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谱自学网为你分享的知识点是《海上钢琴师音乐》,感谢你的阅读!
经典名片《海上钢琴师》是根据亚利桑德罗·巴里克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改编的,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后来就在这艘远洋客轮上成长为钢琴大师,最后又殉船于海底的传奇故事。
《海上钢琴师》在中国观众中的口碑确实非常好,豆瓣评分高达9.2,有93.5%的网友给出4星以上。随便翻看一篇关于《海上钢琴师》的影评,大多都是溢美之词。
但要说它“没有获得任何奖项”,这就有点不符合事实了。
《海上钢琴师》是1998年10月上映的,1999年就获得了意大利金球奖最佳编剧、欧洲电影奖最佳摄影,以及意大利大卫奖的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制作设计、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乐,还有桑尼奥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和最佳服装设计。
在意大利银丝带奖上,《海上钢琴师》再度包揽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5项大奖。
第二年,它又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配乐和德国艺术院电影公会的最佳外语片奖。
这些奖项足以表明,《海上钢琴师》在西方国家尽管没有掀起滔天巨浪,但还是激起了不少水花。
就影片的立意来看,我并不觉得存在什么问题。一个从小在船上长大,对音乐具有天赋异禀的“1900”,满足于这艘船的空间,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即便这艘船已成为将要被炸毁的废船,即便唯一的好友来劝他离开,他都不愿离开这一方让他感到安全、舒适和美好的空间。
每个人都有一颗向往单纯、远离尘嚣的心,何况从小在船上长大、在自己的音乐世界找到了自由的“1900”。一艘船、一架琴、一段人生,始于斯,终于斯。一颗孤独而又自由的不羁灵魂,留给了我们对生命和存在的无尽思考。
大家不妨假设一下,如果“1900”最后没有殉船于海底,而是接受了好友的劝告离开了船,走上了岸。那么,“1900”就只是一位琴艺高超的钢琴演奏师而已。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
以音乐为题材或主题的电影是同学们尤其是音乐生在学习之余非常好的一种放松方式,涨姿势、找灵感、听故事全不误。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几部经典的音乐电影,也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海上钢琴师》
虽然已经被推荐的烂了大街,但是《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必须坐镇音乐题材影片的榜首。有影评称其为“极端浪漫主义的史诗”,也就是说除了音乐本身,主人公1900与钢琴的故事和“下不下船”的挣扎更像是对人性和人生的探讨。
小编对主演蒂姆·罗斯的印象还停留在美剧《lie to me》中,但看完《海上钢琴师》,就坚定地认为他是个钢琴家了!也是real入戏~同时这部电影还刷新了小编的三观——原来弹的太快,钢琴是会起火的!
《悲惨世界》
不是纯粹的音乐题材电影,却因为其艺术性、音乐性和思想性被称为“巅峰”。2012年,为纪念雨果诞辰210周年即《悲惨世界》小说发表150周年,音乐剧电影版公映,并在第85届奥斯卡奖中荣获8项提名3项大奖。
整部影片做的非常考究,足以见得导演的功底,演员也都是音乐剧出身,感染力超强,绝对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在这里想提一句的是,知乎上有关于音乐剧、歌舞片、音乐剧电影区别的讨论,比较爱学(jiao)术(zhen)的同学可以去看一看。
《爱乐之城》、《雨中曲》
作为现象级刷屏电影,想必很多同学已经欣赏过《爱乐之城》了。小编觉得相比于音乐,电影里独特的构图、色彩的运用以及女主的服装设计似乎更有艺术看点。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遗憾,都可以在这部影片中找到。
早期有一部片子叫《雨中曲》,反映了好莱坞从无声片到有声片的过渡,被奉为歌舞片经典之作。《爱乐之城》与这部影片是一个类型的,而且其中有很多向《雨中曲》致敬的桥段,能耐得住寂寞看早期电影的同学们不妨尝试一下。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之声》
这两部放在一起推荐是因为他们的主题都和教育相关(所以学音乐教育的同学一定要看),同时都是不管在音乐史还是电影史上具有标志性的电影。相比于其它以音乐为本体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更多关注音乐可以带给人的改变和成长的意义,建议大家在“人生低谷”的时候拿来服用,一定能带给你新的领悟和力量。
至于《音乐之声》就更不用说,里面的很多歌曲我们小学就已经耳熟能详了,可以称得上是“正能量”鼻祖了。而且最难得的是,不管什么时候看都不会觉得它过时,随时可以重温。
《欢乐好声音》
推荐到第五部,来个轻松愉快的一点的动画。这部2016年刚上映的动物拟人化电影没有像《疯狂动物城》一样被刷屏,和《缝纫机乐队》一样,里面的热闹场景被一些人评判为空洞的炒鸡汤。不过亲测过的太医小编觉得,电影里主角们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音乐style的设定还是非常有趣的。
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如果所有电影都要追求个深度和意义,那也太累了不是吗?所以说,不想动脑不想思考的你,非常适合这部电影哦!
《歌剧魅影》
好吧,有深度的来了!你或许没看过《歌剧魅影》,但你一定听过它的名字也熟悉它音乐的旋律。作为一个世界级“大IP”,《歌剧魅影》可以称得上是永恒的佳作了,自然也就拥有超多形式和版本。能够跨越世纪的经典总是有它的特别之处,除了歌剧的音乐非常master以外,《歌剧魅影》的吸引力应该就在于人类对于神秘未知的好奇吧!
《海上钢琴师》,最好看的烂片——
这话当然不是伯光评价的,而是而是西方媒体还有大多数观众,评价这部《海上钢琴师》是导演托纳多雷时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被评价为“最好看的烂片”。
西方观众认为原因在于,这部电影难看在于,它缺乏人物的刻画,主角过于神秘,让观众无法理解他的内心世界,没有引起观众的共情。
如果与同样救赎的文艺片相比的话,最为典型的是《肖申克的救赎》,但观众对于安迪的遭遇是感同身受的,所以最后安迪的自由才会如此升华。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好看的原因非常简单,它各方面都太精致了,有着欧洲文艺片一贯的精致和艺术化。
全片不管是有如油画的场景,再到激动人气的几场斗琴的场面,更不用提演员表演,再到钢琴曲的配乐和电影拍摄手法,都是欧洲艺术片的巅峰,它当然是好看的。
这部电影观众认为它难看在于无法对内容和主角塑造的表达,而好看在于单纯作为电影它拍得非常精致。
但中国观众基本是非常喜欢这部意大利文艺片的,毕竟豆瓣评分都达到9.1,堪称电影神作之一了。
《海上钢琴师》的故事剧情也很简单,电影采用了时空变换的手法。电影一开始是男二号小号手麦克斯的回忆开始,回忆般讲到男主角1900的由来。
1900是个弃婴,抚养他的父亲是海上邮轮的一名烧火工人丹尼,他在一架钢琴上捡到了一名婴儿,丹尼坚持抚养这个婴儿,并且为婴儿取名为1900。
关于1900的来历有不少分析,1900年是20世纪的开始,旧世纪结束,新世纪已经开始,站在时代的风口,虽然当时还没有经历二战,但当时的西方世界和全世界的中心,同样已经由“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连同整个衰落的欧洲,转向了新大陆的美国。
这部电影正片中,就有很多奔向美国的欧洲人,影片中有两个地方讲了这点,一句是麦克斯的台词:“这该死的世纪的第一年”。
另一点是1900来到美国自由神像下,看自由女神像致敬了一下。
但好景不长,养父丹尼因为一次意外而去世了,就当大家以为这个孩子要被送下船时。有一夜,1900竟无师自通的在弹钢琴,最终就留在了船上。
男二号麦克斯第一次遇到1900的时候,当时正是一个风雨交加,乌漆墨黑的夜晚(好像有什么不对),麦克斯在船上吐得昏天黑地,在风浪下他也站不稳。但1900坐在钢琴前出现了,不但身形稳如狗。
1900还帮助了麦克斯,从此两人结为了好友,麦克斯也逐渐了解了1900,并且认为1900是堪称大师级别的钢琴家。
而在这点的证明,自然是名黑人钢琴家杰利,而且他还是爵士乐的发明者传奇钢琴家。这个名头非常唬人,能力当然也非常强悍。
而从1900的最开始的反应来看,他是非常欣赏杰利的音乐水平,甚至还表达出要想买他赢的话,被他的好友麦克斯骂你是吧是有病。
第一首曲子,1900完整的复制了杰利的曲子。
杰利有些震惊,因为1900从来没有下过船,只听过就一遍就能完全弹下来,这能力杠杠的。但杰利再次演奏了一首难过很高的曲子,1900只弹了一首很慢的曲子,被现场的观众质疑,“这是到了圣诞节”了吗。
杰利以为1900水平只有这样,不但言语露出更大的歧视,还炫耀似的弹了一首非常炫技的曲子。1900开始的相让,非常符合中国人认为“君子不争”的态度,但对方并没有领情,相反还在处处打压。
而且炫技的曲子也脱离了音乐本质,1900眉头紧锁,对杰利说了句你是“自取其辱”,然后弹了一首几乎不可能的曲子,这首曲子恰好印证《功夫》里火云邪神的一句台词。
天下武功,唯坚不破,唯快不破——
“不是演奏,是杂技。他让八十八个琴键发挥到了极致,以一种骇人的速度,一个错误音符都没有。”——《海上钢琴师》原著小说。
1900这种非人的弹琴,不但震住了每个人,最后用弹得都烧红的琴弦点燃香烟,大概与古时将军在战场上战杀最强大的敌人,再他的头颅喝酒一样。
1900在这场比试过后,可谓是名声大振,很多人慕名来到船上听他的演奏。马克斯很多次鼓励1900下船,让更多人知道这名不逊色世界顶级的音乐家。
但1900始终没有下船,后来意外遇见一位漂亮的女孩,开启了1900感情的萌芽,但羞涩的他并没有跨出这一步,并没有和我们想象中的感情发展。
后来的后来,这艘船要被炸毁了,麦克斯知道好友还在船上,千辛万苦找到了1900,让1900下船到陆地上生活,1900已经被说服了,他穿上了大衣,提上了箱子站在舷梯的中间,看着纽约城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巷子里的浓雾仿佛无边无际。
1900感到了迷惘,最终选择回到了船上,最后随着船一起沉入了大海。这正如1900的台词,”我在船上生,我在船上长,我在船上结束生命。”
这是《海上钢琴师》让观众觉得烂片最大的地方,因为主角1900最后的选择,完全不符合普通人的逻辑,也引不起共情。
但站到电影里面讲,1900生长都在船上,他的世界除了钢琴和音乐,再到好友麦克斯和生命中出现短暂的美丽姑娘,他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
莎士比亚说:“我闭塞于核桃壳内,却仍自觉我是无疆限之君主。”
而中国文化里这种对于艺术和某种东西的忘我,被形容为“痴”,为此废寝忘食,甚至牺牲性命,非但不会受到责难,往往还会受到世人的敬佩。
中国观众之所以推崇《海上钢琴师》,大概便是男主角1900这种纯粹。在现代已经选择攻利的情况下,保持着这种道子般的“纯粹”吧。
更多关于《海上钢琴师》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