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 亨利四世

外语
王刚老师 2019-07-17 16:59:46

是莎土比亚最著名的英国历史剧之一。本剧描写精力衰竭的亨利四世面对叛乱,忧愁后继无人。浪荡不羁的哈利王子翻然改过,在战场决斗中战胜强敌霍茨波,一举显示了一个未来英明君主的端倪。特别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福斯秦夫这一角色,以他的幽默、欢乐、厚脸皮和夸大话博得英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亨利四世》上、下篇(1597)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描写亨利四世在位时期,青年王子亨利(即位后叫亨利五世)的活动。剧本一方面通过描写亨利王子平定北方大贵族的叛乱来表现统一王权对封建割据势力的胜利;另一方面描写王子同福斯塔夫一伙人始而交往,终于断绝关系的过程,来表示一个英明君主的成长。这两部戏加上《亨利五世》,集中表现亨利五世一生中的两件大事:即位前平定国内叛乱和即位后对德作战。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莎士比亚写出了一个理想君主的基本品质和成长过程。剧中的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笔下最出名的喜剧人物之一,就出身说,他是一个破落的封建贵族——爵士,在他身上带有浓厚的封建寄生生活的特点:好酒贪杯,纵情声色。他是军人,却缺少一个封建骑士的荣誉观念和勇敢。同时,他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近代市民社会过渡的时期,他没有新兴市民阶级的进取心,却染上了他们的愉快乐观和自我享受,他利用拍马、吹牛、逗笑、取乐来谋取生活。莎士比亚通过一系列难忘的喜剧场面,塑造出这样一个从封建社会向市民社会过渡时期的寄生者的典型。

#莎士比亚 亨利四世#

返回顶部

影响力:246

能评价下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吗?

这个解答帮助过3686人

莎士比亚戏剧《亨利四世》是分为上、下两部的历史剧,大概在1597~1598年间演出,上部出版于1598年,下部出版于1600年。这个戏虽然名为亨利四世,其实亨利四世在剧中只处于陪衬地位。活跃在舞台上的主要是他的儿子哈利王子(后来的亨利五世)和约翰·福斯塔夫。次要人物品类繁多,从妓女到乡绅都有,还有一位大法官。

莎士比亚早期的历史剧取材于十三世纪初到十五世纪末的英国史实,鲜明地表达出人文主义的政治历史观点:反对封建诸侯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剧中揭露了封建家族之间的纠纷(如《亨利六世》中的约克家族与兰开斯托家族)和诸侯叛乱(如《亨利四世》中的北方大贵族)对于国家统一的危害,用以说明国家统一的必要性。

与此同时,莎士比亚还通过不同类型的封建君主的形象对比来说明这一观点。他一方面对亨利六世的软弱无能,对外战争失利,对内引起诸侯叛乱和农民起义,对理查二世的奢侈放纵、不负责任和理查三世的暴虐无道、失尽民心都进行了揭露和谴责;另一方面又在《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中,着重塑造了一个符合资产阶级要求的“理想”君王(亨利五世)的形象,写他从当太子到登基后,内平诸侯叛乱,外胜强敌法国,法令严明,接近人民的事迹。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一部,被看成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亨利四世和他的王子们与反叛的诸侯贵族进行殊死斗争的过程。莎士比亚突破传统历史剧多条线索交织发展的网状结构,采用了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的结构——以亨利四世为代表的宫廷生活线索和以福斯塔夫为代表的市井生活线索。

编辑时间 2019-09-21 00:28:21
影响力:4011

亨利四世的故事是怎样的

这个解答帮助过1292人

是莎土比亚最著名的英国历史剧之一。本剧描写精力衰竭的亨利四世面对叛乱,忧愁后继无人。浪荡不羁的哈利王子翻然改过,在战场决斗中战胜强敌霍茨波,一举显示了一个未来英明君主的端倪。特别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福斯秦夫这一角色,以他的幽默、欢乐、厚脸皮和夸大话博得英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亨利四世》上、下篇(1597)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描写亨利四世在位时期,青年王子亨利(即位后叫亨利五世)的活动。剧本一方面通过描写亨利王子平定北方大贵族的叛乱来表现统一王权对封建割据势力的胜利;另一方面描写王子同福斯塔夫一伙人始而交往,终于断绝关系的过程,来表示一个英明君主的成长。这两部戏加上《亨利五世》,集中表现亨利五世一生中的两件大事:即位前平定国内叛乱和即位后对德作战。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莎士比亚写出了一个理想君主的基本品质和成长过程。剧中的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笔下最出名的喜剧人物之一,就出身说,他是一个破落的封建贵族——爵士,在他身上带有浓厚的封建寄生生活的特点:好酒贪杯,纵情声色。他是军人,却缺少一个封建骑士的荣誉观念和勇敢。同时,他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近代市民社会过渡的时期,他没有新兴市民阶级的进取心,却染上了他们的愉快乐观和自我享受,他利用拍马、吹牛、逗笑、取乐来谋取生活。莎士比亚通过一系列难忘的喜剧场面,塑造出这样一个从封建社会向市民社会过渡时期的寄生者的典型。

编辑时间 2018-12-04
影响力:2484

莎士比亚作品著名的有哪几部

这个解答帮助过9388人

莎士比亚作品著名的很多,最著名的还是他的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莱特》,《奥瑟罗》。
参考:莎士比亚的作品包括(书名号省略):
1、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李尔王,哈姆莱特,奥瑟罗,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埃及艳后),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

2、喜剧:错中错,终成眷属,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
3、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
4、十四行诗: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凤凰和斑鸠等。

编辑时间 2019-04-05
影响力:8729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出自哪篇文章?

这个解答帮助过1973人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出自西方谚语:“Heavy is the head who wears the crown."

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也有提及:“Uneasy lies the head that wears a crown.”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解释:如果想戴着这个帽子,就必须承受它的重量。

引申义:如果想要做某件事,就需要承受这件事所有的压力和责任等。

应用:

热播剧《武媚娘传奇》一开播就收视率迭创新高,但遭到停播。主演兼制片人含辛茹苦将《武媚娘传奇》养大的范冰冰曾于停播第二天发了一条微博“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复播之后第二天又发出微博“别低头!皇冠会掉!别流泪!坏人会笑!”

编辑时间 2018-11-29
影响力:5939

莎士比亚是哪个国家的?

这个解答帮助过5599人

  威廉·莎士比亚自画像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中文名: 威廉·莎士比亚
  外文名: W. William Shakespeare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
  出生日期: 1564年4月23日
  逝世日期: 1616年5月3日
  职业: 剧作家,诗人,演员
  代表作品: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隽语钞个人轶事诗歌中的莎士比亚
  作品原文 作者信息影视剧中的莎士比亚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英:Hamlet)、《奥赛罗》(英:Othello)、《李尔王》(英:King Lear)、《麦克白》(英:Mac Beth)。著名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二世》。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二首长诗。本·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1616年4月23日病逝,出生日期与逝世日期恰好相同。莎士比亚和意大利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伽利略同一年出生。被人们尊称为“莎翁”。初中选文《威尼斯商人》.高中选文《哈姆莱特》。
  伟大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的一位富裕的市民家庭。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1565年
  莎士比亚(11张)任镇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他少年时代曾在当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文学学校”学习,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但因他的父亲破产,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他当过肉店学徒,也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干过其他各种职业,这使他增长了许多社会阅历。历史学家乔治·斯蒂文森说,后人从这些文字资料中大概勾勒出莎士比亚的生活轨迹: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当时的剧坛为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但莎士比亚后来却赢得了包括大学生团体在内的广大观众的拥护和爱戴,学生们曾在学校业余演出过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如《哈姆雷特》、《错误的喜剧》。1597年重返家乡购置房产,度过人生最后时光。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1598年大学人士F.米尔斯已在其《智慧的宝库》中,列举莎士比亚35岁以前的剧作,称赞他的喜剧、悲剧都“无与伦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戏剧诗人们并称。但他生前没出版过自己的剧作。写作的成功,使莎士比亚赢得了骚桑普顿勋爵的眷顾,勋爵成了他的保护人。莎士比亚在90年代初曾把他写的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献给勋爵,也曾为勋爵写过一些十四行诗。借助勋爵的关系,莎士比亚走进了贵族的文化莎龙,使他对上流社会有了观察和了解的机会,扩大了他的生活视野,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从1594年起,他所属的剧团受到王宫大臣的庇护,称为“宫内大臣剧团”。1596年,他以他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又先后3次购置了可观的房地产。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他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因此剧团除了经常的巡回演出外,也常常在宫廷中演出,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进而蜚声社会各界。 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1612年左右)。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在其五十二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葬于圣三一教堂。死前留有遗嘱。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著名的同性恋者,他的十四行诗全部都是写给他的同性爱人的.据英媒体报道,最近一位英国收藏家重新确认了一幅家藏油画的画中人身份,原来这名美艳“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莎翁传说中的同性恋情侣——南安普顿伯爵三世亨利·里奥谢思利。   发现这幅“惊世”油画的科布家族家藏甚丰,继承了全部艺术品收藏的阿莱克·科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从儿时起一直以为画中人是位名叫诺顿的贵妇,因为在这幅油画的背面赫然写着诺顿夫人的字样。但几年前,一位偶然来访的艺术收藏家告诉科布,他认为画中人并非女性,而是易容扮作女性的须眉。一席话惊醒梦中人,科布开始重新审视其真实身份,直到今年年初才终于揭开谜底。这幅油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
  莎士比亚故居(20张),画中的南安普顿伯爵涂脂抹粉,嘴唇上抹着唇膏,左耳还戴着精致的耳环,手抚披散到胸前的长发,看上去一派女人风情。英国历史文物权威机构“全国托管协会”已确认油画为真迹,此画完成于1590年至1593年,当时莎士比亚正住在南安普顿伯爵三世的府上。尽管一代文豪莎翁娶了安娜·哈撒韦,但他的真正性取向一直是文学批评家争议不绝的话题。   南安普顿伯爵为同性恋的传说由来已久,他与莎翁的关系更是扑朔迷离。伯爵曾招待莎翁入住自己的寓所,莎翁著名的《十四行诗集》又是献给一位俊俏不凡、“美若女子”的年轻男子。(不过有人认为,十四行诗集前面十几首都是推崇传宗接代的,不能理解成写给其男友的.)不少史学家早已考据,莎翁诗中的倾慕之情大有可能是投向这位易容扮女人的英俊男友。   1616年莎士比亚在其五十二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葬于圣三一教堂,他去世的那天,与他出生的那天同月同日。死前留有遗嘱。他的两个据说比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罗肖特画像,手迹则有 6份签名和《托马斯·莫尔爵士》一剧中三页手稿。
  莎士比亚在约1590~1612的20余年内共写了三十七部戏剧(如加上与弗莱彻合写的《两位贵亲》则是三十八部),还写有二首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鲁克丽丝受辱记》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由于一方面广泛借鉴古代戏剧、英国中世纪戏剧以及欧洲新兴的文化艺术,一方面深刻观察人生,了解社会,掌握时代的脉搏,故使莎士比亚得以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点著称。一般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以下3个时期:   第一时期(1590~1600年) 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 《麦克白》
  9部历史剧中除《约翰王》是写 13 世纪初英国历史外 ,其他8部是内容相衔接的两个4部曲 :《 亨利六世 》上 、中、下篇与《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被称为最成功的历史剧)上、下篇与《亨利五世》。这些历史剧概括了英国历史上百余年间的动乱,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君主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亚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谴责暴君暴政,要求开明君主进行自上而下改革,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   10部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智慧与美德的青年男女,通过他们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歌颂进步、美好的新人新风,同时也温和地揭露和嘲讽旧事物的衰朽和丑恶,如禁欲主义的虚矫、清教徒的伪善和高利贷者的贪鄙等。莎士比亚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基本情调是乐观、明朗的,充满着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以致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喜剧《罗密欧和朱丽叶》中,也洋溢着喜剧气氛。尽管主人公殉情而死,但爱的理想战胜死亡,换来了封建世仇的和解。然而,这一时期较后的成熟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又带有忧郁色彩和悲剧因素,在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爱情的同时,反映了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种族歧视问题,说明作者已逐渐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
  第二时期(1601~1607年)
  以悲剧为主 ,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   罗马剧《尤利乌斯·凯撒》、《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和《科里奥拉努斯》是取材于普卢塔克《希腊罗马英雄传 》的历史剧。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 》、《 李尔王 》、《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
  作品《哈姆雷特》视频截图(10张)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 、自豪 、 自信中迷失本性 ,丧失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由于这一时期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使《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等“喜剧”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笼罩着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因而被称为“问题剧”或“阴暗的喜剧”。
  第三时期(1608~1613)
  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   主要作品是4部悲喜剧或传奇剧《泰尔亲王里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 》、《暴风雨》。这些作品多写失散、团聚、诬陷、昭雪。尽管仍然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但矛盾的解决主要靠魔法、幻想、机缘巧合和偶然事件,并以宣扬宽恕、容忍、妥协、和解告终。   莎士比亚还与弗莱彻合作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和传奇剧《两位贵亲》,后者近年来被有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收入。   是啊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这一时期,他写的历史剧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 亨利五世 》(1599)等9部。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展现的是国内局势动荡的画面,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叛国王,但叛乱最终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荡,后来认识错误,在平定内乱中立下战功。剧作中,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达到高度统一。人物形象中以福斯塔夫最为生动,此人自私、懒惰、畏缩,却又机警、灵巧、乐观,令人忍俊不禁。 这一时期创作的喜剧 莎士比亚
  包括诗意盎然的《仲夏夜之梦》(1596)、扬善惩恶的《威尼斯商人》(1597)、反映市民生活风俗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宣扬贞洁爱情的《无事生非》(1599)和歌颂爱情又探讨人性的《第十二夜》(1600)等10部。这些剧本基本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友谊,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与此同时,他还写了《罗密欧和朱丽叶》(1595)等悲剧3部,作品虽然有哀怨的一面,但是基本精神与喜剧同。莎士比亚还写有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和154首十四行诗。   17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与詹姆士一世政权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走向成熟,人文主义理想同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碰撞。他痛感理想难以实现,创作由早期的赞美人文主义理想转变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1601—1607),又称悲剧时期。他写出了《哈姆雷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和《雅典的泰门》(1607)等著名悲剧。《奥瑟罗》中出身贵族的苔丝狄蒙娜不顾父亲和社会的反对,与摩尔人奥瑟罗私下结婚,表现了反对种族偏见的主题,而导致他们悲剧的原因不仅是奥瑟罗的嫉妒,而且是以伊阿古为代表的邪恶势力的强大。奥瑟罗临死前的清醒,包含着人类理性的胜利。《李尔王》中展现的则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李尔王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人公从具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变成了一无所有、无家可归的老人,人物命运和性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具特色。《麦克白》中,一位英雄人物由于内在的野心和外部的唆使,成为个人野心家和暴君。其悲剧意义在于,个人野心和利己主义可以毁灭一个原本并非邪恶的人物。总体而言,这些悲剧对封建贵族的腐朽衰败、利己主义的骇人听闻、金钱关系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疾苦,作了深入的揭露;风格上,浪漫欢乐的气氛减少,忧郁悲愤的情调增加,形象更丰满,语言更纯熟。   1608年以后,莎士比亚进入创作的最后时期。这时的莎士比亚已看到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便从写悲剧转而为写传奇剧,从揭露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转向写梦幻世界。因此,这一时期又称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时期。这时期,他的作品往往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品贯串着宽恕、和解的精神,没有前期的欢乐,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充满美丽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调浓郁。《暴风雨》(1611)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被称为“用诗歌写的遗嘱”。此外,他还写有《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等3部传奇剧和历史剧《亨利八世》。   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马克思、恩格斯将莎士比亚推崇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戏剧创作应该更加“莎士比亚化”。这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象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四大悲剧),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埃及艳后),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
  喜剧
  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喜剧),错中错,终成眷属,无事生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
  悲喜剧(正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历史剧
  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
  十四行诗
  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凤凰和斑鸠等。
  编辑本段成就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 、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曾在18世纪遭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的指摘,并在演出时被任意删改。莎剧的真正价值,直到19世纪初,在柯尔律治和哈兹里特等批评家的阐发下,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当时的莎剧演出仍常被纳入5幕结构剧的模式 。19世纪末 ,W·波埃尔和H·格兰威尔·巴克强烈反对当时莎剧演出的壮观传统 ,提倡按伊丽莎白时代剧场不用布景的方式演出,以恢复其固有特点。   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到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 ,以英 、汉 、藏 、蒙 、粤5种语言 ,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 、木偶剧6种形式 ,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的培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 莎士比亚家乡
  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此外,他还写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
  编辑本段影响
  莎士比亚在所有的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这看来是无容置辩的。相对来说,今天很少有人谈乔叟、维吉尔、甚至荷马的作品,但是要上演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肯定会有很多观众。莎士比亚创造词汇的天才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甚至包括从未看过或读过他的戏剧的人。况且他的名气也并非昙花一现。近四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了许多欢乐。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此在将来的许许多多世纪里也将会受到普遍欢迎,这一推测看来不无道理。   在评价莎士比亚的影响时,我们应该这样考虑,如果没有他,就根本不会有他的作品。   据统计,莎士比亚用词高达两万格以上。它广泛采用民间语言(如民谣、俚语、古谚语和滑稽幽默的散文等),注意吸收外来词汇,还大量运用比喻、隐喻、双关语,可谓集当时英语之大成。莎剧中许多语句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和格言。相对而言,他早期的剧作喜欢用华丽铿锵的词句;后来的成熟作品则显得更得心应手,既能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贴切而生动的表现不同人物的特色,也能用朴素自然的词句传达扣人心弦的感情和思想。   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完全是一种世界语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而且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译成许多种文学,许多国家都读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戏剧。   当然有些受欢迎的作家的作品也会受到文学评论家的轻视,但是莎士比亚就不同了,文学学者都不遗余力地赞扬他的作品。世世代代的戏剧家都研究他的作品,企图获得他的文学气质。正是因为莎士比亚对其他作家有巨大的影响和不断受到大众的赏识,才使他在本书中获得相当高的名次。   某版本的莎翁戏剧集中的序言,有一段这样的话:   他通过具有强大艺术力量的形象,从他的那些典型的、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的复杂的关系中,从他们的行动和矛盾中去揭示出他们的性格。戏剧中放射出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家的范围。   对文学界造成如此大的影响,难怪他的朋友、著名的戏剧家本·琼斯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

编辑时间 2019-03-07
影响力:3960

莎士比亚是谁?有哪些成就?

这个解答帮助过2527人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著名剧作家,诗人。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出生于英格兰中部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曾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接触过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后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莎士比亚幼年时,常有著名剧团来乡间巡回演出,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1585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去伦敦,先在剧院打杂,后来当上一名演员,进而改编和编写剧本。莎士比亚除了参加演出和编剧,还广泛接触社会,常常随剧团出入宫廷或来到乡间。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这一时期,他写的历史剧包括《理查三世》(1592)、
《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 亨利五世 》(1599)等9部。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展现的是国内局势动荡的画面,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叛国王,但叛乱最终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荡,后来认识错误,在平定内乱中立下战功。剧作中,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达到高度统一。人物形象中以福斯塔夫最为生动,此人自私、懒惰、畏缩,却又机警、灵巧、乐观,令人忍俊不禁。

编辑时间
影响力:5813

《莎士比亚》经典戏剧台词有哪些?

这个解答帮助过8897人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莎士比亚戏剧集》
时间是无声的脚步,是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而稍停片刻的。
——《终成眷属》
生命的时间是短促的;但是即使生命随着时钟的指针飞驰,到了一小时就要宣告结束,要卑贱地消磨这段短时间却也嫌太长。
——《亨利四世上篇》
时间正像一个趋炎附势的主人,对于一个临走的客人不过和他略微握一握手,对于一个新来的客人,却伸开了两臂,飞似的过去抱住他。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时间老人的背上负着一个庞大的布袋,那里面装满着被世人所遗忘的丰功伟业;那些已成过去的美好,一转眼间就会在人们的记忆里消失。只有持续不断的精进,才可以使荣名永垂不替;如果一旦罢手,就会象一套久遭搁置的生锈的铠甲,谁也不记得它的往日的勋劳,徒然让它的不合时宜的式样,留作世人揶揄的资料。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时间是世人的君王,它是他们的父母,也是他们的坟墓;它所给与世人的,只凭着自己的意志,而不是按照他们的要求。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卑劣的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莎士比亚戏剧集》
时间的威力在于:结束帝王们的战争;把真理带到阳光下,把虚假的谎言揭穿。
——《鲁克丽丝受辱记》
一个浪子所走的路是跟太阳一般的,可是他并不象太阳一样周而复始。
——《雅典的泰门》
供你饮用的清泉,不要把污泥抛进;
无法修复的物品,不要轻易去毁损。
——《鲁克丽丝受辱记》
我们俯身下去拾起掉在地上的珠宝,因为我们的眼睛看见它;可是我们没看见的,就毫不介意而践踏过去。
——《一报还一报》
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身蹭蹬,一事无成。
——《裘力斯 凯撒》
世事的起伏本来是波浪式的,人们要是能够趁着高潮一往直前,一定可功成名就……
——《裘力斯 凯撤》
腐蚀的臭锈,能把深藏的宝物消耗干净,
黄金如善于利用,却能把更多的黄金生。
——《维纳斯与阿都尼》
我有了这样一宗珍宝,就像是二十个大海的主人,它的每一粒泥沙都是珠玉,每一滴海水都是天上的琼浆,每一块石子都是天上的黄金。
——《维洛那二士》
我们往往享有某一件东西的时候,一点不看重它的好处;等到失掉它以后,却会格外夸张它的价值,发现那些当它还在我们手里的时候看不出来的优点。
——《无事生非》
雄狮的神威可以使豹子慑伏。……可是不能改变它身上的斑点。……无瑕的名誉是世间最纯粹的珍宝;失去了名誉,人类不过是一些镀金的粪土,染色的泥块。忠贞的胸膛里一颗勇敢的心灵,就象藏在十重键锁的箱中的珠玉。
——《理查二世》
生命,是每一个人所重视的;可是高贵的人重视荣誉远过于生命。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死是可怕的。
耻辱的生命比死还可怕。
——《一报还一报》
无论男人女人,名誉是他们灵魂里面最切身的珍宝。谁偷窃我的钱囊,不过偷窃到一些废物,一些虚无的幻质,它从我的手里转到他的手里,它也会做过千万人的奴隶;可是谁偷了我的名誉去,那么他虽然并不因此而富足,我却因为失去它而成为赤贫了。
——《奥瑟罗》
我们一旦把耻辱放在脑后,所作所为,就没有一件事情是对的;又要这么做,又要那么做,结果总是一无是处。
——《一报还一报》
我宁愿失去这脆弱易碎的生命,却不能容忍你从我手里赢得了不可一世的声名;它伤害我的思想,甚于你的剑伤害我的肉体。
——《亨利四世上篇》
让众人所追求的名誉永远纪录在我们的墓碑上,使我们在死亡的耻辱中获得不朽的光荣;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名,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我们的生命可以
终了,我们的名誉却要永垂干古。
——《爱的徒劳》
失去生命中不死的一部分,留下来的也就跟畜生没有分别了。
——《奥瑟罗》
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
——《莎士比亚戏剧集》
涂上釉彩的宝石容易失去光润,
最好的黄金经不起人手的摩损,
尽管他是名誉良好的端人正士,
一朝堕落了也照样会不知羞耻。
——《错误的喜剧》
一个人要是看轻了自己的根本,难免做出一些越限逾分的事来;枝叶脱离了树干,跟着也要萎谢,到后来只好让人当作枯柴而付之一炬。
——《李尔王》
良心负疚的人往往会向无言的衾枕泄漏他们的秘密。
——《麦克白》
名誉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
——《奥瑟罗》
……使身体阔气,还要靠心灵。正像太阳会从乌云中探出头来一样,布衣粗服,可以格外显出一个人的正直,鲣鸟并不因为羽毛的美丽,而比云雀更为珍贵;蝮蛇并不因为皮肉的光泽,而比鳗鲡更有用处。
——《驯悍记》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
——《莎士比亚戏剧集》
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行倘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没有一样。
——《一报还一报》
一个人有了才华智慧,必须使它产生有益的结果;造物是一个工于算计的女神,她所给与世人的每一分才智,都要受赐的人知恩感激,加倍报答。
——《一报还一报》

夜里辉煌的灯光,本是把自己的油耗干了,才把人间照亮。
——《维纳斯与阿都尼》
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可是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
我宁愿剖出我的心来,把我一滴滴的血熔成钱币,也不愿从农人粗硬的手里辗转榨取他们污臭的锱株。
——《裘力斯 凯撤》
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可是因为在你的美貌之中,有一颗美好的灵魂,所以你的美貌是永存的。
——《一报还一报》
持躬唯谨唯慎,
孜孜以德自绳;
诸事扪心反省,
待人一秉至公。
——《一报还一报》
宁愿做一朵篱下的野花,不愿做一朵受恩惠的蔷薇;与其逢迎献媚,偷取别人的欢心,毋宁被众人所鄙弃。
——《无事生非》
贞操是处女唯一的光荣,名节是妇人最大的遗产。
——《终成眷属》
穷巷陋室,有德之士居之,可以使蓬筚增辉;世禄之家,不务修善,虽有盛名,亦将隳败。
——《终成眷属》
好像他的一身中具备着双重的精神,一方面是一个疾恶如仇的严师,一方面是一个从善如流的学生。
——《亨利四世上篇》
在"仁厚"和"残暴"争夺王业的时候,总是那和颜悦色的"仁厚"最先把它赢到手。
——《亨得五世》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不要用鲜血玷污你的坟墓。你要效法天神吗 你就该效法他们的慈悲;慈悲是高尚人格的真实标记。
——《泰特斯 安德洛尼克斯》
习惯虽然可以是一个使人失去羞耻的魔鬼,但是它也可以做一个天使,对于勉力为善的人,它会用潜移默化的手段,使他徙恶从善。
——《哈姆莱特》
是您自已的冷酷寡恩,阴险刻毒,不顾信义地毁弃一切当初您向我们所发的盟言,激起了我们迫不得已的反抗。
——《亨利四世上篇》
人间的权力尊荣,总是逃不过他人的讥弹;最纯洁的德性,也免不了背后的诽谤。
——《一报还一报》
经过磨难的好事,会显得分外甘甜。
——《鲁克丽丝受辱记》
当爱情的浪涛被推翻以后,我们应当友好地分手,说一声"再见"!
——《莎士比亚戏剧集》
陌路之人和仇敌在分手的时候,是用不到亲吻的。
——《终成眷属》
无言的纯朴所表示的情感,才是最丰富的。
——《仲夏夜之梦》
对己能真,对人自然不假。
——《莎士比亚戏剧集》
无言纯洁的天真,往往比说话更能打动人心。
——《冬天的故事》
……
心上的瑕疵是真的垢污;
无情的人才是残废之徒。
善即是美;但美丽的奸恶,
是魔鬼雕就文彩的空椟。
——《第十二夜》
……可是假如天上的神明临视着人们的行事,我相信无罪的纯洁一定可以使伪妄的诬蔑惭愧,罪虐将会对含忍颤栗。
——《冬天的故事》
一个人的心灵受了鼓舞,那不用说,器官虽然已经萎缩了,僵了,也会从死沉沉的麻痹中振作起来,重新开始活动,象蜕皮的蛇获得新生的力量一样。
——《亨利五世》
莹洁无瑕的心灵,难得会梦见凶衅,没上过当的鸟儿,不惧怕诡秘的丛林。
——《鲁克丽丝受辱记》
愿你不要象我们爱好虚华的世人一般,把一件富丽的外服遮掩内衣的敝陋;愿你的内容也象你的外表一般美好,不象我们那些朝士们只有一副空空的架子。
——《辛白林》
一颗好心抵得过黄金。
——《亨利四世下篇》
垃圾里是淘不出金子来的。
——《李尔王》
一枝小小的蜡烛,它的光照耀得多么远!一件善事也正象这支蜡烛一样,在这罪恶的世界上发出广大的光辉。
——《威尼斯商人》
时光,凭你多狠,
我的爱在我诗里将万古长青。
——《十四行诗》
善良人的生命,往往在他们帽上的花朵还没有枯萎以前就化为朝露。
——《麦克白》
狮子疼爱羊羔,羊羔就会永远跟着狮子跑。
——《亨利六世下篇》
听说狮子受到慈悲心的感动,会容忍它的尊严的脚爪被人剪去;有人说,乌鸦常常抚育被遗弃的孤雏,却让自己的小鸟在巢中受饿。
——《泰特斯 安德洛尼克斯》
温婉的怜恤来叩门,坚厚的铁门也开放。
——《鲁克丽丝受辱记》
只要我们的目的是正当的,不怕我们的武器不犀利。
——《亨利四世上篇》
一副若无其事的神气,一串厚颜无耻的谎语,都不能使法官改变我的公正立场。
——《亨利四世下篇》

编辑时间 2019-01-01
影响力:555

莎士比亚的背景是什么?

这个解答帮助过4583人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出生于英格兰中部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曾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接触过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后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莎士比亚幼年时,常有著名剧团来乡间巡回演出,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1585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去伦敦,先在剧院打杂,后来当上一名演员,进而改编和编写剧本。莎士比亚除了参加演出和编剧,还广泛接触社会,常常随剧团出入宫廷或来到乡间。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这一时期,他写的历史剧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 亨利五世 》(1599)等9部。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展现的是国内局势动荡的画面,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叛国王,但叛乱最终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荡,后来认识错误,在平定内乱中立下战功。剧作中,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达到高度统一。人物形象中以福斯塔夫最为生动,此人自私、懒惰、畏缩,却又机警、灵巧、乐观,令人忍俊不禁。
这一时期创作的喜剧包括诗意盎然的《仲夏夜之梦》(1596)、扬善惩恶的《威尼斯商人》(1597)、反映市民生活风俗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宣扬贞洁爱情的《无事生非》(1599)和歌颂爱情又探讨人性的《第十二夜》(1600)等10部。这些剧本基本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友谊,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与此同时,他还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等悲剧3部,作品虽然有哀怨的一面,但是基本精神与喜剧同。莎士比亚还写有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和154首十四行诗。
17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与詹姆士一世政权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走向成熟,人文主义理想同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碰撞。他痛感理想难以实现,创作由早期的赞美人文主义理想转变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1601—1607),又称悲剧时期。他写出了《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和《雅典的泰门》(1607)等著名悲剧。《奥瑟罗》中出身贵族的苔丝狄蒙娜不顾父亲和社会的反对,与摩尔人奥瑟罗私下结婚,表现了反对种族偏见的主题,而导致他们悲剧的原因不仅是奥瑟罗的嫉妒,而且是以伊阿古为代表的邪恶势力的强大。奥瑟罗临死前的清醒,包含着人类理性的胜利。《李尔王》中展现的则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李尔王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人公从具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变成了一无所有、无家可归的老人,人物命运和性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具特色。《麦克白》中,一位英雄人物由于内在的野心和外部的唆使,成为个人野心家和暴君。其悲剧意义在于,个人野心和利己主义可以毁灭一个原本并非邪恶的人物。总体而言,这些悲剧对封建贵族的腐朽衰败、利己主义的骇人听闻、金钱关系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疾苦,作了深入的揭露;风格上,浪漫欢乐的气氛减少,忧郁悲愤的情调增加,形象更丰满,语言更纯熟。
1608年以后,莎士比亚进入创作的最后时期。这时的莎士比亚已看到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便从写悲剧转而为写传奇剧,从揭露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转向写梦幻世界。因此,这一时期又称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时期。这时期,他的作品往往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品贯串着宽恕、和解的精神,没有前期的欢乐,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充满美丽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调浓郁。《暴风雨》(1611)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被称为“用诗歌写的遗嘱”。此外,他还写有《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等3部传奇剧和历史剧《亨利八世》。
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马克思、恩格斯将莎士比亚推崇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戏剧创作应该更加“莎士比亚化”。这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象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编辑时间 2019-02-13
影响力:2935

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有哪些?

这个解答帮助过1964人

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有以下这些:

《暴风雨》 《哈姆雷特》 《李尔王》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奥瑟罗》 《亨利八世》 《科利奥兰纳斯》

《理查三世》 《罗密欧与朱丽叶》 《裘力斯·凯撒》

《理查二世》 《亨利五世》 《威尼斯商人》

《亨利六世上篇》 《亨利六世中篇》 《亨利六世下篇》

《亨利四世上篇》 《亨利四世下篇》 《爱的徒劳》

《错误的喜剧》 《第十二夜》 《冬天的故事》

《皆大欢喜》 《维洛那二绅士》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无事生非》 《驯悍记》 《一报还一报》

《约翰王》 《终成眷属》 《仲夏夜之梦》

《麦克白》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 《辛白林》

《雅典的泰门》

编辑时间 2019-03-18
影响力:340

历史上除了亨利四世还有哪些君主被开除过教

这个解答帮助过5979人

在基督教分裂的时期(东正教、天主教并立),双方的国王被互相开除教籍。
宗教改革运动时,凡是信仰了新教的君主,应该被教皇全部开除了教籍

编辑时间 2019-04-12