求海上钢琴师完整版165分钟的

系统默认用户

《海上钢琴师》斗琴1900极速那段是真人弹的吗? 不管是演员本人还是别人也罢,反正到底是真人弹出来的吗?还是电脑特技制作的?我估计郎朗都弹不出来吧……... 不管是演员本人还是别人也罢,反正到底是真人弹出来的吗?还是电脑特技制作的?我估计郎朗都弹不出来吧……

系统默认用户

百度知道+海上钢琴师

系统默认用户

海上钢琴师评价零差评,你怎么看待这部电影?

《海上钢琴师》,最好看的烂片——

这话当然不是伯光评价的,而是而是西方媒体还有大多数观众,评价这部《海上钢琴师》是导演托纳多雷时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被评价为“最好看的烂片”。

西方观众认为原因在于,这部电影难看在于,它缺乏人物的刻画,主角过于神秘,让观众无法理解他的内心世界,没有引起观众的共情。

如果与同样救赎的文艺片相比的话,最为典型的是《肖申克的救赎》,但观众对于安迪的遭遇是感同身受的,所以最后安迪的自由才会如此升华。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好看的原因非常简单,它各方面都太精致了,有着欧洲文艺片一贯的精致和艺术化。

全片不管是有如油画的场景,再到激动人气的几场斗琴的场面,更不用提演员表演,再到钢琴曲的配乐和电影拍摄手法,都是欧洲艺术片的巅峰,它当然是好看的。

这部电影观众认为它难看在于无法对内容和主角塑造的表达,而好看在于单纯作为电影它拍得非常精致。

但中国观众基本是非常喜欢这部意大利文艺片的,毕竟豆瓣评分都达到9.1,堪称电影神作之一了。

《海上钢琴师》的故事剧情也很简单,电影采用了时空变换的手法。电影一开始是男二号小号手麦克斯的回忆开始,回忆般讲到男主角1900的由来。

1900是个弃婴,抚养他的父亲是海上邮轮的一名烧火工人丹尼,他在一架钢琴上捡到了一名婴儿,丹尼坚持抚养这个婴儿,并且为婴儿取名为1900。

关于1900的来历有不少分析,1900年是20世纪的开始,旧世纪结束,新世纪已经开始,站在时代的风口,虽然当时还没有经历二战,但当时的西方世界和全世界的中心,同样已经由“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连同整个衰落的欧洲,转向了新大陆的美国。

这部电影正片中,就有很多奔向美国的欧洲人,影片中有两个地方讲了这点,一句是麦克斯的台词:“这该死的世纪的第一年”。

另一点是1900来到美国自由神像下,看自由女神像致敬了一下。

但好景不长,养父丹尼因为一次意外而去世了,就当大家以为这个孩子要被送下船时。有一夜,1900竟无师自通的在弹钢琴,最终就留在了船上。

男二号麦克斯第一次遇到1900的时候,当时正是一个风雨交加,乌漆墨黑的夜晚(好像有什么不对),麦克斯在船上吐得昏天黑地,在风浪下他也站不稳。但1900坐在钢琴前出现了,不但身形稳如狗。

1900还帮助了麦克斯,从此两人结为了好友,麦克斯也逐渐了解了1900,并且认为1900是堪称大师级别的钢琴家。

而在这点的证明,自然是名黑人钢琴家杰利,而且他还是爵士乐的发明者传奇钢琴家。这个名头非常唬人,能力当然也非常强悍。

而从1900的最开始的反应来看,他是非常欣赏杰利的音乐水平,甚至还表达出要想买他赢的话,被他的好友麦克斯骂你是吧是有病。

第一首曲子,1900完整的复制了杰利的曲子。

杰利有些震惊,因为1900从来没有下过船,只听过就一遍就能完全弹下来,这能力杠杠的。但杰利再次演奏了一首难过很高的曲子,1900只弹了一首很慢的曲子,被现场的观众质疑,“这是到了圣诞节”了吗。

杰利以为1900水平只有这样,不但言语露出更大的歧视,还炫耀似的弹了一首非常炫技的曲子。1900开始的相让,非常符合中国人认为“君子不争”的态度,但对方并没有领情,相反还在处处打压。

而且炫技的曲子也脱离了音乐本质,1900眉头紧锁,对杰利说了句你是“自取其辱”,然后弹了一首几乎不可能的曲子,这首曲子恰好印证《功夫》里火云邪神的一句台词。

天下武功,唯坚不破,唯快不破——

“不是演奏,是杂技。他让八十八个琴键发挥到了极致,以一种骇人的速度,一个错误音符都没有。”——《海上钢琴师》原著小说。

1900这种非人的弹琴,不但震住了每个人,最后用弹得都烧红的琴弦点燃香烟,大概与古时将军在战场上战杀最强大的敌人,再他的头颅喝酒一样。

1900在这场比试过后,可谓是名声大振,很多人慕名来到船上听他的演奏。马克斯很多次鼓励1900下船,让更多人知道这名不逊色世界顶级的音乐家。

但1900始终没有下船,后来意外遇见一位漂亮的女孩,开启了1900感情的萌芽,但羞涩的他并没有跨出这一步,并没有和我们想象中的感情发展。

后来的后来,这艘船要被炸毁了,麦克斯知道好友还在船上,千辛万苦找到了1900,让1900下船到陆地上生活,1900已经被说服了,他穿上了大衣,提上了箱子站在舷梯的中间,看着纽约城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巷子里的浓雾仿佛无边无际。

1900感到了迷惘,最终选择回到了船上,最后随着船一起沉入了大海。这正如1900的台词,”我在船上生,我在船上长,我在船上结束生命。”

这是《海上钢琴师》让观众觉得烂片最大的地方,因为主角1900最后的选择,完全不符合普通人的逻辑,也引不起共情。

但站到电影里面讲,1900生长都在船上,他的世界除了钢琴和音乐,再到好友麦克斯和生命中出现短暂的美丽姑娘,他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

莎士比亚说:“我闭塞于核桃壳内,却仍自觉我是无疆限之君主。”

而中国文化里这种对于艺术和某种东西的忘我,被形容为“痴”,为此废寝忘食,甚至牺牲性命,非但不会受到责难,往往还会受到世人的敬佩。

中国观众之所以推崇《海上钢琴师》,大概便是男主角1900这种纯粹。在现代已经选择攻利的情况下,保持着这种道子般的“纯粹”吧。

更多关于《海上钢琴师》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